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巩义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巩义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源:巩义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2016-09-06 09:03:18

巩义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一、“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回顾

我市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40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面积16.2万亩。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万亩,产量常年维持在3亿斤左右。

2011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结合我市的农业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加快推进“4个10万亩”基地建设(在南部山区建设10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黄河滩区建设10万亩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在百里邙岭建设10万亩林果种植生产基地,在“西芝回鲁”建设 10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为主线,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一个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一个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一个沟域经济示范点、一个休闲农业示范区、一个全国美丽乡村示范点)为抓手,以巩义市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认真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全市农业现代化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目前,“西芝回鲁”优质粮生产区现有粮食种植面积12.4万亩,建设部级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各2个;黄河滩区高效农业开发生产区现有棉花、花生、瓜类等高效经济作物近4万亩;百里邙岭林果生产区现有林果种植面积3万亩;南部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区现有核桃、柿子等干果种植面积2.8万亩。2014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1.6亿元,比2010年增长68.1%。全市粮食总产达14.6万吨,比2010年减产7%。水果产量30470吨,比2010年增长24.8%,蔬菜产量52772吨,比2010年增长14.3%。全市肉类产量2.7万吨、蛋类产量1.0万吨、奶类产量0.52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7.4%、6.4%和4%,水产养殖面积5235亩,水产品产量4830吨,比2010年增长392.9%。

(一)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201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安排专项财政资金1600余万元,对设施农业、畜牧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项目建设进行奖补。鲁庄、米河、西村、小关、康店、河洛、芝田、孝义等镇、街道办积极制订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投资创业发展规模种植、养殖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共计8000余万元,用于良种补贴、高产创建、农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等项目建设。一系列奖补政策的出台实施和项目资金的投入使用,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粮食生产稳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大幅度增加

2011年以来,我们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在扎实做好稳定播种面积、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抗灾救灾等项工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抓好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有效提高了我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良种补贴惠农政策,采取现金直补的方式,2011—2014年共推广小麦良种补贴面积133.66万亩次,玉米良种125.83万亩次,棉花良种10.42万亩次。扎实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重大病虫害防治率、应急处置率分别达到91.7%、100%,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20%。积极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市级建有万亩示范片、千亩方、15亩高产公关田,万亩方单产都在600公斤以上,较好地完成了高产创建任务,通过这几年高产创建示范方的实施,示范方成了优良品种的展示窗口、高产栽培技术的展示基地、农民技术培训的现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粮食仓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十二五”期间,投资209万元对我市10个仓储企业的危仓老库进行了维修,投资959万元为全市各乡镇农户配发3万个科学储粮仓库,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储粮过程中的虫蛀、霉变、返潮等问题,减少农户储粮损失6%以上。

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市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83万亩,其中蔬菜大、中、小棚(室)面积6000余亩。全市林果业种植面积达5.8万亩,产量4.6万吨;中草药生产面积发展到3000余亩;花卉生产面积发展到4000亩,其中,在东黑石关和河洛镇滩区新发展玫瑰、牡丹种植600余亩,在夹津口发展油用牡丹500余亩。

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有序推进。在北部邙岭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方面,在康店、河洛两镇邙岭和黄河滩区规划建设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循环农业集聚区,集聚区新发展苹果、梨、杏、核桃2500亩,优质水果种植总面积达3.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建生产道路18.5公里,铺设输水管道8公里,架设输电线路16公里。在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方面,新发展核桃、柿子2000余亩。我市将夹津口镇嵩山大峡谷确定为全市沟域经济示范点,进行开发建设。投资1080万元,邀请中国创意研究院对“嵩山大峡谷”进行了创意策划,修建了通往嵩山大峡谷的施工道路及观光步道,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升级改造农家乐5家。在伊洛河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方面,在孝义街道伊洛河滩区大力推进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休闲农业示范基地面积达到2600余亩,生产有机蔬菜400吨,优质水果200吨,全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7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

抓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重点开展了宣传培训、野外调查、采样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配方肥推广、数据库建设、效果评价、技术研发等工作,共采集、分析化验土样5900个,分析数据达4.6万多项次;培训农民4.5万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19万份;安排田间肥效试验小区60个,校正实验小区60个,统计试验数据6万余项次;服务农户5万余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90万亩次,节约化肥0.8万吨,推广配方肥2.2万吨,实现总结本增效10500余万元。

(三)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成为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实施项目带动,狠抓畜牧产业化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条主线不放松,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规模养殖场(户)302个,其中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户)3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134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21个,存栏蛋禽2000只以上的蛋禽场(户)129个,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肉禽场(户)15个。其中牛师兄食品有限公司年出栏生猪达到6万头,产值达到1亿元,并于2014年11月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晨发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生猪达到2万头、年产值3000万元。西村曙光养鸡场存栏蛋鸡7万只、年产值1000万元。这些龙头企业分别成立了不同的畜禽养殖合作社,带动了全市广大养殖场(户)从事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显著加快,随着近几年来上级畜禽标准化养殖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到2014年,我市共有近30家畜禽养殖场参加了国家、河南省郑州市的养殖标准化示范建设,并有2家养殖企业获得国家“标准化示范场”荣誉称号。国富公司流转土地4200亩,进行优质牧草种植,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四)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带动农户能力不断增强

2011年以来,我们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健康地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100家增至274家,农业龙头企业由76家增至95家,其中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由14家增至18家,郑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由12家增至16家,汇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牛师兄食品有限公司、兴旺木业有限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从无到有,目前,巩义市在工商部门注册家庭农场17家。2014年,全市龙头企业年产值实现15.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14.1亿元,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2亿元,比2010年增加10.09亿元。特色农产品得到开发,小相菊花、黄金玉米、千万人家黑色食品、百万水果、金银花等农产品逐步推向市场,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全市农业种养类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自有品牌9家,注册商标9个。鲁庄镇小相村的3000亩野菊花因其独特的区域优势,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于2014年获得上海国际茶博会“中国名优茶”金奖。休闲农业呈现亮点,截至2014年,我市发展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园区5个,农业休闲观光特色村10个,农家乐100家。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从业人数2300人,销售收入达到9000万元以上。民权村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风景、丰富的文化内涵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汇鑫公司推出的“汇馨芳香世界”获得“中国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园区的薰衣草景观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并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2015年3月,市政府认定巩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家,予以重点扶持。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扎实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100余万元购置流动检测车、农药残留速测仪器等检测仪器和办公设备,市、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本建成,陆续投入使用;指导天元生态、绿源农副产品、鑫地生泰园、凯鑫蔬菜专业合作社等4家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室,完善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二级三层”网络监管体系,共检测农产品22.85万余批次,年均达5.71万余批次,品种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等,检测覆盖了整个市区和主要的农产品种植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已达99.2% 以上,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在省农业厅十六次对我市无公害蔬菜产地进行抽查检测中,我市蔬菜全部合格,名次位居河南省直管县市第一名。

2011年以来,我市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23个,使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40个,面积24.09万亩;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0个,使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达96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7个,河南省“三品一标”示范基地1个,面积3000亩。

(六)切实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2011年以来,我市制定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共组织3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下乡指导群众2万余人次,发放技术指导资料10万余份。2012年我市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共培育科技示范户1972户,覆盖18个镇、街道办260个行政村,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个,示范农作物新品种76个、农业新技术8项。累计开展18轮大规模下乡技术服务活动,走访指导示范户7112人次,发放技术指导资料近12万份。扎实开展农民技术培训。2011年至2014年,共开展退耕还林农民培训1528人,绿色证书培训2000人,蔬菜园艺工、农作物防治员等专业技能型农民培训4078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59人。

努力提高农业执法水平。我们履行农资监管职责,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市场整顿管理,共检查玉米、小麦、花生和大豆种子数量1112万公斤,农药97万瓶、化肥810万公斤;处理种子案件97起,农药案件16起。认真做好仓储种子抽样检疫工作,对我市四个国库储存的玉米、棉花种子进行调运检疫,共检疫种子13626万公斤,抽取样品799个,保障了全市农业生产安全。

(七)大力实施沼气工程,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2011年以来,通过争取项目资金、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等多种措施,在继续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市规模养殖户多的实际,强力推进大中型沼气建设,有效治理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使我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2011年到2014年我市新增农村户用沼气390座,累计建成18000余座,新增大中小型沼气工程16个,累计建成150余座,新增沼气服务网点25个,累计建成37个。

(八)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逐年增加,中央和省、郑州市及我市财政共下拨补贴资金3568万元,补贴推广各类机具3430台(件)。在购机补贴的拉动下,我市大中型农业机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拖拉机15160台、联合收割机796台、耕整机503台。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9.13万千瓦/8.4万台,分别增长8.9%和7.14%。农业机械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耕作、排灌、植保、收获等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我市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37万亩、59万亩和52万亩,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3.2%和36.5%。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我市夏秋两季的收、种、犁、耙、运及秸秆还田已全部或基本实现机械化,机具利用率明显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除,新的矛盾问题又不断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农村投入问题。省全面直管后,我市作为一个自立门户的主体,尚未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二是水资源缺乏问题。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部山区土地贫瘠,中北部灌溉水源工程建设滞后,旱岭地面积达23.8万亩,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扭转;2014年6-8月份,我市持续高温干旱,全市15.2万农村居民人畜吃水困难,尤其是南部山区人畜用水水源匮乏。

 

二、巩义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加快推进“4个10万亩”基地建设为主线,以巩义市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加快20万亩旱涝保收田建设步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不断增强农产品保障水平和农业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积极探索具有巩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努力使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走在省直管县市前列。

(二)2020年发展目标

粮食总产16万吨,果品产量达到5.5万吨,蔬菜达到10万吨;肉类产量达到3.62万吨,蛋类产量达到1.8万吨,奶类产量达到0.6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5800吨。

(三)主要任务

1、种植业:

(1)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种植小麦32万亩,玉米30万亩,大豆1万亩,红薯1.5万亩,杂粮1.5万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良种补贴政策,扩大优质专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展优质小麦30万亩,优质玉米28万亩。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1-2项,建设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巩固和完善病虫测报网络,提高服务水平,到2020年使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面积达到40%;继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力度,预计服务农户5.6万余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40万亩次,实现总结本增效11000余万元;加大农资市场检查力度,认真做好对种子、农药和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工作;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年均总产稳定在16万吨左右。

(2)林果业发展。以“4个10万亩”基地建设为主线,在北部邙岭发展苹果、梨、桃、杏等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在南部山区发展核桃、柿子、枣等干果生产基地。到2020年使全市林果业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优质果品种植基地3.5万亩,干果种植3.5万亩,总产达到5.5万吨。

(3)蔬菜产业发展。以设施农业建设为主攻方向,在适宜发展生产的镇村,搞好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以孝义滩区、河洛镇黄河滩区、康店镇、北山口镇、芝田镇、米河镇、回郭镇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到2020年使全市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到8000万亩,年生产鲜细蔬菜10万吨。

(4)花卉生产。大力发展花卉生产,到2020年使全市花卉生产面积达到6000亩。以回郭镇钰鑫月季种苗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发展月季生产1000亩,以孝义汇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伊洛河发展盆花及观叶花卉1500亩,在芝田、鲁庄、回郭镇、河洛等镇发展绿化苗木生产基地2000亩,在夹津口、新中发展油用牡丹生产基地1500亩。

(5)中药材生产。以引导发展地方品牌为主,在新中镇、涉村镇、夹津口镇积极发展金银花生产,在康店、河洛、鲁庄等镇积极发展地黄、远志、山药等中药材生产。到2020年使全市中药材生产面积达到5000亩。

2、养殖业:肉、蛋、奶产量年平均增率分别达到5%、10%和2%,产量分别达到3.62万吨、1.8万吨、0.6万吨。主要畜禽品种全部实现良种化;加快现有养殖场区标准化改造,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水平,新建达到规定规模的养殖场要全面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搞好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在我市北部沿黄河滩地区建设奶牛养殖基地,发展牧草种植0.5万亩,发展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5个,存栏500头以上养殖场2个;在北西部邙岭依托商都集团300万只蛋鸡项目建立我市生态蛋鸡养殖基地,到2020年发展300万只蛋鸡场一个,十万只鸡场2个,万只以上养鸡场20个,禽饲养量达500万只;围绕西村、芝田、回郭镇、鲁庄、康店等生猪优势区域,打造生猪养殖基地,逐步使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市万头以上猪场3个,10万头猪场1个,生猪饲养量达67万头。对全市规模化养殖场逐步进行标准化改造,2020年,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万只以上规模鸡场、300头以上牛场全部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实现标准化生产。

3、渔业:到202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000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800吨。

加强沿黄渔业产业带建设。在我市黄河滩区,新建改建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努力打造符合健康养殖要求的现代标准化池塘,坚持以黄河鲤鱼养殖为主,同时发展观赏鱼等特色水产品养殖,改善渔业产业结构,把巩义沿黄地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基础牢固、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现代渔业产业带。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充分发挥我市黄河滩区和南部山区中小型水库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扶持培育渔业企业建设一批以旅游观光、休闲垂钓、观赏水族为特色的生态型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增加水产养殖合作社和养殖户的收入,培育农业新型业态。继续抓好黄河、伊洛河渔业资源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努力修复黄河、伊洛河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4、农业产业化发展:

(1)都市生态农业。根据我市农业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布局,在南部山区、伊洛河沿岸、北部邙岭规划建设三条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从东到西涵盖米河明月村、新中杨树沟、竹林长寿山、大峪沟民权、涉村洪河、夹津口嵩阴等区域,涉及6个镇,35个行政村,面积300余平方公里。伊洛河生态农业产业带涉及5个镇(街道办),12个行政村,面积80平方公里,涵盖孝义天元农业、汇鑫农业、芝田鑫地生泰园等7家农业企业。北部邙岭生态农业产业带从东到西涵盖河洛、康店的神北、康沟、庄头、于沟等10余个行政村,面积100平方公里。

(2)休闲农业示范区。结合我市产业优势,在伊洛河白沙滩区规划发展一个休闲观光示范园区,示范区内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面积5000亩,在区域内推广婚纱摄影、鲜果采摘、农事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至2020年,示范区观光人次达到30万人次,休闲农业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

(3)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依据我市北部邙岭地域优势,在康店镇、河洛镇的邙岭和部分黄河滩区规划建设集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和建设,努力在我市北部形成融生产、生态、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巩义市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快推动市、镇两级监管机构建设,充实监管人员,落实监管经费,改善监管条件,推进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专职化。推动有条件的镇延伸配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着力解决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2)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农药使用等技术;开展蔬菜水果标准园、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大幅度提高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新认定无公害产地10个以上,面积5000亩,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0个以上,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优质农产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使“三品一标”获证产品占当地农产品生产总量的或面积的比重达到40%。

(3)探索构建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探索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贯通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链条;探索产地质量合格证明制度。全面落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行产地准出和监管名录制度,落实农业投入品规范经营,建立监管信息平台,严把农产品产地准出关,提高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餐桌安全。检测农产品4万批次,合格率比“十二五”期间提高0.5个百分点。

(4)加快推动追溯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追溯体系,将“三品一标”企业纳入追溯试点,建立健全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6、农村沼气建设:

加强农村沼气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在适宜区域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养殖企业污染。到2020年,农村户用沼气或集中供气户增加530户,大中小型沼气工程每年新建1—2个,累计建成160余座,沼气服务网点每年新增1个,累计建成42个。

7、农业机械化发展:
到2020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农机总动力达到65万千瓦,农机总值达到5.5亿元。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由基本机械化中级阶段进入基本机械化高级阶段。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的品种和数量协调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及性能明显提高;在优势农产品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上有所突破,薯类挖掘、花生收获、设施农业和产后加工生产机械化取得重要进展;农机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进一步完善,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使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8、粮食仓储:

大力抓好粮食收购工作,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不断加强地方储备粮的管理,每年按存储总量25%的比例,做好储备粮轮换工作,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存储安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粮食仓储设施维修资金,并通过企业自筹等方式,计划投资300万元用于粮油仓库设施的维修改造。对重点粮食收储库,不断加大仓库房维修改造力度,每年维修改造2-3个库点,有效提升我市粮食收储能力。加强粮食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粮食宏观调控及监管能力、提升应急保障水平。

(四)重大项目

1、竹林牛师兄生猪生产、屠宰建设项目

以郑州牛师兄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我市优质生猪开发企业集团。郑州牛师兄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销售和肉食品加工一体的养殖与加工企业。该公司十二五期间建设猪舍79900㎡及配套设施,年出栏6万头无公害生猪规模,到2020年,公司计划达到年出栏10万头育肥猪规模,年产值达到2亿元。

2、商都蛋鸡生产项目

以商都集团存栏300万只蛋鸡项目为依托,建设我市北部邙岭生态蛋鸡产业集群。商都集团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我市北部邙岭建300万只蛋鸡基地,配套建设15万吨有机肥厂、30万吨饲料厂、办公生活设施等。到2020年,基地带动农户5000户,蛋鸡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亿元。

3、国富秸秆开发利用项目

以巩义市国富秸秆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和巩义市祥瑞农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我市草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巩义市国富秸秆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在我市黄河滩区流转土地3000余亩,种植甜高粱3000亩,每年制作优质裹包青贮秸秆3万吨,产品供不应求。巩义市祥瑞农业有限公司在我市种植优质苜蓿1000亩,年可产苜蓿干草2000余吨,产值约500万元。

4、天元生态农业项目

河南天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农业生产基地650亩,拥有注册商标“天农元”、“天泽元”,是从事原生态果蔬种植、果蔬宅配、原生畜禽养殖、种苗培育、果蔬有机技术研发和输出的综合型农业企业。2015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白沙滩区建设400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形成专业的草莓生产基地。到2020年,计划发展蔬菜水果600亩,产值达到6000万,带动农户种植优质蔬菜水果1万亩。建成健康农产品线上采购支付,线下交易的网络信息平台。

三、推进措施

(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市镇两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促进“三农”发展中的引导和杠杆作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筹措本级资金,支持粮食高产创建、都市生态农业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采取贷款贴息、贴担保费、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不断提高惠农补贴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贯彻落实各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严格监督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减轻农民负担制度执行情况,坚决查处各种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案件,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积极实施旱涝保收田建设工程。围绕保粮田面积、保粮食产量、保粮农收益,开展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西芝回鲁10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为主,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统一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培训,搞好试验示范,大力推广小麦、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和到位率;每年创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各2个,示范带动大面积稳定增产。

(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组织三夏三秋农机生产及服务工作,提高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作业水平;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重点补贴适用我市设施农业及山区丘陵耕作的小型机械、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等,推动我市农机化全面发展;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力,切实发挥合作社在农机化生产中的作用;继续推广、完善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等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大玉米秸秆还田补贴力度,推动全市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建设。以“菜篮子”为主,突出产业功能,统筹观光功能和生态功能,继续实施北部邙岭、伊洛河、南部山区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以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扶持杏福果业、众诚水产、商都蛋鸡、今麦郎饮品等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林果、饲草种植、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北部邙岭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以核桃、柿子、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夹津口镇嵩山大峡谷沟域经济示范点、大峪沟镇新山村新轩有机农业项目、小关镇山怀村山水农业开发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核桃、柿子、鲜果、中药材、木本油料、花卉、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完善观光道路、水利、休闲服务等基础设施,带动南部山区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以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扶持汇鑫、天元等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果蔬生产,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休闲农业文明旅游等主题活动,努力打造伊洛河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不断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方面的消费需求。

(五)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认真落实各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信贷、用地等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加强品牌建设。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大力扶持各种采摘、赏花节会活动,组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博会、农洽会等大型农业展会,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巩义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属地管理和企业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镇级监管站检测化验工作全程监控,加强检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镇级监管站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保障各镇办农产品监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狠抓源头治理,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及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认定补贴奖励机制,并纳入追溯试点。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5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积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利用手机报、简报、微信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段,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要求,认真做好农业产业需求调研,遴选一批有一定种养殖规模、有学习意愿的职业农民,做到技术培训向优势产业倾斜,向年轻化学员倾斜,多方引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社会培训资源,建立跟踪指导和服务等继续教育机制,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八)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开展以农业面源为重点的农业生态治理,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质量普查,继续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种等先进适用技术和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生态畜牧业示范场创建活动,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继续抓好农村沼气建设,加大沼气管理技术培训力度,增强沼气管理服务能力,提高沼气使用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努力修复黄河、伊洛河水生生物资源。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