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房子还必要弄吗?如何保值增值?
来源:土流网2025-07-29 11:26:06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农村房子不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成为农民增收、乡村发展的重要资产。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农村地区出现房屋闲置现象,如何让农村房子保值增值,盘活这些 “沉睡资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翻新改造,提升房屋品质
房屋状况是影响其价值的基础因素。对农村房子进行翻新改造,能够显著提升居住舒适度与美观度,增强市场吸引力。外观方面,可结合当地建筑风格与流行元素,更换破损瓦片、粉刷墙面、修缮门窗,让房子焕然一新;内部装修上,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改善采光通风条件,升级水电、卫浴等基础设施,增添现代化家居设备。比如,将传统农房昏暗狭小的客厅改造成宽敞明亮的开放式空间,搭配简约时尚的家具,打造兼具乡村特色与现代气息的生活区域,满足当下人们对品质居住环境的追求,无论是自住还是出租、售卖,都能大幅提升房屋价值。
二、产业融合,挖掘多元价值
- 发展特色民宿:在自然风光旖旎、民俗文化丰富、靠近热门旅游景区或交通便利的农村地区,将房子改造成特色民宿是实现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特色,打造不同主题,如依托山水资源的 “生态度假民宿”、围绕民俗文化的 “非遗体验民宿” 等。以浙江莫干山为例,当地村民利用闲置农房打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的精品民宿,配套提供农事体验、乡村美食制作等特色服务,吸引大量游客,旺季时一房难求,不仅让农房租金、售价水涨船高,还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房屋价值与乡村经济的双重提升。
- 打造农家乐:若所在村庄周边旅游资源一般,但特色美食丰富,可转型为农家乐。利用自家房屋作为经营场地,展示乡村饮食文化,提供地道农家菜,像散养土鸡、土鸭制作的菜肴,自种蔬菜烹饪的菜品等,搭配田园风光就餐环境,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消费。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客源,提升房屋商业价值,增加家庭收入。
- 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若村子有特色农产品,如水果、蔬菜、手工制品等,可将部分房屋改造为农产品加工车间。比如,将闲置农房改造成水果罐头加工厂、手工编织品制作坊等,就地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不仅能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还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赋予房屋新的产业功能,提升其保值增值能力。
- 发展乡村电商:随着互联网普及,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利用农村房子作为电商办公与仓储场所,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在房屋内设置产品展示区、直播间、仓储区等功能区域,借助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兴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提升房屋利用价值,实现保值增值。
三、参与集体经营,共享发展红利
- 集体流转:村集体统一整合村民闲置房屋,通过招商引资,将房屋整体流转给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用于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康养等产业。村民以房屋使用权入股,定期获得租金收益或参与利润分红。如四川某村,村集体将 20 余户闲置农房流转给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打造民俗文化村,村民每年不仅能从租金中获利,还能在景区内就业,收入大幅增加,房屋价值也因集体经营实现飞跃。
- 合作开发:农户与村集体、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对房屋进行开发经营。例如,社会资本出资金与运营管理经验,农户出房屋,村集体协调各方关系并提供部分配套设施,合作建设乡村民宿集群、农业观光园等项目。按照约定比例分享经营收益,实现多方共赢,有效提升房屋价值。
四、完善配套,增强吸引力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农村房子的价值。积极推动村庄道路硬化,方便出行;加强水电供应保障,确保稳定运行;实现网络全覆盖,跟上信息时代步伐;完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村庄环境卫生。此外,若周边能配套建设学校、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将极大提升生活便利性,增强农村房子对常住人口、投资客的吸引力,为保值增值奠定坚实基础。
五、政策支持,保障权益
国家与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房屋盘活利用、保值增值的政策。农民应密切关注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如参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合法合规途径,明晰房屋产权,拓宽房屋流转、抵押等处置方式;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补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等,用于房屋修缮与改造,降低成本,提升房屋价值;利用政府对乡村产业的扶持政策,在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时,享受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红利,助力产业发展,进而提升房屋价值。
农村房子保值增值渠道多样,农民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房屋潜力,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借助政策东风,让农村房子成为增收致富的 “金钥匙”,推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