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4-09-30 09:19:32
诸暨市枫桥镇栎桥村,书画家王冕的故乡。
1980年7月,对于原栎江公社桥亭村第十一生产队的每个队员来说,是一段值得被永远铭记的岁月。他们由此成了诸暨、绍兴,乃至全省最早突破“禁区”的先行者。
所谓“禁区”,指的就是不准分田到户。而带头破禁的,便是队长王全才。
如今,66岁的他,眉宇间仍是一股子硬气。坐在村委办公室,他猛抽了一口烟,讲述当年往事。
在分田到户之前,粮食产量低,村民常要借米度日。“那时,在外打工的村民,每天有1块3毛多的工资。而在队里,一个青年劳动力劳作一天,连5毛钱都赚不到。”王全才说。
在报纸上,王全才看到了小岗村实践分田到户的消息。他隐约感到,这是大势所趋,但也有隐忧,“因为之前新昌带头搞分田到户的负责人,被判刑进了监狱。”
望着片片良田产不出效益,从炮兵特务连退伍的王全才,还是决定冒险干一场。“如果出了事,我去坐牢!”王全才先后召开7次队会,最终做出分田到户的决定。
对此,村民们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在分田后,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原来1亩地2季产出1000多斤稻谷,分田后产量提高到1400多斤。
“那时候我们不叫‘分田到户’,叫‘承包到户’。实质上一样,只是不想声张。”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没过多久,上头开始调查、问话,让王全才把分出去的地收回来。
王全才看到,分完田后,村民生产积极性高涨,自己没脸再去问村民收地。
于是,公社开始限制生产队生产,停止了柴油票的供给。柴油票一停,耕机、抽水机就用不上了。但村民们没有后退,没了抽水机,硬是用肩挑手提输水;没了耕机,就牵出老黄牛耕地,硬是挺过了停供“封锁”。
三个月后,王全才收到了一张“传票”。“要求在18天之内报到,要过了18天还没把问题解决好,那就是直接坐牢。”
所幸,在“传票”到期的前5天,一位记者开始关注此事,并在《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加强晚稻田间管理责任到劳联产计酬》的报道,肯定桥亭村分田到户的做法。
王全才看到后松了一口气,拿了报纸到栎江公社理论,使得分田的事件转危为安。
包产到户的做法迅速被周围地区的农民所效仿,到1981年12月底,全地区实行包产或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总队数的38.9%。
1983年底,92.9%的生产队实现了包产、包干到户。至此,包产到户在绍兴全面铺开。
现如今,通过承包,王全才的地已经由原先自家的四分田,扩到了3亩多,都种上了高产的单季稻。王全才家土地的变化,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
2000年后,粮食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农村土地开始出现市场化流转。
“近年来,绍兴地区的土地流转比例在逐年提高。”绍兴市农业局经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绍兴农村土地流转比例在58%,而到了今年,土地流转比例已接近60%。
一段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史,就是一段中国农民的奋斗史。从土改、分田到户、再到土地流转,土地的变更,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顺应了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
安徽“新土改”:从“分田到户”到“土...
土地流转,推行从确权到户过渡到确权确...
一文读懂农村分田到户历史:年份与具体...
父亲和儿子的土地为什么确权到一起?和...
从城市地产到农地流转,他坚信农村土地...
小岗村新农民的土地流转致富经:从“败...
从负债128万到年收入超百万通州十总...
从农民到股东――宁夏平罗县一个股份制...
从“户户包田”到“人人分红”—中国农...
土地确权到户流转到个人
重庆"包产到户"第一村:让土地流转成...
第三轮土地承包期的起止日期:具体从什...
历史逻辑:从土地改革到土地确权的历史...
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从节约用地到...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如何从“无中生...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