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全文 豫政办 〔2017〕23号

<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全文 豫政办 〔2017〕23号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2017-02-23 09:41:40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 〔2017〕23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月25日

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谋划我省“十三五”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对深入实施我省中原经济区等国家战略规划,保持全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树立发展新理念,厚植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创新发展思路,自我加压奋进,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融合,保护农业生态,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省粮食总产连续跨越550亿公斤、600亿公斤两大台阶,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06.71亿公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优势经济作物产量持续提升,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50万亩,油料、蔬菜及食用菌、水果总产量分别达到599.7万吨、7456.5万吨和93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0.91%、12.56%、16.83%。畜牧、水产稳步发展,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11万吨、410万吨和352.3万吨,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1.05亿头、1483万头、4052万只和16亿只,均居全国前列;水产品产量达到125.36万吨,比2010年增长26.16%。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4348.41亿元,较2010年增长1090.3亿元,年均增长4.2%。

2.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全省累计投入414亿元,建成五网配套的高标准粮田4602万亩,占全部规划任务的72%。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965.9万亩。全省种畜禽场数达638家,年供种量近7亿头(只);饲料兽药行业加快转型,饲料产量达到1240万吨,兽药企业达到242家。农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选育了矮抗58、浚单20、郑麦366等一大批优良品种,有力推进了粮食主推品种升级换代,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新增农机总动力9254.26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5%,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到73%,水稻机收率达到85.7%。涉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5家,洛阳普莱柯公司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成效显著。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68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0家,省级龙头企业760家。在境内外上市的涉农企业17家,新三板挂牌23家。农业产业化集群517个,分布全省农业领域11个产业、50多个子产业,基本覆盖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0152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有61个,50亿元以上有17个,100亿元以上有6个,吸纳农民就业140.5万人,促进农民增收2180亿元。全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3万家,家庭农场2.7万家,种粮大户4.3万户;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897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8.9%,粮食生产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6.9万个。完成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11.5万人。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互联网+”广泛应用,农村电商异军突起,阿里村淘项目在22个县落地,1100多个村级服务站投入运营。全省电商企业超过20万家,农村网店突破3万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数达到4500万人次,从业人数200多万人。

4.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了新活力。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顺利,郑州、新乡、信阳、济源、兰考、鹤壁、濮阳等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村金融加快创新,中原银行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积极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河南农业、粮食、畜牧三家涉农担保公司健康运营,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全省累计获批组建农商行53家、村镇银行70家。新乡、信阳成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探索的改革经验在全国得到总结推广。16个省辖市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鹤壁、济源等7个一体化试点市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济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长垣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进展顺利;邓州、长葛等9个县(市)获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滑县、兰考获批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农垦等改革深入推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5.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全省累计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291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244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县4个。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73个,全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数276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21个农产品品牌被命名为“中国名牌”,4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南阳、三门峡、周口成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三级四层执法体系,全面完成了畜禽屠宰监管职能调整工作,从养殖到屠宰的全过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违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省畜产品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没有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6.农业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了1031个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71个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发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组织4423个,每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50万亩次,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7000万亩次;建成省、市、县三级兽医实验室144个,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1080个、疫情监测网点6180个,动物防疫工作步入依法防控的新阶段,综合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省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实施水、土壤、农产品及地膜常态化监测,逐步扩大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市场信息体系逐步完善,完善12316“三农”热线服务平台,建成以河南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链接市、县两级162个农业门户网站的网络体系;部省认定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58家,农业部认定农产品产地市场1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18个省辖市、127个县(市、区)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郑州、洛阳、平顶山、漯河、驻马店、济源6个市和124个县级农业部门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

7.农业对外合作持续深入。“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65.7亿美元,年均增长17.6%。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区域化、集群化、标准化,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速冻食品及面制品加工出口基地,以漯河、许昌为重点的肉类出口基地,以郑州、开封为重点的大蒜出口基地,以南阳、三门峡为重点的食用菌出口基地。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豫塔、豫吉、豫乌、豫哈等重点农业合作项目有序推进,在中亚、东南亚、欧洲、澳洲等地设立农业种植、养殖及深加工企业55家,投资总额70多亿美元,资产总额约9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130亿美元。双汇集团成功并购美国最大的生猪生产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和河南澳大利亚进口屠宰活牛指定口岸相继建成运行。

8.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3元,年均实际增长10.1%,连续6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65∶1缩小至2015年的2.36∶1。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5726处,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实现67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二)“十三五”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省农业经济处在转型关键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又面临很多困难挑战。

1.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日益宽松。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台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省深入实施中原经济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将更多得到国家政策支持,补齐农业短板,拉长农村短腿。

(2)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当前农业生产要素集聚步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逐渐成长,农业市场化、区域化经营的优势和趋势日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正在逐渐转变升级。

(3)要素支撑更加有力。随着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业融资渠道逐步拓宽,工商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势头强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本动力。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有利于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将进一步厚植农业发展优势,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随着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将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激发发展潜力和活力。

(4)市场潜力依然巨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消费水平提高,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农产品和服务消费潜力巨大,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及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功能拓展和价值链延伸提供了广阔的增值空间。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陆港、郑欧班列、跨境E贸易等项目建设,为扩大我省农产品的出口、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

(1)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国内价格倒挂,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挤压越来越重,部分农产品结构性供求失衡,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产增产的难度加大。农民工就业形势趋紧,市场需求不足,部分农民工出现回流,依靠务工增加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2)农业结构调优迫在眉睫。长期以来,我省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主要是以产量目标为主,努力增加农产品社会供应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早已不是满足够吃饱问题,而是要吃好、讲品质、讲安全、讲休闲、讲养生。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向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转变,一方面出现大量农产品过剩滞销,另一方面农业上的许多新兴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部分品种需要靠进口弥补缺口。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的问题较为突出,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依然滞后,质量安全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

(3)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仍然较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的问题,已经由农业生产环节转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我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850万亩,只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4%,有1/3的耕地“靠天收”,很多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灾减灾能力低。除粮食作物外,大多数农产品生产机械化作业率仍然较低,不利于减少生产成本。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不健全,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手段依然落后,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省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5和1/5、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0。随着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不仅地越种越薄,而且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白色污染,再加上工业和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环境问题较为严峻,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任务艰巨、不容乐观。

(5)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紧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状况日益凸显。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结构性下降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难度,“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将显得更加突出,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委十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为重点,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兽药基础数据平台、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平台等五区一园四平台为载体,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全方位推进农业科技、物质装备、经营方式、产权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创新,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方式。

2.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力推进主体协同、产业融合、区域统筹,补齐短板,拉长短腿,加快形成科学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结构。

3.坚持绿色发展。把绿色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秀美的发展格局。

4.坚持开放发展。把开放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走出去”,引进来,加快形成优势特色互补、合作互利共赢的农业对外开放新局面。

5.坚持共享发展。把共享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推进发展机会均等、发展成果共享,更加注重种粮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更加注重精准脱贫,更加注重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和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四优四化”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把河南打造成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强省。

1.供给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左右,符合企业加工标准的优质专用强筋、弱筋小麦发展到1200万亩以上;棉油、蔬菜、瓜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供给充足,主要农产品供给结构更加合理。

2.质量效益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基本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规模经营主体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左右、加工增值率提高到1∶3左右,全省60%以上的农户从产业融合发展中直接受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比2010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3.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资源保护永续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不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4.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基本构建,基本形成以高标准粮田为基础的产能保障格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民素质显著提升,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5.适度规模经营引领水平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基本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骨干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明显增加。

 

三、产业发展布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在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平原,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畜牧等传统种养业;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岗丘山地,重点发展茶叶、经济林果、中药材种植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等特色生态农业;在城市郊区,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生态公园等都市生态农业。

(一)种植业

以粮食生产核心区95个县(市、区)为重点,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重点抓好小麦、水稻口粮作物生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集中打造6369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重点建设豫北优质强筋、沿淮优质弱筋小麦基地。大力建设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太行山前平原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水稻产业带,推进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打造50个5亿公斤以上的粮食生产大县。调优玉米种植结构,坚持以加促养、以养带种,选择牛羊饲养基础好的县(市),开展粮改饲试点,依托牛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青贮玉米种植,推动牛羊饲养从籽粒饲喂向全株青贮饲喂适度转变;积极推广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等加工专用品种,依托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农民种植加工专用玉米。在豫西、豫西北丘陵旱作区开展适应性种植,推广种植谷子、红薯、小杂豆等有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在商丘、周口、南阳等大豆主产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麦豆一年两熟或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种植推广优质高蛋白食用大豆,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

依托资源比较优势,优化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稳定油料、蔬菜和棉花种植规模,发展茶、菌、蚕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优质花生和优质果蔬,打造“4321”大宗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基地(沿黄区域及黄河故道优质大果花生、豫西豫南豫西南优质小果花生、豫南沿淮双低油菜、豫南白芝麻4大油料生产基地,设施温棚瓜菜、地方特色瓜菜和高山越夏瓜菜3大瓜菜生产基地,豫西黄土高原和豫东黄河故道2个大宗水果生产基地,沿黄新兴棉花生产基地)和“2424”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产业带(大别山区、桐柏山区2大茶叶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区、豫西北山区、南阳盆地和淮南区4个食用菌优势产区,豫西豫南丘陵山区和黄河故道2个桑蚕优势产区,太行山区、伏牛山区、大别山区和四大怀药4个道地中药材优质产区)。

(二)畜牧业

稳定生猪、家禽生产,加快以肉牛奶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形成生产布局优化、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良好的畜牧业发展新格局。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等传统畜牧主产区,稳定产量,逐步淘汰小规模分散饲养落后产能,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调整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引导畜牧业新增产能向自然条件好、环境容量大的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和黄河滩区布局。以豫西南、豫西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母牛养殖,建立夏南牛等优质母牛品种繁育基地。在平原农区,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建设肉牛育肥基地,夯实肉牛产业发展基础。以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奶业优势区为重点,加快小区牧场化转型,推进养殖场与乳品加工企业融合,开发适销对路的大众化低温乳制品。巩固发展豫东肉羊传统优势产区,积极培育“三山一滩”(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区、黄河滩区)肉羊新兴优势区。拓展林下养殖空间,建设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以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为主攻方向,优化畜牧品种结构,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三)水产业

加强新品种培育和遗传改良,支持低碳高效循环水养鱼及其他形式的工厂化流水养鱼、稻田综合种养,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优化特色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建设沿黄优质黄河鲤鱼产业带、豫南豫西南水库渔业产业集群和豫北名特水产品示范区。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力强的水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品质好、社会认知度高的河南名牌、国家名牌水产品。在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业和休闲渔业。

(四)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立足我省粮食产业优势,推进粮食加工业发展,提高食品在粮食加工业中的比重,发展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粮油加工企业进行节粮技术改造,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试点,发展油料加工、肉类加工、酒精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改造升级,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值百亿级的奶牛、肉牛和肉羊产业化集群。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实体,完善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流通网络,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立国家级、省级和田头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超对接。引导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五)农业新兴业态

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农业。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各类涉农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名特优、“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和乡村旅游资源入驻电商平台,探索新型互联网营销模式。

四、产业发展载体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着眼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立足我省农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打造五区一园四平台。

(一)现代农业示范区

推进创新发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经营规模小、农产品卖难、财政投入分散、贷款难贷款贵、经营风险大等难题,总结主题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1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实现基础设施完备化、技术应用集成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生产方式绿色化、支持保护系统化,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全省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粮食生产功能区

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提升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机械化、科技化水平,突出发展优质小麦,促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落实中央保障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一定国内自给率的要求,加快将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的重要农产品优先列入保护区,突出生产条件、生产成本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区,重点保护豫南、豫西南油菜籽。

(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紧扣区域独特资源和生态条件,突出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选择一批品质特、规模优、前景好的优质花生、优质果蔬、优质草畜以及特色粮油、道地中药材、特色水产等,重点予以扶持发展,尽快提高这些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探索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重点支持耕地退化区、地下水超采区、面源污染区、生态脆弱区等资源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聚焦发展休养生息型农业、生态循环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资源保护型农业,实现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

(六)现代农业产业园

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共享发展的方式,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建设一批以优势农业资源为基础、二三产业为依托、现代要素集群集聚、返乡下乡人员(包括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产业园区,通过改善物质装备条件、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规模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发展,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力争到“十三五”末,创建一批国家级产业园,遴选一批省级产业园,有条件的县(市)建成1个有特色、有竞争力、后劲强的县级产业园。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及编码规则,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省级平台与国家平台对接,赋予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执法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权限,采集主体管理、产品流向、监管检测和公众评价投诉等相关信息,逐步实现农产品可追溯管理。

(八)农兽药基础数据平台

运用农业部农兽药登记信息、农兽药认证试验单位、产品标签数据查询、农兽药残留限量数据、生产企业信息、高毒农兽药可追溯系统等数据中心建设成果,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建立覆盖农兽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等全链条的大数据平台,基本形成部省农兽药基础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全面支撑农兽药许可审批、执法监管、行业监测、公众查询、科普宣传等工作。通过对农兽药相关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为农兽药管理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大数据支持。

(九)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

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采集、分析、发布小麦、玉米、花生、生猪、牛羊肉等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初步形成农业大数据基础资源池(业务信息系统运行数据、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传统渠道留存数据等),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打造专业的信息发布农业数据频道,覆盖重点品种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公益平台建设,依托12316不断充实信息进村入户公共服务内容,为基层农户、社会公众和农业系统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平台

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点对点对接信贷、保险、补贴、培训、营销等服务,选择经营规范、基础较好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试点运营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直报平台,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直报平台与现有新型经营主体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实现对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精准定位、动态跟踪、定制服务。

五、主要任务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农业内生动力

以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重安全”为抓手,按照种养结构调优、加工能力调强、经营规模调大、产业链条调长的要求,加快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推进全省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农业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激活农业生产要素,激发农业发展活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调结构。在提高农产品品质上下功夫,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树立大食物观,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增加适销对路、深受群众欢迎的农产品供应,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弱筋专用小麦,适当扩大全株青贮玉米面积,引导农民发展加工专用玉米,不断努力调优粮食生产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花生等油料、蔬菜、瓜果、中药材、食用菌、茶叶、蚕桑等特色农产品,稳定猪禽养殖,发展优质草畜,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使农业供给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2.降成本。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支持循环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提升农业经营的质量效益。

3.补短板。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田基础设施仍然比较弱的短板,提升农业减灾抗灾能力。发展高效循环农业,补齐资源环境日益受限短板,做到“一控两减三基本”,即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提升用水效率;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到2020年,化肥农药用量实现零增长;基本解决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地膜回收问题、秸秆焚烧问题。着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补齐农产品供应侧短板。着力优化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信息技术,补齐等要素支撑短板。

4.促融合。加快推进已列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的新蔡、固始、新野、温县、商城、汝州、浚县7县的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建设融合平台、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大力拓展农业的生态美化、旅游休闲、文化传承、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等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施农村精品旅游线路和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

5.重安全。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二)建设高标准粮田,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切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产能建设作为根本,推动由注重年度产量向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转变。

1.打造高标准粮田。重点整合农田基本建设相关渠道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打造一批高标准粮田“百千万”示范方,统一上图入库。建立“百千万”方验收认定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因地制宜设立高标准粮田行政管理机构,集中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统一管理高标准粮田。鼓励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参与高标准粮田建设,探索金融机构支持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有效机制。

2.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完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建立全省土壤综合信息化平台和预警预测机制,及时反映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趋势。开展耕地质量定向培育。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地力提升技术模式,提升耕地质量,培肥基础地力。同时,要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监管,通过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消减和修复治理技术,全方位、多层次治理耕地污染。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广深耕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措施,着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到2020年,全省耕地基础地力提升0.5个等级以上。

3.构建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以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集成运用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精准施肥施药等新技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高效粮食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开展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保障等技术推广应用。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从财政、金融、用地、科技等各方面出台得力措施,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引领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省情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支持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代耕代种、联种联收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和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为载体,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一体化发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财政支持项目,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良繁基地建设、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培育和引入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供多方位支持和服务。

2.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机构健全、人员配齐、经费保障、设施完善、机制良好的要求,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扶持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供种育苗、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统防统治、农资供应、市场信息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小型农田水利等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鼓励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由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强化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农情远程可视会商系统,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3.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示范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着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重点实施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农户为主要培育对象,实行生产经营型分产业、职业经理人分行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专业服务型按岗位的分类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新型职业农民集聚,探索建立相互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增强其综合实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全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稳定机构,强化职能,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教育培训能力,推进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定向培养职业农民;整合构建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其他各类涉农教育培训资源为补充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支持基层公立涉农教育培训机构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加快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将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资助政策范围,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逐步发展农民中等职业学历教育。

(四)加大农技研发推广力度,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战略支撑,是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加快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和继承创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1.增强农业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围绕我省主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在耕作栽培、土肥、植保、畜牧兽医及饲料等领域,探索建立重点领域公共研发平台和试验基地,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重点开展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机制、逆境生理、水肥高效利用机理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加强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农业技术综合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研究。重点抓好作物栽培、资源高效利用、植保、土地保育等农业技术的集成、配套和升级工作。

2.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新型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完善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由“建机构、组队伍、补经费”向“强能力、建机制、提效能”转变。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新机制,建立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有效联系渠道,鼓励各类科研教学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和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提供全程式精准农技推广服务,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建多层次的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供必要实践基地。

3.加速种业研究和推广。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强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良种繁育技术、良种高产栽培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建设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圃,大力开展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工作,实现种质资源依法向社会开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建立以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技术创新有力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支持10—20家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队伍,整合现有商业化育种力量和资源,使种业企业发展壮大为商业化育种的主力军。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改善生产条件,建设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和配送体系,提高种子生产、加工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品种试验、测试、审定体系建设,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手段,健全种子例行监测机制,健全种子市场调控体系。

4.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围绕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主要作物,按照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和产业化的要求,研发应用配套的机械化技术装备,探索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逐步建立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在全省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促进工程、生物、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提高节水、节肥、籽粒干燥及病虫害防治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主要农作物田间作业智能控制装备、农作物智能化多功能收获机械、设施农业智能控制装备、设施农业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备、规模养殖信息网络测控系统。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发挥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的带动作用,扩大农机深松整地面积。完善适合省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支持政策,设立农业机械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推动产学研共建工程实验室和开展合作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5.推进农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促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加强“互联网+”农业生产应用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生产全程监测管理网络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集约化、精准化。以全省农业地理信息数据和农业产业资源数据为基础,构建面向政府、涉农企业、社会公众、科研机构的农业大数据中心。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加强“互联网+”农业经营应用体系建设,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下乡人员等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创业创新,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在线化改造。加强“互联网+”农业管理应用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整合农业、气象、金融、交通运输等部门资源,构建跨部门的涉农政务应用体系,面向涉农政府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下乡人员等用户提供信息采集、信息发布、指挥调度、行业监管、行政审批、政务公开等服务。加强“互联网+”农业服务应用体系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惠农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新建和整合省级“互联网+”现代农业资源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市级分控中心、县级分控中心、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益农信息社,借助信息服务、农技推广、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等农业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为农民提供线上、线下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形成省、市、县、乡、村五位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6.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能。适应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切实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我省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加强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建设。强化体系间和体系内、体系与其他科技计划项目之间的协同攻关,聚焦发力,重点攻破。分析产业需求,明确技术路径,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农科教结合,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联系,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开展产业体系绩效评估,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廉政建设风险评估办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确保创新动力,提高创新水平。不断完善体系专业领域,重点在产业经济、智能装备、创意农业等专业遴选优秀岗位专家,使我省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新需求。

(五)实行标准化、优质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实行标准化、优质化生产,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我省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无标制标”的原则,全面加强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并依据标准制定配套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强化标准化示范创建,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中药材生态示范园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推行减量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

2.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健全产地质量证明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定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建立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为核心内容的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改善农业综合执法条件。强化投入品监管、产地管理、生产控制、质量追溯、准出准入、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总结形成因地制宜、独具地域特色的监管模式。

3.健全质量可追溯制度。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积极参与和推进全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建设,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依托,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选择部分地方和“三品一标”获证单位开展追溯试点,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和进入市场、加工企业前的收购、贮藏、运输等环节全程可追溯。

4.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加快构建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基础,以原产地整体品牌为龙头、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着力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围绕河南农业这个品牌,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品牌认证,培育延津小麦、灵宝苹果、洛阳牡丹、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怀药、南阳黄牛、卢氏绿壳鸡蛋、周口槐山羊等区域特色品牌。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积极引导企业创建自有品牌,支持双汇、思念、众品、好想你、白象、雏鹰、牧原、大用、永达、华英、花花牛、科迪、伊赛等知名品牌建设,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发展现代农业,改革是活力之源,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影响农村发展的障碍。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照“三权分置、稳定放活”的原则,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规定。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有效减少和妥善化解土地流转纠纷。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不得下硬性指标,搞强制推动。严禁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流转土地要用于农业特别是粮食规模化生产,防范和抑制“非农化”“非粮化”倾向。

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壮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的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交易流转机制,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进行。依托现有成熟平台,适时适度整合现有各类产权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土地托管、“土地银行”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3.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积极推广漯河等地探索建立“土地银行”的经验做法。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组合运用信贷、租赁、期货、保险、担保等工具,创新供应链融资等服务,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规模化、多元化、长期化的金融支持。

4.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稳步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以省属农垦企业为基础,组建省属骨干企业河南农垦集团公司。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坚持社企分开改革方向,推进垦区生产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深化农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七)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开放发展能力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提升我省农业的外向化发展水平。

1.强化农产品出口转型升级。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联系机制,实行扶优扶强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鼓励基地采用国际标准开展生产,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提高全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提升农业“走出去”整体效能。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科学制定符合我省农业特色的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规划,做好调研论证、政策跟进、金融扶持、人才培训等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利用我省农业产业对外合作项目优势,重点推动中塔(河南)农业产业园区等一批项目深度融合发展,主动整合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发挥集群效应,统筹引导我省农业企业在乌克兰、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非洲地区开展农业深度合作交流,在农业“走出去”、“南南合作”等国家战略中抢占主动,实现抱团出海、优势互补、互利多赢。

3.建立农业对外合作工作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业对外合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29号)的要求,借鉴农业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我省建立对应的机制,制定我省农业对外合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划编制、协调机制、政策扶持、信息共享、财税保障等相关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融资平台渠道建设,构建畅通高效、信息共享的对外开放支持平台。加快与有关“走出去”目标国签订经济合作、关税优惠、签证互免、司法协助、通行便利等政府层面的协议,推动深层交流合作。

(八)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提升共享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以规模经营为引领,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种养业、特色水产业、特色加工业、传统手工艺等,提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完善特色产业扶贫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带动作用,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每个贫困县建成一批对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基地,每个贫困乡、贫困村形成若干特色拳头产品,每个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将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衔接起来,通过股份帮扶、合作帮扶、土地托管帮扶、资产收益帮扶、代种代养帮扶、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人口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加强定点扶贫帮扶。发挥部门优势,做好1个省定贫困县和2个省定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全省43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6492个贫困村退出序列,53个国家和省定贫困县2019年前全部摘帽。

 

六、重大工程

(一)创新强农工程

着力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供给体系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二)协调惠农工程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布局。推进区域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能力,促进经营主体协调发展。

(三)绿色兴农工程

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安全短板,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合理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和生产模式,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扶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略,具体可到河南省人民政府查阅。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