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改变“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方式,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全面考虑,树立工农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发展的眼光,统筹的思路,解决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迄今为止, 国内对统筹城乡发展对策思路的研究, 主要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关键、阶段性和切入点等方面。专门的对策主要包括: 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的财政政策、统筹城乡的收入分配、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等。
黑水县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黑水县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府办函〔2018〕3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黑水县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关于统筹推进荣县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荣县府发〔2018〕16号)
荣县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荣县府发〔2018〕1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自贡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自府发〔2017〕35号),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关于统筹推进青白江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宣县通挽镇张宽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日前,武宣县政府印发了关于通挽镇张宽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房屋拆除和宅基地退出补偿奖励标准:(1)属于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按每户2万元予以奖励,并视退出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的,按5 万元/亩标准再给予补偿,超过150平方米的,按2.5万元/亩标准再给予补偿;(2)属于非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退出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的,按5万元/亩标准给予补偿,超过150平方米的,按2.5万元/亩标准给予补偿。
武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挽镇张宽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政办发〔2018〕1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121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
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
统筹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的通知
(桂政办发〔2017〕12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充分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政策,切实发挥增减挂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的积极作用,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最新《石家庄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下
(二)推进现代服务业合理布局
促进高端服务业聚集发展。推动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向中部地区聚集,不断提升主城区辐射带动的能级。依托107国道、胜利大街等交通干线,以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正定批发市场集散区、石家庄新火车站和南部物流园区为载体,打造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特色服务带。以中山路为主轴打造多个地标性的城市综合体,形成商务和总部资源高度集聚、具有较大辐射影响力的高端现代商贸引领带。以太行大街为主轴,依托正定新区、长安综合服务区和石家庄高新区,形成以生产服务业为引领、生活服务业为支撑的服务业聚集增长带。强化高端服务业与京津的对接,吸纳信息服务、金融后台、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转移,加快提升石家庄现代服务发展水平。
(三)优化现代农业布局
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中部区域为都市特色区,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交易市场,谋划建设一批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东部区域为优势农业区,积极承接京津农业外迁功能,扶持发展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产业集群、农产品深加工和优势种植养殖基地。西部区域为生态农业区,重点发展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型生态农业园区,推广“葫芦峪”开发模式,集中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打造沿太行山生态产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带,实现荒山治理、生态改善、产业培育、扶贫增收的有效结合。在沿京石、京广、京昆等高铁、高速、国省干道沿线谋划建设一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精品农业等特色产业带。
最新《石家庄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上
石家庄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是明确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路径和战略任务,提出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和面临形势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增强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有利于转变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转型发展、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对对石家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重大机遇,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更稳更好发展。
远安县:采用三项措施助推城乡统筹发展【2013】
“三项措施”助推城乡发展:
一、保护耕地,保障农民耕作空间。聘请103名国土资源信息监督员,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村居、田块、人头。开展新一轮基本农田划定,建立基本农田保护信息库,设置保护牌9块和界桩35块。利用“土地日”发放耕地保护宣传手册500余份。组织200余人次开展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土地案件。
二、整治土地,扩大农民增收空间。积极争取总投资4亿元的10万亩低丘岗地改造和8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带动培优农业产业基地14个,其中连片1万亩以上的柑橘基地2个,2000亩以上柑橘基地5个,500亩以上茶园基地5个,其它基地2个,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科学规划,统筹农村发展空间。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全县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农村社区30个,引导村民向集镇、中心村、居民小区集中。启动“迁村腾地”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鼓励农户“退村进区”,增加集体存量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消除土坯房,加强工矿废弃地的整治“复绿”。加大乡镇土地市场培育,推进土地有偿使用。
国土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人民网武汉12月8日电 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主题的2014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今天在湖北武汉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王世元在讲话中强调,应凝聚共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底线、试点先行、审慎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湖北省副省长甘荣坤出席会议并致辞。年会特邀美国规划协会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德里南、国际项目部主任杰弗瑞·苏尔分别作题为“APA引领精明增长”、“精明增长的理念与地方实践”的大会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曲福田、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亚等专家也做了主题学术报告,与会代表分专场进行了学术交流。
王世元指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破解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全社会共享改革成果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快建设法治国土的客观要求。
王世元强调,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应当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目标,在不断深化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同时,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土地权益,让国家、集体和个人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一是以夯实土地权能为前提,建立起产权体系完整、权能明确、收益合理、权利保障的土地产权制度。二是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规则、标准和制度为方向。核心是破除城乡体制障碍,将国有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统一市场体系,统一规划,统一规则和标准,统一平台和监管,建立健全利益平衡机制。三是以妥善合理地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为关键点。坚持以人为本、地利共享的基本原则,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四是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强化对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快制度创新和法制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消除体制障碍
有关专家认为,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阻碍人口合理流动的户籍制度,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虽然是近年才提出来的口号,但却是中国领导人和广大民众几十年的梦想。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就主张消灭三大差别,缩小城乡差距。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思路逐步清晰,城乡一体化推进呈现良好势头,但因一些体制和具体制度还在阻碍着城乡统筹发展,亟待加快改革步伐。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走向城乡一体化’高层研讨会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以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潘晨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朱善利、于鸿君等出席会议。会议分析了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与会专家认为,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阻碍人口合理流动的现有户籍制度,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选择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