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海县人民政府2017-11-16 09:59:22
宁海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
宁海农村商业银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5〕7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37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6〕47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宁波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甬政办发〔2017〕14号)精神,巩固和深化《宁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5年)》成果,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宁海“早日跻身全国强县第一方阵”战略部署,以“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工程”为载体,坚定“深耕农村、拓展城区、城乡联动”市场定位,进一步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地方金融覆盖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努力为宁海“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均等的金融服务,为推动地方经济稳健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实现四个目标
积极开展网络覆盖、基础强化、扶贫帮困、感恩回馈、创新升级五大行动,关注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低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与服务网络建设,打造遍及城乡的基础性金融服务普惠体系,使广大群众获得贷款更容易、办理业务更便捷、服务收费更优惠,做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实现智慧普惠、绿色普惠、精准普惠、共享普惠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宁海人的银行”品牌服务理念。
至2020年末,全县自然人贷款户数达到50000户、余额达到60亿,其中小额信用贷款户达到35000户、余额达到28亿元;对公信贷客户达到1200户、余额达到45亿元;投入1000万元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使城乡居民享受金融服务更便捷;投入扶贫贷款1亿元支持低收入群众脱贫致富,使城乡居民获得实惠更广泛。
(一)智慧普惠。全面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依托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金融手段,通过建立互动、互惠、互利、共赢的新型银企、银农、银政合作关系,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积极对接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分层营销模式,开展银政、银校、银医、银园、银保等多层次、广覆盖的合作。构建数字金融服务网络,借助普惠移动平板、微信公众号和农户信用档案APP、普惠服务平台等现代化技术工具,将信贷资金、金融知识以及支农支小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和千家万户,实现普惠金融服务与农村金融需求的精准对接,建立具有农信特色的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网络。
(二)绿色普惠。以绿色信贷理念为指引,完善绿色信贷机制,培育绿色信贷文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领域,对“三农”和科技型、成长型、税源型等小微企业进行信贷政策倾斜,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共赢,实现“山青、水绿、农新、居美”的绿色普惠发展。
(三)精准普惠。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推进农户信用贷款、巾帼信用户贷款、红领卡、商贷通、公薪贷、蓝领通等信用贷款产品,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积极发放信用贷款。针对传统农户,以做实“三信工程”为支撑点,借助农合联平台为农户建立基础档案,简化手续与信贷资料,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实现农户“预授信”全覆盖,全面推广农户信用贷款。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面推行“公薪贷”贷款品种,基于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适度放大信用额度,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搭建与政府各部门合作桥梁,丰富信贷产品体系。针对企业员工,全面铺开“蓝领通”业务,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金融服务工作,有效扩大小额信用贷款的市场覆盖面,增加企业金融服务的附加值。
(四)共享普惠。加快形成“走千访万”活动长效机制,加大偏远山区及有效金融需求未能满足的客户群体走访力度,填补金融普惠“最后一公里”空白区域。推广“一信两卡、多权一房(船)”,积极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村地区农户融资难题;大力推广丰收小额贷款卡和丰收创业卡业务;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抵押、海域使用权等贷款,加快推进林权抵押、渔船抵押和村级股权质押等贷款品种。安排专项贷款资金支持创业、脱贫、解困,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村青年、妇女、党员、失地农民、失业居民和大学毕业生等发放创业贷款,努力扶持他们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对较难获得贷款的低收入农户等弱势群体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助其脱贫致富,真正实现“普惠共享”理念,打造百姓心中的最佳口碑银行。
三、实施五大行动
(一)实施网络覆盖行动
1.完善物理网络。把握“四化同步”发展趋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物理网点、自助渠道并重,坚持分类管理,实施梯度区域发展策略,优化网点布局。积极探索微型社区网点的运行模式,加强对社区居民集中区的渗透服务,探索设置大堂经理、大堂引导员等营业厅辅助服务管理岗位,持续深化营业厅营销服务管理,全面提升营业厅服务水平。
2.搭建特色服务渠道。全面整合便民服务金融点、便民自助服务终端、银行卡助农POS等服务渠道,在中心镇、产业园区和新农村人口集中村开展物理网点建设;在城区核心商圈、大型居住社区开展ATM、自助终端等自主机具为主的金融便利点建设;在农村、城郊等偏远地区开展以助农终端为载体,发挥农村金融指导员进驻联系村优势,实现人工与自主结合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建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商户、超市、农贸市场开展POS机营销安装工作,实现便利金融全覆盖。
3.打造电子服务网络。利用现代科技打造电子网络,提速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全力扩大银行卡受理终端布设区域。建设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刷卡无障碍示范镇”和“网上支付应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广网上支付和手机支付业务,构建电子化服务网络,实现传统与新型金融服务网络的有效结合,实现账户管理、个人贷款、理财销售、支付缴费、信用卡汇款结转账等金融服务于一体,开启电子金融新时代。
(二)实施基础强化行动
1.开展“四进三新”工作。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作风进村、进社区、进户、进企业走访,全面调查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小微企业新的经营情况、新的资金需求、新的服务需求,有的放矢的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2.做深、做实三信建设。进一步扩大信用体系建设宣传覆盖面,加大普惠金融客户建档力度,完善客户信用基础信息,并将三信工程创建与信贷预授信相融合,综合运用信用评级结果,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个人,以享受贷款优先权、利率优惠等激励政策,以满足守信农户和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
3.加强支农联络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农村联络员队伍,聘请助农终端取款点负责人为联络员,没有助农终端取款点的,聘请群众中威信高、人品好、能办事的当地农民作为联络员,利用他们人缘、地缘的优势,发挥信贷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农户、小微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确保金融服务渗入农村基层。到2020年末,力争组建150名以上的支农联络员队伍。
4.推进农村金融指导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指导员”+“普惠金融特派员”支农模式,发挥参谋员、服务员、实施员、指导员作用,着力构建起普惠金融特派员、农村金融指导员、部门金融联络员、金融志愿服务员等“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县域内营造百名农信干部进驻百村的良好氛围。
5.建立“阳光信贷”。将合规经营、廉洁从业思想导入到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特别注重对信贷线工作人员廉政教育,着力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建设,履行阳光承诺、实行阳光操作、执行阳光回访、进行阳光监督,统一信贷管理约束机制,统一规范贷款流程,将贷前调查与答复、监督分开独立运行,真正实现贷款办理与监督两条线独立运行,让贷款流程阳光化、透明化。
(三)实施扶贫帮困行动
1.推进扶贫帮困。扩大扶贫小额贷款支持范围,对政策扶贫范围内的扶贫小额贷款继续实行利率优惠,对低收入农户和相对贫困群众等特殊群体脱贫进行重点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贴息贷款。
2.推进助弱解困。支持生产经营正常、资金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不压贷,不搞单方面的收贷等信贷退出行为,努力维护小微企业资金链安全。不延贷,确保小微企业周转贷款及时到位和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不抬价,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尽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加费,严格执行金融服务收费标准,不自设咨询费等手续费项目,不变相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3.推进金融知识普及。依托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通过组织金融知识宣传小分队、或由金融指导员定期不定期对农村金融知识普及薄弱村提供上门宣传、集中设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金融知识的教育普及和金融产品的宣传推广,提升居民金融知识水平。
(四)实施感恩回馈行动
1.主动减免费用。继续减免丰收卡普通客户卡开户费、年费、ATM交易费,卡折省内存取款及转账付出手续费,丰收电话宝行内交易费,网银及手机银行安全机具工本费、证书服务年费、行内转账手续费,财政代理、救灾、抚恤金汇划费,短信通知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多项服务费用,降低城乡居民金融服务成本。
2.积极让利于民。提升信用体系建设应用实效,对信用村镇的信用农户优先满足信贷资金需求,并实行利率优惠。省、市级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本级经济组织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配套设施、“农房两改”等贷款优先给予支持与满足,实行不同程度的优惠利率,对信用户实行分级管理,评定级别越高,优惠幅度越大。对农业种养殖专业户和贩销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业主等对象,实行优先贷款和优惠利率。
3.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托慈善冠名基金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积极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全面履行“宁海人的银行”社会责任。
(五)实施创新升级行动
1.丰富普惠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开展贷款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等信贷要素的组合创新,多措并举努力缓解农村贷款担保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山林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渔船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股份合作社股权等抵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挖掘农村可担保资产,努力打造风险可控、方案可行、受面可广的农村资产抵(质)押金融产品,促进支农服务的纵深发展。推行“集群贷”,以农村经济组织或农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对其成员进行调查摸底,通过预授信、整村授信、自报公议等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户,采取信用、保证、联保、抵押等多种方式进行批发授信、集中放贷,拓宽客户源,提高服务面。探索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新型放贷模式,加强与保险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企业商会的沟通和衔接,以商贷通、税银通产品为平台解决小微企业和农村经营大户融资担保难问题,以蓝领通、公薪贷产品为平台扩展工薪阶层的贷款需求,以福农卡为平台促进农村大宗消费贷款的快速发展。
2.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推动服务网点转型升级。实现服务网点从组织架构、资源配置、管理流程等内部体制机制到服务环境、服务流程、营销体系等外部机制的全方位转型,以集约化发展为主、数量化发展为辅,加快物理网点、自助银行和丰收驿站的整合与优化,形成综合型、专营型、社区型网点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服务架构。加大线上渠道建设,加大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服务模式推广力度,加快“丰收支付”体系、互联网平台体验的建设,拓展线上渠道与商户应用场景、公共行业应用场景建设,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满足客户网络化、移动化的服务体验。
3.加大“两创”支持力度。以支持科技创新为信贷有效投放切入点,针对创新型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不同特点,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建立科技型企业“名单制”管理,加强对科技型企业以及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小微企业的服务。着力支持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展现代种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积极推进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工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推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四、强化组织保障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长效机制。认真总结2013-2015年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经验,建立普惠金融长效规范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完善普惠金融的组织领导、价值导向、渠道网络、产品服务、考核评价、创新激励、文化培育等长效机制建设,促进普惠金融稳健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政银农企合作联动机制建设,整合政府、农商行、“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形成分工不分家的普惠金融工作合力。
(三)建立规范高效的评估机制。建立包含制度、计划、目标、考核、评估的普惠金融发展机制,主动找差距、补短板,定期总结、评估实施效果,并与政策支持、市场准入、资源倾斜等挂钩,不断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宁波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普惠金融提...
宁波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
浦江农商银行“提升普惠金融助推农民增...
阜阳市普惠金融提升行动计划
政和县普惠金融提升工程推进计划(20...
南平市普惠金融提升工程推进计划(20...
福建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发展三...
关于明溪农信普惠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
福建农信普惠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01...
慈溪市普惠金融工程建设实施意见
农地确权成果新应用,土流网推出农村普...
兴化市出台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试点...
龙川县开展农村普惠金融“村村通”建设...
最新广州市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