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6-09-13 10:03:18
安丘市品牌农业提升“164”计划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品牌农业提升“164”计划,提升安丘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效益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发展品牌农业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打造以安全优质为鲜明特色的主要农产品品牌体系和整体品牌形象,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优质优价,再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二、发展目标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启动实施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非经济作物调经济作物、大田调大棚、山地调林果、低效调高效、零散调规模“五调”,农业产出效益和产业链增值效益明显提高,力争三年内建成80万亩高效农业“万元田”。
--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产业集中度高的高端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三年内,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到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的60%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三责任一承诺”制度和农业投入品“告知备案、连锁直营、集中监管、联合执法、规范使用”制度,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二维码追溯管理体系和农产品安全指数发布制度,力争三年内实现食用农产品二维码追溯全覆盖、潍坊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安全指数发布全覆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突破。积极探索种养结合、链条延伸、功能拓展等融合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力争三年内建成60个融合发展示范园。
--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结合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项目,重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基本农田等项目,鼓励发展以钢架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实施好机井通电工程,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品牌农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力争三年内培育农产品主体品牌50个、创建品牌联盟5个,实现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推进措施
(一)实施农业结构三年优化调整行动
1.全市总体调整规划。
(1)种植业,以率先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三年内新建、扩建标准化示范园区30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30个,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6个、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3个,推动全市品牌农业发展。三年内全市非经济作物调经济作物面积32.6万亩,其中瓜菜面积12.4万亩,林果面积20.2万亩;大田调大棚面积6.4万亩,其中瓜菜大棚面积5.4万亩,林果大棚面积7800亩;山地调林果面积17万亩;低效调高效万元田面积20.8万亩,其中蔬菜、林果万元田面积各10万亩;零散调规模面积15.4万亩,其中粮油新增调整面积2.9万亩,瓜菜新增调整面积4.5万亩,林果新增调整面积7.4万亩。
2016年,新建、扩建标准化示范园区10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0个,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个、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1个。全市非经济作物调经济作物面积10万亩,大田调大棚面积1.5万亩,山地调林果面积4.9万亩,低效调高效万元田面积5.5万亩,零散调规模面积4.7万亩,共计实现土地调整面积26.6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镇街区)
(2)养殖业,以建成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为目标,三年内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园区20个,新增“三品一标”畜产品认证10个,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潍坊级20个以上,推动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
2016年,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园区10个,新增“三品一标”畜产品认证4个,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潍坊级10个。(责任单位: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3)生态林果业,实施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一城一圈一区”生态建设战略,加快绿色行动进程,打造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山地调林果步伐,大力发展经济林,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三年内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各镇街区)
2.各镇街区调整规划。
经济开发区:三年调整万元田400亩,发展大棚400亩,主要发展大姜、大葱等。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70亩。
新安街道:立足打造“城市农业公园”,三年发展生态长廊林果20000亩,调整万元田1000亩,发展大棚850亩,主要发展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建设示范园区4个。其中,2016年发展生态长廊林果3000亩,调整万元田500亩,发展草莓、西红柿大棚150亩。
兴安街道:三年调整万元田7000亩,发展大棚1700亩,主要发展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2900亩,发展大棚400亩。
大汶河旅游开发区:立足打造“花田林海旅游区”,三年建设花田林海5000亩,调整万元田10000亩,发展大棚5000亩,主要发展大葱、大姜、西红柿等蔬菜和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3000亩,发展大棚500亩,建设花田林海3000亩。
景芝镇:三年调整万元田55000亩,发展大棚15000亩,主要发展大樱桃、核桃、榛子等林果,建设10个农业示范园区。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10000亩,发展大棚3724亩。
凌河镇:继续优化提升“世界菜篮子”,三年调整万元田3400亩,发展大棚3000亩,主要发展大葱、大姜、西瓜等果蔬。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300亩,主要发展红芽姜。
石埠子镇:立足打造“浯河古镇”,三年调整万元田3800亩,生态经济林11000亩,主要发展樱桃、草莓等林果和花卉苗木。其中,2016年发展生态经济林6000亩,栽植核桃、樱桃等林果,发展采摘旅游业。
大盛镇:立足打造“中国桑蚕之乡”、宜居秀美生态旅游小镇,三年调整万元田12000亩,发展大棚300亩,主要发展桑蚕、瓜菜、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4250亩,发展大桃等林果大棚50亩。
辉渠镇:立足打造“纯美田园小镇”,三年调整万元田16000亩,发展大棚600亩,主要发展大桃、樱桃等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6000亩,发展大棚240亩。
郚山镇:立足打造“山水画廊、五彩郚山”,三年调整万元田48000亩,发展大棚19000亩,主要发展瓜菜、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14000亩,发展西瓜、西红柿大棚5000亩。
石堆镇:三年调整万元田15000亩,主要发展大桃、梨等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3000亩,发展瓜菜、林果大棚1000亩。
柘山镇:立足打造南部山区“生态宜居康养小镇”,三年建成生态林场5个、5万亩,三年调整万元田9000亩,主要发展大樱桃、富硒花生。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3000亩,建成生态林场2个、2万亩。
官庄镇:立足打造“现代农业、林果之乡”,三年调整万元田3万亩,发展大棚12000亩,主要发展大桃、榛子等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7000亩,发展设施果蔬大棚3000亩。
金冢子镇:三年调整万元田5500亩,发展大棚2900亩,主要发展甜瓜、西红柿等果蔬和大樱桃等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1000亩,发展瓜菜、林果大棚700亩。
(二)实施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行动
1.着眼于精深化,提升完善产业链条。重点鼓励引导鲁丰集团、三通食品、鑫盛食品、临福食品、三涛食品、裕田食品等以保鲜、冷冻为主的果蔬加工企业,积极引进新项目、新设备、新工艺,研发生产饮料加工、果蔬罐头、香精提取等新产品;以振祥食品、新兴食品等屠宰分割为主的猪肉加工企业,新上火腿、香肠等精包装、易储存的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以和盛园食品、春江食品等禽肉制品为主的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禽肉调理品,抢占国内新兴调理品市场。抓好源清田黑蒜扩产、保康生物科技姜黄素提取、渠风食品科技谷朊粉扩产等大项目,加快企业规模膨胀和实力提升。(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2.着眼于高新化,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沃华农业、合力牧业等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吸引高校在企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研发机构,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路子。鼓励企业加强与先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引进成熟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先进装备,借助外力加快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3.着眼于多元化,优化调整市场结构。按照“坚持一个标准、统筹两个市场”的要求,引导东方红食品、佳禾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盯住国外市场,积极到境外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经贸合作区,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瞄准国内市场,积极研发适合国内市场消费特点的新产品,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店对接,完善产品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4.着眼于标准化,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以及地理标志认证。以鲁丰集团、源清田食品、三通食品、福华食品、福克斯食品等企业为标杆,带动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努力争取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点控制体系认证)、日本JAS(日本有机农业认证)、英国BRC(英国零售商协会认证)、德国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等国际认证,积极在国外注册商标,获取国际市场通行证,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同时,引导企业注重品牌运营,充分发挥品牌效益,以品牌抢市场、创优势、促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提升行动
1.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工作制度,实现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全覆盖。在全市130个社区、20个基层畜牧兽医站配齐配足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对全行政区域内种植、养殖及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逐步开展产地准出工作,实行产地准出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对18种种植类原产地食用农产品(大姜、大葱、萝卜、白菜、芹菜、芋头、香菜、苹果、梨、花生、小米、红薯、韭菜、黄瓜、芸豆、茄子、西红柿、辣椒)、12种种植类初加工食用农产品(大姜、大葱、大蒜、胡萝卜、圆葱、芋头、萝卜、白菜、土豆、桃、苹果、梨)、5种养殖类食用农产品(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率先实施产地准出管理;2017年,逐步扩大种植类原产地食用农产品、种植类初加工食用农产品、养殖类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覆盖面;2018年,实现食用农产品全行政区域、全品种产地准出管理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安办、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中心,各镇街区)
2.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指数发布制度,发挥政府信誉保障引领作用。由市农安办牵头组织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中心等相关部门,通过采集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的检测及其相关安全数据,将影响农产品安全的相关因素用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责任单位:市农安办、市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四)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
1.明确目标。三年内每个镇街区着力打造3-5个融合示范园,力争全市建设60个有特色、高水平的示范园,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2.规划引领。各镇街区结合各自实际,对拟建设园区结合本地特色做好规划设计。要体现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庄等生态农业和畜牧业,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多形式、多特色、多业态推进。把“互联网+”、人文元素、地方特色融入农业生产、流通、服务各环节。(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3.示范带动。实施好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项目,重点抓好郚山镇合力牧业产业融合园区、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花田林海休闲园区、石堆镇步云锦绣田园生态区、官庄镇挥金河创意文化休闲园区、景芝镇埠口村大樱桃电商产业园区、辉渠歌尔庄园、柘山乡情综合旅游项目等园区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旅游局,各镇街区)
(五)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1.农田水利建设。整合各项农田水利建设涉水涉地财政专项资金21934万元,其中,2016年度投资701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深松土地面积5万亩;2017年度投资768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2018年度投资724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4万亩。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实施节水农业三年规划,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建设。整合各项财政资金,积极引导和吸收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资金投入,推广示范管道灌溉、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建设微喷灌高效节水农田2.8万亩,其中2016年建成1.1万亩。(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发办)
2.实施“机井通电”工程。计划投资2.3亿元,改造559个村,新上726台农灌配变,两年内解决未通电机井和已通电电力设施需改造的机井共1.1万眼。(责任单位:市供电公司)
(六)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行动
1.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三年计划。对新型经营主体,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品牌提升目录;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指导;对合作社,重点推进规范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合作社之间再联合、再合作,建立区域性联合社;对龙头企业,重点引导其前后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各镇街区每年至少打造一个最具品牌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主体品牌,力争三年内培育农产品主体品牌5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经局,各镇街区)
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镇街区每年确定2-3个投资500万元左右的品牌农业重点项目,制定年度工作推进计划,建立情况调度和通报制度,加强指导协调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为品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项目支撑。(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镇街区)
3.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保护。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提高“安丘大姜”“安丘大葱”等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利用率,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管理,规范“三品一标”包装标识;加强农产品商标保护,防止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
4.组建品牌联盟。组织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物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产业链相关主体,建立农产品品牌联盟,带动和促进联盟成员生产经营自律,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安全农产品,三年建设大葱、大姜等5个品牌联盟。(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5.加强品牌宣传。在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建立安丘品牌安全农产品专栏,加强与央视、人民网、凤凰网、大众网等权威主流媒体合作,进行专题报道与推介。在市区汽车站、公交站点、星级宾馆、大型超市等场所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出口农产品,安丘原产地”“走遍神州,食在安丘”等体现安丘农产品安全优质特点的广告语,在国省道、高速路、旅游景点、市界处、各镇街区主要地点设置品牌农产品固定宣传广告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广播影视中心、市新闻中心,各镇街区)
6.组织营销推介。每年按季节组织举办大姜、大葱、蜜桃、樱桃、草莓等果蔬品评赛事,提高品牌农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借助国内外博览会、展销会等大型专业展会平台,组织品牌创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推介、洽谈、产销对接等活动,提升安丘农产品品牌形象。(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局、市广播影视中心,各镇街区)
四、旅游道路两侧绿化补助
(一)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土地经营权向工商资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流转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每年新发展家庭农场100家,新培育安丘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0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培育示范社15家。鼓励农民加强联合与合作,引导农民合作社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专业联合社,为各类经营主体搞好《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大棚所有权证》发放工作,增强其融资能力。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等模式,鼓励包括互联网统筹、基地化养殖、金融支撑、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对接的开放性经营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农经局、市畜牧局)
(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1.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支撑。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农药减量控害、低毒生物农药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三沼”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年推广绿色防控核心区3000亩,测土配方施肥110万亩,推广生物有机肥23万亩。推广饲料科学配方、新型饲料添加剂、分阶段高效饲养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2.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作用。建设完善沃华农业科技公司大葱工厂化育苗、鑫盛食品公司生姜品种改良、奥原公司玉米品种实验、普兰特汉公司杜波种羊繁育、立森林业公司苗木繁育等研发服务平台,提升我市种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优势特色产业竞争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
3.大力开展精准培训。加大对一线监管人员农产品产地准出二维码追溯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重视和加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的精准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同时,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创建等内容,分期分批选派优秀代表到国内外先进地区进行实地高端培训学习,定向定点定课题,争取三年轮训一遍。(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保持在200万千瓦左右,农用拖拉机保有量保持在3万台左右,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达到8000台,机具配套比达到1:2以上。三年内全市发展专业农机合作组织50个,产业型龙头农机大户40家,综合性农机维修配件服务网点1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机局)
(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1.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公共服务。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深入推进“科技人员下乡”行动,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作用。整合12316“三农”热线,利用农业远程视频互动专家系统平台,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等。(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2.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互助性服务。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联合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开展合作互助活动。计划三年内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000家,入社成员4.7万个,带动农户9万户。(责任单位:市农经局、市农机局、市供销联社)
3.以农化企业为支撑的链条延伸性服务。依托奥宝、绿旺达等肥料生产企业,大力推广“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模式。支持发展供销农资、双丰合作社等测土配方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玉成生化公司对大田作物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对规模化种植基地实行“全套餐”服务,对零散种植的农田实行“菜单式”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供销联社)
4.以供销社为龙头的社会化服务。在市级成立安丘市金穗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城区周边10公里的大田托管、农化服务,计划三年推广全环节服务100万亩,全程托管10万亩;在镇街区建设23处为农服务中心,社会化服务公司参与为农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运营,服务半径3公里左右,服务面积3-5万亩,形成“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在112个村建立综合服务社,开展日用品、农资、农业技术咨询及家政等服务。(责任单位:市供销联社) 5.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经营性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自属基地、合同基地,在种苗供应、农化投入、技术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服务,实现企业与农民的互惠双赢。全市三年内发展企业自属、合同种植基地20万亩。沃华农业科技公司发展企业链条延伸服务,新建大葱育苗工厂3处,育苗棚300亩,托管服务大葱种植基地12000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四)农产品流通体系
1.运用“互联网+”理念,加快网上直销、分销平台建设。依托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淘宝网·特色中国·潍坊馆”、“农家商城”、“青云商城”等一批特色线上平台;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实施“农村淘宝”项目,通过建设县级运营中心、物流仓储中心、村级服务站点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打通“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支持鲁丰集团、汇润食品、渠风食品、大顺食品、德诚农牧、富邦药业等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
2.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形象、统一推介”的原则,筹建安丘品牌农产品网上商城和展示展销中心,作为推介安丘农产品的窗口。
3.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竞争确定相关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网点,建立展示展销中心,在安丘农产品消费量大的国内大中城市组建独立品牌连锁店。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与市内外大型超市、高档酒店、电商平台等进行对接,抢占中高端市场,探索农产品供销链条闭环运行新模式,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各镇街区)
五、组织保障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农工办、市农安办、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农经局、市场监管局、供销联社、财政局、检验检测中心、金融办、广播影视中心、新闻中心等部门单位和各镇街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办,曹忠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个行动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加大考核力度,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具体考核细则,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农经局)
(二)开展农业“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遴选在主体农产品品牌创建、重点项目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开展年度“安丘市十佳农业品牌”“安丘市十佳农业创业创新人才”评选活动,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在安丘电视台、《今日安丘》整体打包宣传推介,优先授权使用整体品牌形象标识,优先参加教育培训,优先安排涉农建设项目,进一步发挥品牌带动作用,提高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广播影视中心、市新闻中心)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涉农“三项资金”整合试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产业扶贫等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全市品牌农业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经营实力强、资信好的经营主体提高授信额度,对建设大棚发展果蔬种植的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支持政策。市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在二维码追溯平台和安全指数平台建设运营维护、品牌农业规划、整体品牌形象宣传、市级公益检测、统一高端培训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在“三品一标”认证、品牌联盟组建、组织各种展览展示等方面给予奖补。各镇街区要加强人员配备,在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运转、平台建设、园区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全市品牌农业提升“164”计划扎实有效推进。(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金融办,各镇街区)
安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9日印发
~
安丘市品牌农业提升“164”计划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品牌农业提升“164”计划,提升安丘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效益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发展品牌农业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打造以安全优质为鲜明特色的主要农产品品牌体系和整体品牌形象,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优质优价,再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二、发展目标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启动实施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非经济作物调经济作物、大田调大棚、山地调林果、低效调高效、零散调规模“五调”,农业产出效益和产业链增值效益明显提高,力争三年内建成80万亩高效农业“万元田”。
--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产业集中度高的高端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三年内,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到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的60%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三责任一承诺”制度和农业投入品“告知备案、连锁直营、集中监管、联合执法、规范使用”制度,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二维码追溯管理体系和农产品安全指数发布制度,力争三年内实现食用农产品二维码追溯全覆盖、潍坊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安全指数发布全覆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突破。积极探索种养结合、链条延伸、功能拓展等融合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力争三年内建成60个融合发展示范园。
--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结合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项目,重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基本农田等项目,鼓励发展以钢架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实施好机井通电工程,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品牌农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力争三年内培育农产品主体品牌50个、创建品牌联盟5个,实现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推进措施
(一)实施农业结构三年优化调整行动
1.全市总体调整规划。
(1)种植业,以率先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三年内新建、扩建标准化示范园区30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30个,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6个、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3个,推动全市品牌农业发展。三年内全市非经济作物调经济作物面积32.6万亩,其中瓜菜面积12.4万亩,林果面积20.2万亩;大田调大棚面积6.4万亩,其中瓜菜大棚面积5.4万亩,林果大棚面积7800亩;山地调林果面积17万亩;低效调高效万元田面积20.8万亩,其中蔬菜、林果万元田面积各10万亩;零散调规模面积15.4万亩,其中粮油新增调整面积2.9万亩,瓜菜新增调整面积4.5万亩,林果新增调整面积7.4万亩。
2016年,新建、扩建标准化示范园区10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0个,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个、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1个。全市非经济作物调经济作物面积10万亩,大田调大棚面积1.5万亩,山地调林果面积4.9万亩,低效调高效万元田面积5.5万亩,零散调规模面积4.7万亩,共计实现土地调整面积26.6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镇街区)
(2)养殖业,以建成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为目标,三年内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园区20个,新增“三品一标”畜产品认证10个,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潍坊级20个以上,推动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
2016年,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园区10个,新增“三品一标”畜产品认证4个,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潍坊级10个。(责任单位: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3)生态林果业,实施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一城一圈一区”生态建设战略,加快绿色行动进程,打造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山地调林果步伐,大力发展经济林,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三年内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各镇街区)
2.各镇街区调整规划。
经济开发区:三年调整万元田400亩,发展大棚400亩,主要发展大姜、大葱等。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70亩。
新安街道:立足打造“城市农业公园”,三年发展生态长廊林果20000亩,调整万元田1000亩,发展大棚850亩,主要发展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建设示范园区4个。其中,2016年发展生态长廊林果3000亩,调整万元田500亩,发展草莓、西红柿大棚150亩。
兴安街道:三年调整万元田7000亩,发展大棚1700亩,主要发展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2900亩,发展大棚400亩。
大汶河旅游开发区:立足打造“花田林海旅游区”,三年建设花田林海5000亩,调整万元田10000亩,发展大棚5000亩,主要发展大葱、大姜、西红柿等蔬菜和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3000亩,发展大棚500亩,建设花田林海3000亩。
景芝镇:三年调整万元田55000亩,发展大棚15000亩,主要发展大樱桃、核桃、榛子等林果,建设10个农业示范园区。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10000亩,发展大棚3724亩。
凌河镇:继续优化提升“世界菜篮子”,三年调整万元田3400亩,发展大棚3000亩,主要发展大葱、大姜、西瓜等果蔬。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300亩,主要发展红芽姜。
石埠子镇:立足打造“浯河古镇”,三年调整万元田3800亩,生态经济林11000亩,主要发展樱桃、草莓等林果和花卉苗木。其中,2016年发展生态经济林6000亩,栽植核桃、樱桃等林果,发展采摘旅游业。
大盛镇:立足打造“中国桑蚕之乡”、宜居秀美生态旅游小镇,三年调整万元田12000亩,发展大棚300亩,主要发展桑蚕、瓜菜、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4250亩,发展大桃等林果大棚50亩。
辉渠镇:立足打造“纯美田园小镇”,三年调整万元田16000亩,发展大棚600亩,主要发展大桃、樱桃等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6000亩,发展大棚240亩。
郚山镇:立足打造“山水画廊、五彩郚山”,三年调整万元田48000亩,发展大棚19000亩,主要发展瓜菜、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14000亩,发展西瓜、西红柿大棚5000亩。
石堆镇:三年调整万元田15000亩,主要发展大桃、梨等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3000亩,发展瓜菜、林果大棚1000亩。
柘山镇:立足打造南部山区“生态宜居康养小镇”,三年建成生态林场5个、5万亩,三年调整万元田9000亩,主要发展大樱桃、富硒花生。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3000亩,建成生态林场2个、2万亩。
官庄镇:立足打造“现代农业、林果之乡”,三年调整万元田3万亩,发展大棚12000亩,主要发展大桃、榛子等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7000亩,发展设施果蔬大棚3000亩。
金冢子镇:三年调整万元田5500亩,发展大棚2900亩,主要发展甜瓜、西红柿等果蔬和大樱桃等林果。其中,2016年调整万元田1000亩,发展瓜菜、林果大棚700亩。
(二)实施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行动
1.着眼于精深化,提升完善产业链条。重点鼓励引导鲁丰集团、三通食品、鑫盛食品、临福食品、三涛食品、裕田食品等以保鲜、冷冻为主的果蔬加工企业,积极引进新项目、新设备、新工艺,研发生产饮料加工、果蔬罐头、香精提取等新产品;以振祥食品、新兴食品等屠宰分割为主的猪肉加工企业,新上火腿、香肠等精包装、易储存的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以和盛园食品、春江食品等禽肉制品为主的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禽肉调理品,抢占国内新兴调理品市场。抓好源清田黑蒜扩产、保康生物科技姜黄素提取、渠风食品科技谷朊粉扩产等大项目,加快企业规模膨胀和实力提升。(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2.着眼于高新化,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沃华农业、合力牧业等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吸引高校在企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研发机构,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路子。鼓励企业加强与先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引进成熟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先进装备,借助外力加快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3.着眼于多元化,优化调整市场结构。按照“坚持一个标准、统筹两个市场”的要求,引导东方红食品、佳禾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盯住国外市场,积极到境外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经贸合作区,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瞄准国内市场,积极研发适合国内市场消费特点的新产品,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店对接,完善产品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4.着眼于标准化,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以及地理标志认证。以鲁丰集团、源清田食品、三通食品、福华食品、福克斯食品等企业为标杆,带动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努力争取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点控制体系认证)、日本JAS(日本有机农业认证)、英国BRC(英国零售商协会认证)、德国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等国际认证,积极在国外注册商标,获取国际市场通行证,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同时,引导企业注重品牌运营,充分发挥品牌效益,以品牌抢市场、创优势、促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提升行动
1.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工作制度,实现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全覆盖。在全市130个社区、20个基层畜牧兽医站配齐配足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对全行政区域内种植、养殖及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逐步开展产地准出工作,实行产地准出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对18种种植类原产地食用农产品(大姜、大葱、萝卜、白菜、芹菜、芋头、香菜、苹果、梨、花生、小米、红薯、韭菜、黄瓜、芸豆、茄子、西红柿、辣椒)、12种种植类初加工食用农产品(大姜、大葱、大蒜、胡萝卜、圆葱、芋头、萝卜、白菜、土豆、桃、苹果、梨)、5种养殖类食用农产品(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率先实施产地准出管理;2017年,逐步扩大种植类原产地食用农产品、种植类初加工食用农产品、养殖类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覆盖面;2018年,实现食用农产品全行政区域、全品种产地准出管理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安办、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中心,各镇街区)
2.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指数发布制度,发挥政府信誉保障引领作用。由市农安办牵头组织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中心等相关部门,通过采集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的检测及其相关安全数据,将影响农产品安全的相关因素用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责任单位:市农安办、市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四)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
1.明确目标。三年内每个镇街区着力打造3-5个融合示范园,力争全市建设60个有特色、高水平的示范园,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2.规划引领。各镇街区结合各自实际,对拟建设园区结合本地特色做好规划设计。要体现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庄等生态农业和畜牧业,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多形式、多特色、多业态推进。把“互联网+”、人文元素、地方特色融入农业生产、流通、服务各环节。(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3.示范带动。实施好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项目,重点抓好郚山镇合力牧业产业融合园区、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花田林海休闲园区、石堆镇步云锦绣田园生态区、官庄镇挥金河创意文化休闲园区、景芝镇埠口村大樱桃电商产业园区、辉渠歌尔庄园、柘山乡情综合旅游项目等园区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旅游局,各镇街区)
(五)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1.农田水利建设。整合各项农田水利建设涉水涉地财政专项资金21934万元,其中,2016年度投资701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深松土地面积5万亩;2017年度投资768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2018年度投资724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4万亩。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实施节水农业三年规划,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建设。整合各项财政资金,积极引导和吸收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资金投入,推广示范管道灌溉、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建设微喷灌高效节水农田2.8万亩,其中2016年建成1.1万亩。(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发办)
2.实施“机井通电”工程。计划投资2.3亿元,改造559个村,新上726台农灌配变,两年内解决未通电机井和已通电电力设施需改造的机井共1.1万眼。(责任单位:市供电公司)
(六)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行动
1.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三年计划。对新型经营主体,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品牌提升目录;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指导;对合作社,重点推进规范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合作社之间再联合、再合作,建立区域性联合社;对龙头企业,重点引导其前后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各镇街区每年至少打造一个最具品牌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主体品牌,力争三年内培育农产品主体品牌5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经局,各镇街区)
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镇街区每年确定2-3个投资500万元左右的品牌农业重点项目,制定年度工作推进计划,建立情况调度和通报制度,加强指导协调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为品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项目支撑。(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各镇街区)
3.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保护。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提高“安丘大姜”“安丘大葱”等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利用率,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管理,规范“三品一标”包装标识;加强农产品商标保护,防止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市场监管局)
4.组建品牌联盟。组织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物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产业链相关主体,建立农产品品牌联盟,带动和促进联盟成员生产经营自律,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安全农产品,三年建设大葱、大姜等5个品牌联盟。(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5.加强品牌宣传。在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建立安丘品牌安全农产品专栏,加强与央视、人民网、凤凰网、大众网等权威主流媒体合作,进行专题报道与推介。在市区汽车站、公交站点、星级宾馆、大型超市等场所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出口农产品,安丘原产地”“走遍神州,食在安丘”等体现安丘农产品安全优质特点的广告语,在国省道、高速路、旅游景点、市界处、各镇街区主要地点设置品牌农产品固定宣传广告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广播影视中心、市新闻中心,各镇街区)
6.组织营销推介。每年按季节组织举办大姜、大葱、蜜桃、樱桃、草莓等果蔬品评赛事,提高品牌农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借助国内外博览会、展销会等大型专业展会平台,组织品牌创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推介、洽谈、产销对接等活动,提升安丘农产品品牌形象。(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局、市广播影视中心,各镇街区)
四、旅游道路两侧绿化补助
(一)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土地经营权向工商资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流转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每年新发展家庭农场100家,新培育安丘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0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培育示范社15家。鼓励农民加强联合与合作,引导农民合作社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专业联合社,为各类经营主体搞好《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大棚所有权证》发放工作,增强其融资能力。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等模式,鼓励包括互联网统筹、基地化养殖、金融支撑、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对接的开放性经营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农经局、市畜牧局)
(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1.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支撑。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农药减量控害、低毒生物农药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三沼”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年推广绿色防控核心区3000亩,测土配方施肥110万亩,推广生物有机肥23万亩。推广饲料科学配方、新型饲料添加剂、分阶段高效饲养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2.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作用。建设完善沃华农业科技公司大葱工厂化育苗、鑫盛食品公司生姜品种改良、奥原公司玉米品种实验、普兰特汉公司杜波种羊繁育、立森林业公司苗木繁育等研发服务平台,提升我市种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优势特色产业竞争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
3.大力开展精准培训。加大对一线监管人员农产品产地准出二维码追溯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重视和加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的精准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同时,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创建等内容,分期分批选派优秀代表到国内外先进地区进行实地高端培训学习,定向定点定课题,争取三年轮训一遍。(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镇街区)
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保持在200万千瓦左右,农用拖拉机保有量保持在3万台左右,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达到8000台,机具配套比达到1:2以上。三年内全市发展专业农机合作组织50个,产业型龙头农机大户40家,综合性农机维修配件服务网点1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机局)
(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1.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公共服务。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深入推进“科技人员下乡”行动,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作用。整合12316“三农”热线,利用农业远程视频互动专家系统平台,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等。(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2.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互助性服务。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联合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开展合作互助活动。计划三年内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000家,入社成员4.7万个,带动农户9万户。(责任单位:市农经局、市农机局、市供销联社)
3.以农化企业为支撑的链条延伸性服务。依托奥宝、绿旺达等肥料生产企业,大力推广“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模式。支持发展供销农资、双丰合作社等测土配方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玉成生化公司对大田作物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对规模化种植基地实行“全套餐”服务,对零散种植的农田实行“菜单式”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供销联社)
4.以供销社为龙头的社会化服务。在市级成立安丘市金穗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城区周边10公里的大田托管、农化服务,计划三年推广全环节服务100万亩,全程托管10万亩;在镇街区建设23处为农服务中心,社会化服务公司参与为农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运营,服务半径3公里左右,服务面积3-5万亩,形成“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在112个村建立综合服务社,开展日用品、农资、农业技术咨询及家政等服务。(责任单位:市供销联社) 5.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经营性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自属基地、合同基地,在种苗供应、农化投入、技术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服务,实现企业与农民的互惠双赢。全市三年内发展企业自属、合同种植基地20万亩。沃华农业科技公司发展企业链条延伸服务,新建大葱育苗工厂3处,育苗棚300亩,托管服务大葱种植基地12000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四)农产品流通体系
1.运用“互联网+”理念,加快网上直销、分销平台建设。依托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淘宝网·特色中国·潍坊馆”、“农家商城”、“青云商城”等一批特色线上平台;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实施“农村淘宝”项目,通过建设县级运营中心、物流仓储中心、村级服务站点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打通“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支持鲁丰集团、汇润食品、渠风食品、大顺食品、德诚农牧、富邦药业等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
2.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形象、统一推介”的原则,筹建安丘品牌农产品网上商城和展示展销中心,作为推介安丘农产品的窗口。
3.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竞争确定相关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网点,建立展示展销中心,在安丘农产品消费量大的国内大中城市组建独立品牌连锁店。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与市内外大型超市、高档酒店、电商平台等进行对接,抢占中高端市场,探索农产品供销链条闭环运行新模式,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各镇街区)
五、组织保障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农工办、市农安办、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农经局、市场监管局、供销联社、财政局、检验检测中心、金融办、广播影视中心、新闻中心等部门单位和各镇街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办,曹忠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个行动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加大考核力度,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具体考核细则,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农经局)
(二)开展农业“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遴选在主体农产品品牌创建、重点项目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开展年度“安丘市十佳农业品牌”“安丘市十佳农业创业创新人才”评选活动,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在安丘电视台、《今日安丘》整体打包宣传推介,优先授权使用整体品牌形象标识,优先参加教育培训,优先安排涉农建设项目,进一步发挥品牌带动作用,提高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广播影视中心、市新闻中心)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涉农“三项资金”整合试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产业扶贫等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全市品牌农业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经营实力强、资信好的经营主体提高授信额度,对建设大棚发展果蔬种植的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支持政策。市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在二维码追溯平台和安全指数平台建设运营维护、品牌农业规划、整体品牌形象宣传、市级公益检测、统一高端培训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在“三品一标”认证、品牌联盟组建、组织各种展览展示等方面给予奖补。各镇街区要加强人员配备,在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运转、平台建设、园区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全市品牌农业提升“164”计划扎实有效推进。(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金融办,各镇街区)
安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9日印发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奶业品牌提升实...
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
政和县普惠金融提升工程推进计划(20...
南平市普惠金融提升工程推进计划(20...
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计划...
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计划...
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计划...
《松潘县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实...
《沈阳市打造十大农业品牌实施方案》全...
2016《三亚市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实施...
2022山东安丘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生产“...
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实施方...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在贫困地区开展...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