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发鹿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鹿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鹿寨县政府2018-05-02 09:06:24

日前,鹿寨县政府印发了关于鹿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严重损毁且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严重且未列入治理规划的耕地等不得划入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范围。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的范围不得重叠。

鹿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鹿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鹿政办发〔2018〕2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鹿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4月17日

鹿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文件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桂政办发〔2017〕164号)和《柳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糖料蔗生产保护区(以下统称“两区”)划定工作方案》(柳政办发〔2018〕36号的要求,为做好我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兼顾、科学划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种植收益在合理水平。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以水土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优势产区为重点,选择优质地块进行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划足数量、划优质量、图地挂钩,切实将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落实到田间地块,做到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二)划定条件。我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具有粮食(水稻)种植传统,近3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光、热、水、土质量好的优质地块,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具有较大生产潜力的地块优先划入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

此外,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范围还应符合以下条件。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100亩,丘陵山区连片面积不低于20亩。

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严重损毁且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严重且未列入治理规划的耕地等不得划入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范围。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的范围不得重叠。

(三)主要目标。根据柳州市下达我县的25万亩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按照应划尽划、划好划优的原则,全面开展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将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做到数据可核实、位置可查证,用2年(2018—2019年)时间全面完成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

二、重点工作

(一)逐级落实划定任务。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以乡、村为基础精准落地;全县农垦、监狱系统的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纳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任务范围。全县按照划定标准和柳州市下达的任务,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禀赋、种植传统、发展潜力等情况,结合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积极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等资料,逐级将25万亩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村(各乡镇任务分解表见附件)。

(二)加强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培训。邀请自治区农业厅、国土资源厅以及市农业局等部门就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开展县、乡两级培训,解读相关政策文件和划定技术规程,推广试点县(区)的先行经验与做法,并指导各乡镇开展培训工作。全县要组织各乡镇本辖区内相关人员学习政策文件和划定技术规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统筹谋划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

(三)开展宣传发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印发宣传标语和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政策以及开展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步骤等,让社会公众了解和支持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

(四)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的领导。各乡镇要成立以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

三、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落实责任(2018年1月)。县、乡、村三级建立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协调机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

2.调查摸底(2018年1—2月)。全县各乡镇综合现有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影像资料、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对划定范围、标准、条件进行科学研判。

3.宣传发动(2018年1-2月)。县、乡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宣传工作。根据划定工作推进情况,召开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部署会。

4.开展培训(2018年1-2月)。借助先进县试点经验,组织开展全县性的现场培训活动,对县、乡、村技术骨干开展政策、技术的解读培训。

5.制定方案(2018年3月)。根据自治区、柳州市“两区”划定工作方案,制定我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并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农业厅、国土资源厅以及市农业局备案。各乡镇划定工作方案,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本乡镇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并报县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备案。

(二)实施阶段

6.资料准备(2018年2月—2018年3月)。收集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垦和监狱系统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成果资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料以及其他规划资料、土地质量资料,各种现场核查所需的表格等。

7.底图制作和实地勘查(2018年3—10月)。将最新的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内业研判,综合分析可划定为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的农田空间位置、地类、数量、质量等,初步确定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的片(块),形成工作底图。在内业判研基础上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实地核查,确保片块图、数与实地一致,初步形成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空间分布草图。

8.公告公示和核实确认(2018年11—12月)。将编制好的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空间分布图以乡(镇)、农场(监狱)或者标准图幅为单位输出纸质图件,经乡(镇)、农场(监狱)、村(组)审核后张榜公告公示。对提出异议的,作业队伍及时进行勘误修正,并再次进行公告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经由村委、农场(监狱)在公告公示图件上签章确认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汇总并核对后上报县人民政府。

9.签订保护责任书和设立保护标志(2019年1—3月)。县与乡(镇),乡(镇)与村,逐级签订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的保护责任书。同时,按要求设立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保护标志。

10.建立数据库(2019年3—6月)。将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的基础资料、图件表册、文本和影像成果整合入库,形成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信息数据库系统。为避免因系统故障而导致登记资料遗失破坏,应当进行异地备份。

11.资料归档(2019年5—6月)。按照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要求,由县、乡(镇)相关管理部门整理登记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并逐级上报柳州市、自治区相关管理部门和农业部、国土资源部。

(三)总结验收阶段

12.成果上报(2019年7—8月)。全县开展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成果自检自验与总结,并逐级上报。

13.核检验收(2019年9—10月)。根据柳州市、自治区开展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成果抽查核实要求,形成全县工作总结,逐级报送市、自治区相关管理部门。2019年11月起谋划并稳步推进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管护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是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第一责任主体,要积极构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由县农业局、国土局牵头。县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通力协作,认真落实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县发改局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政策谋划和项目支持,及时会同县有关部门对县、乡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进行跟踪督导和评价考核;县财政局要统筹协调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县农业局要组织好相关技术培训,会同县国土资源局指导县各业务部门及各乡镇做好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和上图入库,制定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验收、评价考核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

(二)强化政策支持。把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的重点区域,今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原则上向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倾斜。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进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范围内各类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率先在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范围内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拓宽抵押物范围,加大信贷支持。推动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农业保险全县全覆盖。

(三)强化物资保障。落实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经费,统筹好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等要素资源,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用好、用活现有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成果,统一技术标准建好上图入库平台。成立县级相应的技术指导小组,加强上下联动,做好指导服务。县财政局要会同县有关部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各乡镇划定成果考评结果作为相关支农项目分配因素,对考评结果优秀的乡镇予以倾斜支持,激励各乡镇切实做好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

(四)强化监督考核。加强对全县各乡镇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与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扶持政策挂钩。县发改局会同县农业局、国土局等部门负责对县有关部门及各乡镇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工作推进扎实的单位,要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通报批评。

附件:鹿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分解表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鹿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2018年4月17日印发

附件:

鹿寨县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乡镇 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水田面积 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 备注
拉沟乡 12010.8 10562.7 5500  
黄冕镇 64121.1 43093.35 23000  
鹿寨镇 136369.8 66006.6 45000  
中渡镇 102676.5 60030 44000  
寨沙镇 97563.75 69862.35 41000  
四排镇 122330.4 72136.85 39500  
平山镇 130890.3 51328.95 28000  
导江乡 54123.75 22410.15 14000  
江口乡 38151.9 15696.9 10000  
合 计 758238.3 412127.85 250000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