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25-07-25 15:18:08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2025 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为保障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一、中央政策:多管齐下筑根基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强调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把增产重心放在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益。
为了让耕地成为丰收的坚实保障,国家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 保护制度体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 “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让每一寸耕地都发挥出最大效益。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取消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建设等工程,为粮食生产筑牢根基。
二、地方政策:因地制宜促落实
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将中央政策细化落实。例如,东北地区充分发挥黑土地优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黑土地质量和粮食产能。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选育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南方一些省份针对耕地细碎化问题,开展土地整治和农田宜机化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优质水稻、特色油料作物等,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此外,还加强 “菜篮子” 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稳定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供应。
一些粮食主销区则积极探索与粮食主产区的合作机制,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通过资金支持、技术帮扶等方式,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保障自身粮食供应稳定。
三、政策协同,守护大国粮仓
2025 年这些关于粮食安全的政策,从生产到流通,从耕地保护到科技支撑,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紧密协同的政策体系。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为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粮食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持续关注政策落实效果,不断完善政策体系,让 “中国饭碗” 装满优质粮,端得更稳更牢。
一组数据带你看大国粮仓!中国粮食储备...
盘点2016年和畜牧业息息相关的惠农...
践行大食物观:拓展食物来源,守护粮食...
2025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相关政策
盘点2017两会8大惠农政策,你最满...
盘点2014年土地政策重点关注的六大...
2018-2025年全国沿海渔港建设...
王守聪代表:从大粮仓变大厨房北大荒加...
黑龙江:畜牧业精准发力大粮仓变成“粮...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么蛇?盘点世界上十...
盘点十大长不大的宠物狗品种!
盘点全球十大极端食物,你敢尝试一下吗...
盘点猝死十大恶习排行榜,这些事情要小...
2019年日本樱花什么时候开?8大最...
十里飘香的桂花几月开?四大品种开花时...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