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各地农村宅基地政策执行案例深度剖析:如何流转、确权登记、闲置盘活等

来源:互联网2025-07-22 16:37:40

农村宅基地政策的有效实施,关乎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与乡村的长远发展。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不同地区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执行模式,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些典型案例。

昆山:确权引领,探索流转新路径

昆山作为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在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上成效显著。为每一块合法的宅基地及农房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给农民吃下了 “定心丸”。有了这本证,农民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拆迁补偿等方面有了可靠依据。比如,当地村民朱大爷和张大爷,通过宅基地互换,实现了各自的居住需求。朱大爷获得了在张大爷原宅基地上翻建的资格,而张大爷在金家娄村动迁时,可选择拿安置房或货币补偿。这种基于确权基础上的规范流转和互换,为农村宅基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范例。截至目前,昆山已完成多笔宅基地互换,并且通过确权登记,明晰了产权,有效减少了因宅基地权属不清引发的纠纷,为后续宅基地相关政策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

河南光山:便民服务,让确权登记 “零距离”

在河南光山,为了让农民顺利拿到宅基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当地政府将不动产登记窗口下沉到 21 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配备齐全设备,实现与县中心机房的专线连接。同时,将调查核实窗口延伸至每一个行政村的便民服务站。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村干部借助微信群,通过手机屏幕完成材料的传递与确认。这种 “上门办”“远程办” 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在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千坑自然村,18 户农户领到产权证后,将近 2000 平方米的房屋成功出租。返乡创业人员以此为基础,对古村落进行整村修缮改造。如今,当地累计激活闲置农房 2.5 万宗、637.2 万平方米,不仅带动了近 4 万人就业,还为村集体和农户每年分别增收 4.78 亿元、8.91 亿元 。

珠海斗门:多户联建,破解用地难题

珠海市斗门区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针对人多地少、宅基地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创新采用 “多户联建” 方式建设村民公寓。以莲洲镇福安村为例,这里 40 年未分配过宅基地,村民建房需求迫切。通过建设 “福安・幸福里” 村民公寓,采用 “多户联建 + 一户一证” 模式,即多户村民集体申请宅基地并联合报建,先分配宅基地、再联合申请农房建设,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商品房出让模式,按户区分宅基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所有权,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比原有模式提高了 3 倍。同时,斗门区还探索宅基地使用权跨村配置,允许周边村符合条件的村民到福安村联合报建村民公寓,进一步优化了宅基地资源配置。为解决部分农户建房资金短缺问题,当地联合地方商业银行推出 “美丽农居贷”,以农民集体经济股权分红收益为质押,提供最低首付 30% 的贷款方案,保障了村民公寓建设的资金来源 。

惠州龙门:多策并举,盘活宅基地资源

惠州龙门县自成为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后,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 “三权分置” 有效实现形式。一方面,通过探索宅基地退出的统一再分配保障机制、地票制保留资格权、外出人员祖宅换新房、整合宅基地资源联合建房、以土地置换落实宅基地资格权等做法,保障农民权益,实现户有所居;另一方面,建立四种宅基退出机制及宅基地流转机制、有偿使用制度,有效盘活宅基地资源。全县宅基地退出 5680 宗,面积 395.66 亩,流转宅基地 6127 宗 432.54 亩,收取 4953 宗 307 亩宅基地的有偿使用费 156.35 万元,还化解了 6 万多宗历史遗留问题,让农村宅基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这些不同地区的执行案例,充分展现了农村宅基地政策在实践中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无论是昆山的确权流转、河南光山的便民服务,还是珠海斗门和惠州龙门在资源配置与盘活利用上的创新举措,都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这些成功案例,进一步推动农村宅基地政策的有效落实,让宅基地真正成为农民的 “幸福家园” 和乡村发展的 “助推器” 。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