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威海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威海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来源:威海市农业局2016-12-06 08:55:38

威海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建设威海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时期。根据《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兼顾的原则,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方针、政策,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农业农村经济克服了自然灾害频发、市场波动剧烈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威海成为全国首批10个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地市之一。

(一)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全市果园面积发展到88万亩,其中苹果栽培面积达到67.2万亩。大力推行集约矮砧现代苹果栽培模式,建成了全省首个市级果业专家大院,现代果园发展到20万亩,栽培规模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西洋参、草莓、茶叶、大姜、无花果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家。全市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422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71家,休闲农业年收入近20亿元。粮油作物主要品种基本完成一次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不断创新农安监管模式,在全国创造了四个“率先”经验:率先开展农药经营告知;率先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率先对国家限制使用和对我市出口农产品有重要影响的21种农药全面禁存、禁售;率先建立农资“一卡通”系统,实现农资实时可追溯。全市种植业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发展到137万亩,“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达到1235个,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面积的比率达到67%。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威海市成为全国4个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地级市之一,“农安威海”已经叫响全国。

(三)农业生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在全省率先启动土壤酸化改良行动,建立了全省首家土壤肥料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导实施改良酸化土壤50多万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主要粮食作物全覆盖,并向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推广延伸。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总数达到5.3万多户,小型沼气工程发展到400多个,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到25处,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处,农村沼气工程总池容达46.7万立方。

(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快速发展。

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由301家发展到35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10家、省级44家、市级162家。新增农民合作社1954家,总数达到2922家。家庭农场从零起步,总数达到900家。组织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累计举办培训班382期,培训各类农民31380人。

(五)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开展农业课题项目研究,承担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21个,市级项目5个,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威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自主培育的玉米品种“威玉308”获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引进农作物、蔬菜、果树等新品种300余个,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46个。建立国家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中心2个,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站1个。

(六)农村改革顺利推进。

在全市所有涉农镇(街)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2265个村完成了确权改革任务,占需确权村数的98.9%,49万户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建立健全了市、区(市)、镇、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全市累计流转土地79.7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8.5%;其中规模流转面积4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0.3%。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有551个村居完成了改革任务。农村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破除“迁居”束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 把握新常态  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新跨越

第一节 形势环境

“十三五”时期,农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支撑地位更加凸显,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新常态;创新理念,超常规发展,加快补齐现代化短板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总引领;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主旋律。一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共识,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汇聚了强大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带来了持续牵引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了巨大带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驱动力;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不竭源动力。另一方面: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农村改革,让农民安心离土进城,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从我市情况看,农业基础仍然相对薄弱的局面仍没有彻底改变;现代果业的苗木供给能力和水平不足,新型植保机械、苹果无袋化栽培示范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农安监管全程信息化,以及对分散经营主体的监管、对农业投入品的网上监管都需要进一步强化;长期过度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板结,农业生态环境修复尚需时日;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规范、缺少“大龙头”带动的问题仍很突出;农村改革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改革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

第二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域一体化、全域城市化”战略部署,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
  2.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总产稳定在80万吨;油料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总产20万吨以上。
  3.果园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年产量140万吨;现代栽培模式的果园占到总面积的70%左右。
  4.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蓝莓发展到1.2万亩,茶叶发展到3万亩,无花果发展到5万亩,大姜发展到6万亩,西洋参发展到10万亩。
  5.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10%,酸化土壤面积减少80%以上。
  6.发展大型沼气工程35处,集中供气10000户;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基地30000亩;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5000亩。
  7.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40家,带动8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生产体系中。
  8.“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总面积的比率达到80%,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
  9.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600个,发展市级精品观光采摘园120个。
  10.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村达到1000个。家庭农场发展数量突破1000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

第三章   “十三五”时期重点工作

第一节 深度开发农业功能,积极培育都市休闲观光农业

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以培育环城市游憩带和乡村休闲旅游带为重点,大力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以区域农业优势打造4条休闲采摘观光带,即环荣文乳草莓采摘观光带、文登区葛家镇界石镇樱桃采摘观光带、乳山市茶园观光带和经区无花果采摘观光带。以区域旅游资源打造5片农家乐(渔家乐)集中区,即环翠区滨海农家乐(渔家乐)区、成山头农家乐(渔家乐)区、石岛农家乐(渔家乐)区、昆嵛山农家乐区和大乳山农家乐(渔家乐)区。以区域民俗特色打造3条精品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即胶东渔村民俗游、文登学文化民俗游和母爱文化民俗游。

二是加强主体培育。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科技支撑、企业组织、股份合作、农户参与”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机制。到2020年全市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600个,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年营业额达到40亿元。

三是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根据农业资源、生产状况和生态环境等特点,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思路,积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到2020年创建国家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发展市级精品观光采摘园120个。

四是创新营销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实施“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宣传”,增强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充分借助微博、微信、短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开展乡村旅游营销,扩大信息受众面和旅游知名度。鼓励物联网设施在农业观光休闲园中的应用,满足消费者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的需求。鼓励休闲农业园区采取会员加盟、认领认养、网上预约等新型营销模式,不断壮大消费群体。

五是坚持传承与创新发展。注重挖掘、传承民俗节庆、胶东民居、手工作坊、古法工艺、村镇集市、老园老树等传统农耕文明,增加休闲农业的历史厚重感。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引进新的发展理念、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管理模式、新的营销方法、新的服务方式,提高休闲农业自身发展活力。

第二节 发挥资源优势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主导产业向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向主导产业的转变提升。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果业。紧紧抓住现代果业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始终保持我市现代果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在栽培规模上,重点扶持建设以农民合作、土地入股、大户经营为主的规模化现代苹果基地。每年新发展现代苹果园6万亩,到2020年,现代栽培模式的果园占到总面积的70%左右。在技术保障上,推广无袋栽培、化学疏花疏果、草生栽培、肥水一体化、高光效修剪等现代栽培模式与技术。强化现代果业专家大院建设,使各项技术规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苗木繁育上,加强国家级苹果无病毒和原良种苗培育基地建设,对市级苗木繁育基地进行扶持。每年引进或自主选育6个以上的优良品种和砧木。到2020年,全市矮化自根砧等苗木供应能力达到1200万株以上。在配套服务上,加强果园机械、滴灌设施、苗木繁育、无袋化栽培等方面的对外交流合作,使作业机具、生产设施等与现代栽培模式相适应。在链条建设上,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涉果龙头企业,推进果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一体化建设,鼓励引导果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或企业联合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打响“威海苹果”品牌。

二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西洋参、茶叶、蓝莓、大姜等特色产业发展,在提高规模的同时,加快品种改良和技术更新,着力培植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到“十三五”末,蓝莓发展到1.2万亩,茶叶发展到3万亩,无花果发展到5万亩,大姜发展到6万亩,西洋参发展到10万亩。

三是丰富居民“菜篮子”。 加强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和蔬菜标准园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提高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水平。到“十三五”末,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保护地栽培面积10万亩以上,全市蔬菜总产量达到120万吨,产值25亿元。

四是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组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示范项目,推广小麦宽幅精播、玉米“一增四改”、花生“一集双通”等技术模式,带动提升全市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水平。发挥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政策的引导作用,重点扶持发展50亩—200亩经营规模的粮食生产大户和家庭农场,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粮油生产经营水平。

第三节 创新农安监管模式,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贯穿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建立“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链条。

一是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责任化和规范化,建立“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市、县(区)、镇(街道)、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基层质量监管员队伍建设,镇级配备2-3名专职监管员,村级配备1-2名协管员,使农安工作成为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民受益的过程。

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建成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把生产监控、投入品监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监管预警和远教宣传等功能全部纳入系统,实现对辖区内重点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全程监控,并面向公众提供质量安全信息查询、农产品溯源信息查询、投诉举报、专家视频会诊等服务功能。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化基地、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纳入重点监管范围,推广应用质量追溯标识,为农产品建立信息身份证,保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

四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农药使用,制修订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配套的地方生产操作规程。到2020年,全市新建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20万亩,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10个,“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总面积的比率达到80%以上。

五是构建质量安全诚信联盟体系。采取自愿申报、审核加入、社会监督、动态管理的方式,建立一支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经营队伍;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向社会宣传、推介,形成优质优价的农产品市场机制,让安全和诚信转变为价值,给生产经营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六是建立和完善投入品监管体系。强化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严格落实农药经营告知制度。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

第四节 加强土壤生态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

一是加快耕地资源修复。依托国家、省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加快酸化土壤修复,在粮田推广应用功能性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在果园重点推广行间生草、行上覆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综合管理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调理土壤酸碱度。到2020年全市酸化土壤面积减少80%。

二是实施农药、化肥双减行动。大力推广农业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年生物技术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面积达50万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到2020年,农药、化肥施用量比“十二五”末减少10%以上。

三是加强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快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推广使用地膜回收综合利用技术。到2020年,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点4处,废旧地膜加工点1处,不可降解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以上;持续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降低畜禽粪便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十三五”期间发展大型沼气工程(含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5处,集中供气10000户;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基地30000亩;示范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5000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

第五节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与国内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创新转化能力,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

一是推进农业产学研合作。全面落实市政府与青岛农业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科研攻关、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需求的对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和比例。“十三五”期间,推进农业科技对接项目20项,每年组织召开1-2次科技结对活动,建立合作交流常态机制。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不断整合优化种子要素市场,加大优质高效新品种推广力度,逐步建立起以自主创新、育繁推销一体化企业为主体,品种不断创新、供种保障有力、市场竞争有序的现代种业。到2020 年,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商品化供种率达到80%以上。

三是加强重点课题攻关。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威海综合试验站,国家桃和马铃薯示范县,省薯类、水果创新团队威海综合试验站,中草药创新团队胶东片区试验站等平台,引进筛选适宜技术,加快自我创新研发集成步伐,努力在苹果栽培、花生栽培、马铃薯栽培、无花果栽培、甘薯栽培、西洋参栽培、元胡栽培、蔬菜栽培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六节  深入挖掘品牌潜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拉长拉粗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效益增值。

一是实施产业化提升工程。抓住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花生、苹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主导农产品的加工企业集群。鼓励、扶持龙头企业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航母级的威海农字号龙头企业。到2020年,规模以上龙头企达到5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4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20家,带动8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生产体系中。

二是健全完善品牌体系。制定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选择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宣传和推介,构建起以威海农产品整体品牌为引领,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威海农产品品牌体系。编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优质农产品品牌评选认定办法,将最具影响力、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纳入威海市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录。

三是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市场配送农产品,到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络。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鼓励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经营,带动农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扶持“农超对接”基地建设,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第七节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构建新型农产品营销格局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争取“十三五”末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交易主体发展600家,网上年交易额10亿元。

一是扶持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基础扎实、成长性好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开发农产品网上营销促销服务、特色农产品网上展销、休闲农业等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鼓励农业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依托现有实体网点、货源渠道、物流配送等商业资源,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实行线上、线下协同运营。加强与天猫、淘宝、京东商城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在第三方平台建立电子商务营销网络渠道。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定“互联网+农业”培训计划,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引进电子商务高端人才,带动壮大我市专业人才和从业队伍,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三是推进线上网络与产业实体协调发展。推进优势产业向农业园区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全程化追溯的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优质货源的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八节 开展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发挥农业部门自身优势,广泛组织贫困村和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增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坚决打赢农业脱贫攻坚战。

一是统筹推进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果菜产业发展、耕地质量提升等农业项目向贫困村重点倾斜,普惠性资金以外的涉农补助资金优先安排到符合条件的贫困村,与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加大贫困村增收产业培植力度。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扶贫。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包村活动,组织百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直线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指导。以有意向发展特色种植业的贫困村为重点,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与扶贫产业开发项目结合起来,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在贫困村的转化应用。

三是大力培植脱贫带动力量。鼓励和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共建原料基地、发展订单生产、吸纳贫困劳动力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给予特殊奖补政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发展现代农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调动各类要素,形成全市现代农业建设“一盘棋”格局。各区市要依照本规划制定各自发展规划,确保县级规划与当地实际相吻合,与市级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健全考核督查机制,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规划任务落地生根。

第二节  加大支持力度

把“三农”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确保总量只增不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多层次整合涉农资金,提高项目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强化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截留、贪污支农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节 深化农村改革

继续在条件成熟的村开展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到2020年,全市完成改革的村达到1000个。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成果应用,建成覆盖全市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农民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到2020年,家庭农场发展数量突破1000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

第四节 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公益性服务网络建设,重点强化镇、村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站点建设,消除盲点村。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利用自身资本技术优势,成立农业专业服务公司,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全程服务。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设服务便捷、功能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