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2018年违建房怎么处理?法院能否将其进行拍卖?

2018年违建房怎么处理?法院能否将其进行拍卖?

来源: 土地观察2018-08-09 15:03:34

违建房,简单来讲就是指违章建筑,没有经过所辖部门批准的建筑。那么2018年违建房怎么处理?法院能否将其进行拍卖?

一、2018年违建房怎么处理?

关于城市违建房的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有利于对本市违章搭建和违章建筑进行整治,改善本市的市容市貌,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规划条例》)和《城镇公有房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公房条例》)等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下列未经公房产权所有人同意的搭建,属违反《公房条例》的搭建(以下简称违章搭建),由房屋管理部门处理:

(一)在阳台上搭设的封闭性或局部封闭性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在天井中搭设的封闭性或局部封闭性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条下列未经规划管理部门许可的建筑物、构筑物,属《规划条例》所称的违章建筑,由规划管理部门处理:

(一)房屋加屋、屋面升高的建筑物;

(二)庭园住宅和公寓的庭院内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街坊、里弄、新村等地区建造的依附于房屋外墙的建筑物、构筑物;

(四)逾期未拆除的未占用道路的施工临时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条占用道路(包括人行道),未经公安部门、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或虽经批准但逾期未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违章建筑,由公安部门处理或由公安部门会同规划管理部门处理。

第五条未经公房产权所有人同意及规划管理部门许可,在晒台上搭建的局部封闭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属违章搭建,由房屋管理部门处理;在晒台上建造的封闭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属违章建筑,由房屋管理部门查实后移送规划管理部门处理。

第六条未经公房产权所有人同意,未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房屋加层,属严重防碍城市规划的违章建筑。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违章建筑,属妨碍公共安全和交通的违章建筑:

(一)在道路(包括人行道)上和街坊、里弄、新村通道内建造的;

(二)利用建筑物之间的间隙或突出建筑物之外悬空建造的;

(三)建筑物、构筑物超过原建筑承重结构负荷的;

(四)在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地下管线)上建造的;

(五)其它已经妨碍或可能妨碍公共安全和交通的。

第八条本规定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之外的违章搭建、违章建筑,按《公房条例》和《规则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报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区(县)房屋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委托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行使处理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部分职权,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在委托权限内以主管部门名义行使职权。

第十条在整治违章搭建、违章建筑中,区(县)两个以上主管部门发生职责权限争议时,由区(县)人民政府指定有关部门协调;协调不成的,由区(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第十一条属严重妨碍城市规划的违章建筑,应限期拆除或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没收。

第十二条对于违章搭建、违章建筑,依法必须限期改正、拆除或没收的,不得仅用罚款代替。

第十三条公私同幢的房屋中的违章搭建,参照《公房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四条对正在施工的违章建筑,有关主管部门一经发现,应责令其立即停工;不听劝阻,继续施工的,可予以强制拆除。

第十五条对妨碍公共安全和交通的违章建筑,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规划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按下列程序予以拆除:

(一)规划管理部门依职权调查取证,查清违章建筑的事实;

(二)规划管理部门向当事人发出限期自行拆除违章建筑的决定书。其中对成片违章建筑,先由区(县)人民政府发出统一整治的通告。当事人对决定书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三)当事人逾期不自行拆除违章建筑的,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强制拆除。

第十六条证明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证据:

(一)举报或要求整治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信件或陈述笔录;

(二)对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查勘笔录、照片或录像等;

(三)询问相邻人及其他人的调查笔录;

(四)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行为人的陈述笔录;

(五)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其他证据。

第十七条当事人及其他人妨碍、阻挠执法人员查处违章搭建、违章建筑,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机关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第七项处理;使用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查处违章搭建、违章建筑,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对强制拆除违章搭建、违章建筑所支出的人工费、垃圾清运费等,主管部门应作出由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行为人承担费用的行政决定书。当事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作出决定的主管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建筑施工单位承揽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其主管部门应对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负责整治违章搭建、违章建筑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院能否拍卖违建房屋?

《物权法》第三十条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立时发生效力。违法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不合法,故被执行人不能取得违法建筑所有权,而仅享有占有利益,无绝对排他性,不得对抗执法机关。因此,基于“不能让违法者受益”的要求,执行法院有权调整违法建筑物的支配状态,将原先由被执行人占有、使用和收益的事实状态,变更为由竞买人等享有。违法建筑物本身违法不等于处置违法建筑物的行为违法,司法拍卖合法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且只能是“是否损害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事实上,对违法建筑物带瑕疵拍卖不会新增或扩大其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的影响,因为原先负面影响已客观存在。因此,笔者认为违法建筑物是可以拍卖的。

但须注意的是,在法院执行违法建筑物时,不可将违法建筑物的权属转移登记设为前置条件。此外,在估价时还应区分违法建筑物可否改正,并在评估价格中予以体现。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建筑物转移登记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按照原始权属证书登记面积予以过户,竞买人按照房屋权利现状取得房产;二是以房产现状与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状况不一致为由,不予转移登记,以督促违法建筑物使用者自行纠正。若由执行法院向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将违法建筑物通过司法行为合法化,则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侵害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力。故无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何种方式,权属登记均不属于法院协助范围,应由买受人自行负责。

实践中,不少法院事先与行政主管部门充分沟通,解决违法建筑物登记问题后再行拍卖,此举有助于提升竞买人的竞买意愿,提高违法建筑物的拍卖成交率。但法院拍卖不以对违法建筑物权属登记为前置条件,与主管部门沟通结果不得影响拍卖进程。但法院在处置前,应向竞买人全面如实履行瑕疵风险告知义务,提示持有非法建筑物的后果并给出合理性建议。如提醒买受人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阐明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建筑物有权采取“限期改正并处罚款、限期拆除、没收实物或违法收入”等处罚措施。对违法部分与合法建筑物可以物理分离的,建议其自行拆除,对可改正的违法建筑物,建议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