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土地确权让农民获益,农村“以地养老”成了新风向!

土地确权让农民获益,农村“以地养老”成了新风向!

来源: 中华网2017-10-10 15:58:15

农民老了、种不动地了怎么办?这是摆在广大农村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以房养老”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养老产业市场中的一个新兴热词。然而不少农村村民尤其是老人根本买不起城市里的房子。平罗县灵沙乡,当地在寻求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过程中,把目光投向了因农村土地改革而被盘活的土地资源。

目前,农村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土地改革土地确权的工作正在火热的进行之中。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这里的一些农村养老院已经实现“以地养老”,不少老人通过退出宅基地、承包地等置换养老服务,缓解了家庭养老压力。

农村土地改革,全称《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随着该农村土改政策的颁布。地方政府方面,逐渐放开了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限制,经过确权后,那些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既不用再关心土地,又可以放心外出打工,还可以获得“流转”后的稳定增值收益。下面,让我们跟着马占福一起去看看这前后的变化。

讲述人:马占福

“灵沙乡有40%的村成了‘空心村’”

过去,在灵沙乡大片农田报废己成荒田。有的是由于多数农民长期迁到城市,土地根本就不种,农村人员变动使得土地荒废了。农民变动而土地不变动,想种地的无地种,不种地的有土地。此类问题尤为严峻。此外,土地质量,土地大小,土地远近等问题均给土地带来了荒废。

胜利村村民马占福今年已经68岁,子女都已成家落户县城。马占福想起过去忧心的生活便不由叹气:“我们灵沙乡有40%的村成了‘空心村’,不少房屋空置、耕地撂荒。尤其是对于我们老农民来说,即使想种田,也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们也很苦恼。”

“从农村‘净身出户’,搬进了养老院‘以院为家’”

《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政策的颁布让情况大有改观。这几年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作用下,这些农民不愿种、种不动的土地变成了手中的资本。而对于老年农民来说,这些资本就是置换养老服务的砝码。几年前,灵沙乡将胜利村村部旁边的一所废弃小村改造成养老院,由社会资本负责运营。结合平罗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自愿有偿退出的改革措施,入住的不少老人都选择把土地、农房或流转、或退出,用这些收益支付养老费用。

3年前养老院刚建成时,马占福老两口盘算了一番:“我们最终选择将宅基地、房屋、承包地全部退出,从农村‘净身出户’,搬进了养老院‘以院为家’。”

“足够在这里生活了”

马占福还补充说道:“宅基地连带我自己建的砖房一并交还给集体,政府补贴了8万元,10亩承包地我也退出了承包权,政府按每亩9000元补贴了9万元。这些钱我拿出一部分给老伴买了养老保险,现在每月能拿1200多元的养老金,足够我们老两口在这里生活了。”

目前,这家养老院共入住农村老人74人,少数人将农村“三权”全部退出,多数人选择退一部分,留一部分。然而,“以房养老”“以地养老”目前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只是缓解家庭养老压力的途径之一,农村土地和房屋的价值难以单独支撑起机构养老。

同时,在灵沙乡养老院“以房养老、以地养老”的农村老人中,绝大多数仍然需要用子女的补贴或者自己的积蓄填补不足。“以房养老、以地养老”需要有配套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这是目前不少农村老人最大的期盼。

大规模大范围的“土地流转”试点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当前,鼓励土地流转和保障农民权益的双向配套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不过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推广,让农民可以真正做到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已经不是梦,而农村“以地养老”也将成为新的风向。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