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下)

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下)

来源:秦皇岛市人民政府2016-08-04 09:54:47

2、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

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制度,深化居住证制度改革,以居住证为载体,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公积金保障范围。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三挂钩”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3、构建城乡统一要素市场

健全市县域空间规划衔接协调机制。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探索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完善城乡劳动者就业平等制度,进一步清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原则,突出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和交易市场。

4、构建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城乡基础设施链接,推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城乡联动、共建共享。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规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标准水平统一衔接可持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县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5、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围绕“四美五改”目标,以十二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创新与保存结合、新建与提升并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彰显特色,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标准,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紧密衔接。高标准打造一批休闲旅游、历史文化、田园风光、生态农业等精品示范村和示范片区,鼓励北戴河村等有条件的村积极争创“中国最美乡村”,带动提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五)全力塑造城市人文魅力

1、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充分发挥山海关、北戴河等人文底蕴优势和国际影响力,深入发掘、整合、传承求仙文化、长城文化、碣石文化、孤竹文化、昌黎干红葡萄酒文化、满族风情文化等我市历史文脉,提升我市文化底蕴,形成我市独有的城市文化气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切实抓好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夯实一带(长城保护带)、两馆(秦皇岛市博物馆、秦行宫遗址博物馆)、三群(秦皇岛港口工业遗产群、山海关八国联军军营旧址群、北戴河近代建筑群)等文化遗产有形载体的保护,完善非遗保护档案,抢抓非遗的保护传承,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保护传承城市的老地名。加快培育文化品牌,实施文艺精品战略,着力打造一批代表秦皇岛形象的文艺作品,继续办好山海关国际长城节、七夕中华爱情节、秦皇岛市读书节等节庆文化,擦亮秦皇岛的文化名片。

2、提升城乡居民素质水平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先进思想文化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增强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培育“开放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鼓励和支持“勇于创新、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积极倡导“锐意进取、奋力担当”的干事精神,着力营造“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社会氛围。

广泛开展“爱心城市,善行天下”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市民素质。持续评选推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出台《礼遇道德模范办法》,弘扬社会正能量。继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争取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发展农村乡贤文化,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志愿服务机构建设,创建志愿服务示范社区,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

八、坚持共享发展,全力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全力推进扶贫攻坚

1、实施精准脱贫

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原则,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市县统筹制定攻坚方案,结合实际,科学确定脱贫路径。强力推进产业扶贫,逐村逐户帮助发展产业项目,多村一品,数乡一业,形成特色主导产业,使之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村,实施易地搬迁安置,从根本上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实施社会保障兜底。统筹各领域扶贫资金,加大市县两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救助扶持因病返贫人口。青龙满族自治县脱贫出列,全市8.6万贫困人全部脱贫。

2、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以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危房改造、电网改造、生态能源等为重点,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水平。集中连片的村庄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县、镇、村其他公共服务全面均衡。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对贫困人口倾斜。加强教育救助,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3、完善扶贫工作机制

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和技能支持机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带动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二)着力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

1、千方百计促进充分就业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创造就业岗位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和劳动密集型生态环保项目。积极支持落实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不断提高小微企业带动就业能力。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失业风险,落实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用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统筹特殊群体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退役军人就业扶持,促进残疾人就业,着力解决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再就业,不断完善帮扶困难群体就业长效机制,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2、强化就业创业服务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中小企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机构的作用,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就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服务。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就业创业服务成果。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推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就业信息共享开放。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重点实施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登记办法。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确保2019年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目标。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企业工资指导线管理,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政策,规范津贴补贴管理,调控地区间收入差距,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拓宽居民投资途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1、深入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以公办乡镇中心园和农村日托园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加强对幼儿园分类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工作规范与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加强幼儿园收费监督管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

2、促进义务教育平等均衡发展

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探索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动城乡学校共建共进,实行城市、县镇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制度。加快新建居民小区及旧城改造配套学校建设,深化农村学区建设,推动小学高年级向乡镇集中,初中向重点镇集中,高中和职业教育向县城教育园区集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3、加快高中和职业教育发展

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保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完成全市高中布局调整,加快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继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整合资源,建设一所市属高职院校。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服务“三农”发展。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逐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建设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4、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依托市域部属院校,整合部分高校资源,推进省部共建。加强对驻秦高校扶植和校地合作,支持驻秦高校推进基础设施和重点学科建设,全面增强各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能力,强化对地方教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吸引京津重点高校来我市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或设立分校,与我市高校共建特色学科,支持中外合作办学。

(四)推进健康秦皇岛建设

1、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完善补偿机制,破除以药养医。大力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快发展,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高社会办医在医疗服务总规模中的比例。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配置,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逐步建立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二级专科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健全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鼓励和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完善应急卫生体系建设,提升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完善智慧医疗工程功能,加强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节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面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卫生执业保险。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科学合理确定一般诊疗收费标准,加强药品价格监管。

2、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强化农产品安全源头治理。加快建设“智能食药监”信息化系统平台,加快食品药品电子监管追溯制度、质量标识制度和食品药品诚信制度建设。健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城乡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制定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3、完善人口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和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着力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加大留守流动流浪儿童群体救助和保护。全面推进城市“无障碍”化建设,建全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和护理补贴制度,扶持发展福利企业,培育服务残疾人的社会组织。

4、推动全民健身

切实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权益,积极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全面发展老年人体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主题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全城乡居民体质及健康水平。加强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体育竞技综合实力。

5、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结合,探索建立多样化、长效化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90%以上乡(镇)。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持续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

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加快提高保障统筹层次,到“十三五”末,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筹资水平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做好与基本医保制度的衔接,多渠道降低特殊群体相关疑难病症医药费用负担。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三保合一”。鼓励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相互补充、衔接发展,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升级统筹。推进京津冀区域就医医保直接结算。

3、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创新保障性住房提供方式,探索建立保障对象和政府共有产权制度,对住房困难群体通过发放租赁补贴、长期租赁、购买商品房等方式实施住房保障。多渠道统筹保障性住房,扩大保障性住房来源。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实施棚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城边村、城郊村和建制镇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有效解决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引进的优秀人才、乡镇教师、医务工作者等住房问题。落实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允许农业人口等非户籍地在就业地落户,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加强房地产价格管理,从严核定保障房基准价格,加大商品房明码标价制度实施力度。

4、加强困难群体救扶

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认真落实低保、优抚、救助、病残等政策,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终保持城乡低保标准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实现农村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落实农村五保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构建重特大医疗救助应急体系,建立医疗救助与慈善援助衔接机制和平台。

5、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

以“智慧社保”为着力点,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扩充社会保障卡功能,实现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完善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加强保险稽核和风险管理,维护基金收支平衡和安全平稳运行。深化殡葬改革,落实惠民殡葬政策。

(六)全面推进法治秦皇岛建设

1、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积极稳妥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健全地方立法法制和工作机制,加快城市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落实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监管清单制度,提高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落实和推进行政首长在行政诉讼中的出庭应诉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对各级机关尊法守法用法情况的监督考核。

2、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

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完善城市社区组织建设和治理体制,依法组织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健全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会等制度,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和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改革信访工作机制,建立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实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智慧网格建设,提升综合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强化北戴河暑期安保能力建设。强化互联网基础管理,提升依法治网能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环境。积极开展国防动员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方法,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提升气象服务系统。

3、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和插手具体案件的记录、通报、责任追究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以及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实行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健全对司法权力的监督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

4、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强化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完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全面推进法治秦皇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和人才保障。

民生改善重点工程

1.扶贫:2017年底实现青龙满族自治县脱贫出列。

2.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失业监测预警、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秦皇岛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家政服务基地。

3.社保:秦皇岛市全民参保登记基础数据库、“多险合一”工程、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

4.教育:全市域幼儿园新建工程、城市区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农村中小学土操场改造提升工程、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海港区新建高级中学、河北健康护理职业学院、市第一中学北戴河新区分校、市职业技术学院扩建、抚宁第五中学迁建、卢龙县第一中学迁建、青龙满族自治县示范性高中。

5.文化:市博物馆(美术馆),市规划展馆,市大剧院,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北戴河区文化馆、图书馆,山海关文体中心,抚宁文化发展中心,抚宁博物馆及骊城遗址公园,昌黎文化中心,关源昌民俗文化曲艺馆建设,永平府古城保护开发。

6.医疗:广济医院新建、北戴河国际肿瘤医院建设、海港区西部新建医院、海港区北部新建医院、市传染病救治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新建项目、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生基地、市妇女儿童医院、卢龙县中医院整体迁建工程、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迁建。

7.公共安全:重点区域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建设、农村地区抗震设防能力提升工程、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工程、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工程、直属人防工程、智慧网格工程、社会风险防控体系工程。

九、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我市加速崛起的“关键一招”,以提高改革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依法依规、试点先行、统筹推进,着力推动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事项精准落地,有效破解制约秦皇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全面清理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

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许,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施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对于国家和省没有明确必须由市级审批、不涉及由市平衡统筹的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到县区,与之相应的土地、规划、环评、能评、安评等前置条件审批同步下放。逐步取消一批市场和社会能自我调节的审批事项;选择一批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事项,试行委托社会组织代行。

2、制定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严格控制新增审批项目,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推进保留的审批事项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减少预算和前置审批环节,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度。

(二)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1、培育壮大金融主体

积极推进域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域外银行来秦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推进县级联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做大做强秦皇岛银行,加快走出去步伐。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重点发展科技、扶贫等多种形式小额贷款公司。大力推进农业保险,推进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等领域责任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积极稳妥培育特色鲜明、经营规范、竞争力强的P2P网贷、互联网保险、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企业。

2、推进金融业态创新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扶贫开发模式,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适合“三农”、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设立企业应急转贷资金。鼓励发展天使基金、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等各种类型股权投资基金。大力推动企业到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融资租赁、金融租赁等新型金融业态。支持传统金融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鼓励银行业机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设直销银行、网上商城。鼓励互联网企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

3、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优化担保机构内控机制,形成科学的担保业务流程、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担保资金多元化,健全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中心、企业之间的互助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公司和专项担保基金四个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4、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

按照国家金融监管政策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归口管理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各级政府负责地方金融监督管理职责的机构。健全金融业综合统计和分析制度,加快建立信息管理和实时监控系统,按照风险程度不同实行分类管理,加强日常监管和风险排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底线。

(三)落实财税体制改革

1、完善财税及市以下财政体制

在国家和省税制改革统一框架下,积极落实和推进各项税制改革政策。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市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体制。完善市与县(区)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市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

2、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加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衔接,建立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一般公共预算审核重点由财政收支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推进预算决算公开透明。深化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范财政风险。

3、强化政府债务管理

规范举债行为,建立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制度,将市县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建立定期向人大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推动债务管理规范化、透明化。加强目标考核和应急处置,将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管理纳入财政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范围,加强政府债务运行动态分析,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实施债务风险等级控制,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积极化解存量债务。

(四)深化农村改革

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三块地”改革。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加快建设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统筹农村各类产权交易。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开展水权确权登记,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

2、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规范有序引导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水平,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培养职业农民队伍,鼓励和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构建组织服务、行业指导、农资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业合作金融、农业合作保险、农业科技、农村产权等综合服务体系。

3、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先保障农业农村财政支出。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整合涉农专项资金,转换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收储政策。加强粮食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新型业态,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在联结农户市场方面的作用。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积极争取“农业支持补贴”改革试点。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积极妥善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改革创新,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优化国有资产经营方式

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行业监管与资产监管分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强化监管责任落实,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稳步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整合市级现有各类国有资产经营投融资平台,真正形成具备实际资产、经营现金流和经营收益的实体公司,为政府重大项目发挥投融资企业法人作用。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

2、妥善开展国有企业改制后续工作

建立政府和国有企业合理分担改制成本机制,采取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等方式,剥离改制企业办社会职能。继续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对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为改制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十、推动组织实施

(一)强化规划分类指导和协调衔接

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构建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相关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衔接协调机制,确保各级各领域规划与规划纲要总体方向一致、空间配置协调、时序安排科学,各级计划、年度计划与规划有效衔接。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制,营造良好的规划实施环境,保障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顺利实施。

(二)加强政策统筹协调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在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指导目录,严格执行行业技术标准、投资强度、综合能耗、耗水、用地、污染物排放等产业准入门槛政策。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科学测算环境容量,严格建设项目总量核定,最大限度争取和有限保障重大项目环境总量指标。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通过治水、管水、取水、蓄水、节水等手段,科学配置水资源。

(三)强力推动项目建设

制定实施重点项目三年滚动发展计划,充实重点项目库,形成梯次衔接、动态调整、滚动实施的项目储备循环良性机制。设立重点项目前期谋划和跑办工作经费,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评审专家库,形成业主、专家、项目单位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论证体系。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各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建立台账管理和现场办公制度,工作例会和重大决策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责任明确、层层负责的工作推进体系。全力实施项目代办制,落实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制度,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搭建政保银企对接平台,加快土地供应,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配套和人力资源配套,提高项目承载力。建立奖惩问责制度,设立项目建设奖励专项资金,严格项目督导考核,按照“三集中”制度,根据项目建设流程进行责任倒查,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抓好市场主体企业家队伍、服务主体干部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健全规划实施与评估调整机制

完善动态实施机制,通过年度计划分解落实规划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深入分析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提出防范对策和举措。建立健全政府职责实现和约束性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有效实施。按期实施组织规划中期评估,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确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由市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按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执行。

(五)奋发作为推动规划实施

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理念,切实做到“八破八立”,把新的发展理念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重点工作督导推进落实机制,按照“菜单式分解、契约化管理、审计式验收、公开化奖惩”要求,充分利用督查、组织、纪检、宣传等多种手段,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全方位、跟踪式督导,促进形成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标本兼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十三五”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规划,实施和完成这个规划将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港城,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上接文章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上)   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