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仁化县国土资源局2016-06-07 13:53:43
第一章 总 则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结合仁化县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编制原则
1、依法编制。
2、统筹兼顾。
3、上下结合。
4、充分协调。
5、公众参与。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
(3)《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43号);
(5)《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
(6)《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
(7)《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电〔2010〕30号);
(8)《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号);
(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
(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
(11)《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报批稿);
(12)《广东省韶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3)《仁化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5年)》(征求意见稿);
(14)《仁化县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
(15)与本规划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和规划。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仁化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董塘镇、石塘镇、扶溪镇、闻韶镇、长江镇、城口镇、红山镇、周田镇、黄坑镇、大桥镇和丹霞街道,涉及土地总面积2223.22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一、土地利用现状
2009年,仁化县土地总面积222322公顷,土地利用率96.90%,农用地面积2091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4.09%;建设用地面积62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81%;其他土地面积6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10%。
二、土地利用主要问题
(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2009年,仁化县人均耕地面积0.09公顷(1.4亩),略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设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05公顷(0.8亩)警戒线,但比2005年全县人均耕地面积0.11公顷减少0.02公顷。随着仁化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日趋增加,建设占用耕地的趋势不可避免,而仁化县的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难度逐年加大,人地矛盾将日益显现。
(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偏低
2009年,仁化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16平方米/人,高于国家规定的上限(150平方米/人),也高于韶关市的平均水平(179平方米/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201平方米/人,高于韶关市的平均水平(165平方米/人);单位建设用地的二、三产业增加值为59万元 /公顷,低于韶关市的平均水平(88万元/公顷),仅为广东省平均水平的20.15%。总体上,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较低,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任务与目标
一、规划任务
1、严格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并将其落实到实处。
2、加大农田整理和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3、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城乡区域土地利用,合理调控各类用地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优化城乡用地布局,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优先安排国土生态屏障用地,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二、土地利用目标
(一)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规划期间,按照“确保数量,提高质量”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1、耕地保护目标
规划到2015年,仁化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371公顷;到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271公顷。
2、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规划期间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7940公顷,同时积极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县建成现代标准农田面积377公顷。
(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用地
统筹安排城乡各类用地,重点保障省、市、县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和民生工程项目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并落实到实处。
1、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目标
规划到2015年,仁化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108公顷以内,到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685公顷以内。
2、城乡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规划到2015年,仁化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130公顷以内,到2020年,全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492公顷以内。
3、城镇工矿用地控制目标
规划到2015年,仁化县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2309公顷以内,到2020年,全县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2438公顷以内。
4、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
规划到2015年,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控制在618公顷以内,其中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198公顷以内;到2020年,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控制在1040公顷以内,其中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335公顷以内。
(三)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
规划期间严格落实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的占补平衡制度,同时加强“三旧”改造、建设用地整理等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县展开坡度25度以下园地山坡地改造补充耕地面积209公顷,“三旧”改造面积787公顷,建设用地整理面积77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面积395公顷。
(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推进工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提高各类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率,规划到2015年,仁化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78平方米/人,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将增至63万元/公顷,全县地均GDP达到3万元/公顷,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6万元/公顷;到2020年,全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63平方米/人,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增至91万元/公顷,地均GDP达到4万元/公顷,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9万元/公顷。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
规划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2083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70%。
2020年,耕地面积2083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0.00%;园地面积172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83%;林地面积18095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6.87%;其他农用地面积480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30%。
(二)建设用地
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面积76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6%。
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549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1.46%,其中城镇用地面积1067公顷,农村居民地用地面积3054公顷,采矿用地面积397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974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209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7.29%,其中铁路用地面积172公顷,公路用地面积1153公顷,水库水面面积652公顷,水工建筑用地面积120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9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25%,其中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73公顷,特殊用地面积23公顷。
(三)其他土地
规划到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63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4%。
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一)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
规划期间,重点加强高坪水库、赤石迳水库、锦江水库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严格控制生态敏感区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建设,避免基本生态空间的破坏,同时通过新建和完善,逐步形成一定宽度的生态防护林。加快以锦江、浈江、董塘河、城口河等河流为主的自然廊道和以韶(关)赣(州)高速公路、国道106、国道323、省道246、省道345以及正在建设中的韶(关)赣(州)铁路等交通干线为主的人工生态廊道建设,扩大沿线绿化,在道路和河流两侧栽植生态防护林,保持廊道的连续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衔接性。
(二)优先安排基本农田
在有效保护现有耕地、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稳步进行布局优化,以优化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为重点,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服务、绿色隔离带、景观文化、旅游资源等功能。将涉及项目选址建设占用、城镇建设规划用地范围内以及其他不适宜耕作的基本农田调出,主要涉及规划期间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丹霞街道、董塘镇、周田镇、黄坑镇、城口镇和大桥镇。同时,将城口镇、长江镇、董塘镇、扶溪镇和红山镇部分质量较好、分布相对集中的耕地优先补划为基本农田。调整后的基本农田较调整前的基本农田质量和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董塘镇、长江镇、扶溪镇和周田镇。
(三)协调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期间,进一步改善县域交通运输网络,统筹安排对外交通运输项目建设,重点完善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合理配置水利、环保设施用地。
1、统筹安排交通用地
规划期间,逐步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步伐,建成与韶关市区、湖南省等周边地区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多层次、高效流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到2020年全县将建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铁路为基本框架,连通区域内外重要城镇的快速、通达的现代公路网。新增的交通用地主要分布在省道246改道以及韶(关)赣(州)高速公路、韶(关)赣(州)铁路等为主的交通线路所经之地,以董塘镇、周田镇和大桥镇最为集中。
2、合理配置水利设施用地
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优先保障国家、省、市重点水利设施用地需求,强化水利设施规划选址和用地的合理性。规划期间以城乡防洪、水电、灌溉、农村饮水为中心,突出江河防洪工程、灌区工程和农村饮水工程三个重点。规划期间新增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周田镇。
3、保障环保设施用地
逐步完成县城垃圾填埋场等城乡环保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城乡的垃圾、废水处理能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布局
结合仁化县各镇(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城镇的发展趋势,规划期间在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城乡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布局。
1、城镇用地布局
充分发挥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结合县域城镇与产业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积极推进仁化县产业布局的“南移西拓”。充分利用韶(关)赣(州)高速公路、韶(关)赣(州)铁路的交通区位优势,向南沿国道106建设城镇密集发展带,实现城市产业的“南移”,主要包括丹霞街道(新城区)、黄坑镇、周田镇和大桥镇;向西沿省道246建设城镇用地发展主区域,推动城镇产业发展进一步的提升,主要包括丹霞街道(旧城区)和董塘镇。
规划新增城镇用地主要用于城镇扩展、园区建设、县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和其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周田镇、董塘镇、黄坑镇和石塘镇。
2、采矿用地布局
结合仁化县的矿产资源开发及其分布状况,规划期间将加大对董塘镇、石塘镇、长江镇等废弃煤矿区的整理力度,在整合并保留董塘镇凡口铅锌矿的基础上,对其他矿区现有采矿用地进行复垦复绿,恢复生态功能。
3、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布局
按照“集中布局、集约用地、集聚产业”的要求,规划期间重点保障周田镇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大桥镇的龙头马酿酒项目、周田镇的粮油机械项目等主要工业发展项目。规划期末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周田镇、董塘镇和大桥镇。
第五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一、允许建设区
将县域内现状保留和规划期间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区域划为允许建设区,不包括现状为城乡建设用地但规划期间调整为其他地类的用地区域。到2020年,划定允许建设区面积54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8%,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周田镇、董塘镇、黄坑镇和长江镇。
二、有条件建设区
将县域内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之内,现状土地利用为农用地及其他土地的区域划为有条件建设区。到2020年,划定有条件建设区面积7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2%,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3.04%,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周田镇、董塘镇和黄坑镇。
三、禁止建设区
将县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以及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占用的其他区域划为禁止建设区,主要包括赤石迳水库饮用水源地、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澌溪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万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大石山核心区、大湖坑核心区和金龟岩核心区等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到2020年,划定禁止建设区面积246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7%,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董塘镇、周田镇、大桥镇、红山镇和长江镇。
四、限制建设区
将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的区域,包括规划期间拟改造为农用地的建设用地划为限制建设区。到2020年,划定限制建设区面积1915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13%,分散布局在全县各镇(街道),其中丹霞街道、周田镇、城口镇和长江镇分布面积较大。
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将县域内现有土地质量较好、集中连片、水利条件和水土保持设施较好、耕作效益高的耕地和通过适当改造能提高耕地质量的现有中低产田,以及为基本农田生产和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到2020年,全县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2082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37%,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董塘镇、长江镇、扶溪镇、城口镇、石塘镇等。保护区内含上级规划下达的17940公顷基本农田指标,以及为规划期间不易确定具体位置的建设项目占用多预留的基本农田905公顷,多预留的基本农田面积占上级规划下达指标5.04%。
二、一般农地区
将县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外,包括非基本农田的耕地、成片的果园等用地,以及畜禽、水产养殖、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等划入一般农地区。到2020年,划定一般农地区面积638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87%,主要分布在董塘镇、黄坑镇、周田镇、大桥镇和丹霞街道等。
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将县域内保留现有及规划新增的建制镇、集镇和中心村建设用地划入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到2020年,划定城镇村建设用地区面积412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86%,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周田镇、董塘镇、长江镇和黄坑镇等。
四、独立工矿区
将县域内独立于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以外,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采矿用地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以及规划期间新增的工矿、园区等用地划入独立工矿区。到2020年,划定独立工矿区面积137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62%,主要分布在董塘镇、丹霞街道和周田镇等。
五、风景旅游用地区
规划期间,将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游览设施,为进行风景旅游观赏、休憩、娱乐、人文等活动需要的用地划入风景旅游用地区。到2020年,划定风景旅游用地区面积5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03%,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和大桥镇。
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规划期间,将赤石迳水库饮用水源地及其沿岸内陆200米纵深的区域划入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到2020年,划定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面积44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20%,分布在丹霞街道和董塘镇。
七、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规划期间,将县域内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澌溪山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大石山核心区、大湖坑核心区和金龟岩核心区等具有特殊价值的区域划入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到2020年,划定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面积2416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0.87%,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董塘镇、长江镇、红山镇、大桥镇和周田镇等。
八、林业用地区
将县域内现有成片的有林地、灌木林、其他林地等,以及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运输、营林看护、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等设施用地及其他零星土地划入林业用地区,不包含已经划入其他用途区的林地。到2020年,划定林业用地区面积15778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0.97%,主要分布在城口镇、长江镇、周田镇、黄坑镇、扶溪镇和丹霞街道等。
第七章 中心城区及镇(街道)土地利用
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一)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及规模
按照不打破镇级行政界线的原则,本规划划定仁化县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为丹霞街道的全部土地,区域土地总面积28946公顷。其中中心城区范围为:西至大龄农场,北至职业高中,东至仁化县葡萄场,南至丹霞山大门的范围。
2009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规模1280公顷,常住人口6万人,规划到201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15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231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674公顷,常住人口8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88平方米/人;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164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34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744公顷,常住人口1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65平方米/人(详见附图七)。
(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导向
中心城区以省道246改线与国道106相交处为界分为南部片区和北部片区。
北部片区是仁化县的老城区,集文化娱乐中心、行政中心和商业金融服务中心为一体,至2009年,该片区用地发展空间已相对饱和。规划期间以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为主,适度扩展为辅,合理引导乡镇企业用地布局,对具有污染性的工业企业逐步迁出,走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该片区北部生态环境良好,严格保护其现有的生态植被和水体水质,尤其是锦江水库和仁化林场,严禁非法占用作建设开发等破坏活动,使其成为县城北部生态屏障。
南部片区属于新城区,伴随大丹霞旅游的开发建设,规划期间该片区定位为居住生活区、旅游服务基地。该片区在用地布置上主要为居住、商业、旅游服务设施用地以及为苗木基地使用的园地、林地。由于该片区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相连,城镇建成区与风景区之间须保留较大面积农田作为隔离带,并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的无序低效扩张,保证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不受城镇建设的影响与破坏。
二、中心镇土地利用
仁化县中心镇包括董塘镇、周田镇和长江镇。
董塘镇——该镇是仁化县工业基础较好的城镇,规划期间将充分利用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用地条件,集中安排城镇工矿用地,发展以坪岗工业区为主导的工业基地建设,加大“三旧”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老镇区为依托,适度向东、东北方向发展,与凡口铅锌矿区相衔接,促进区域连片的工业基地建设。
周田镇——是仁化县的重要交通枢纽,现有韶(关)赣(州)高速公路、国道106、国道323线贯穿全境,随着韶(关)赣(州)铁路以及深(圳)湘(汝城)高速公路的建设,交通运输条件逐渐完善,规划期间将充分利用其优越的交通条件,以及北接仁化县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南邻韶关市区的地理位置优势,重点保障商业贸易、轻型加工业和旅游业等项目建设用地,推进周田镇经济社会建设。
长江镇——由于地形的阻隔,交通相对不便,县城及董塘区域经济对北部带动作用不大,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中心镇较为落后,但有着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的有利区位条件,规划期间将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重点保障以加快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等为主的农产品边界贸易,以及镇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基本用地需求。
三、镇(街道)土地利用控制重点
1、严格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不得突破。
2、在严格落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同时,将多预留基本农田面积落实到地块,并依据基本农田划定的有关标准,科学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确保基本农田质量有所提高。
3、严格落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划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并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掘,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加强城乡土地利用的合理引导。
5、落实整理开发补充耕地项目,严格贯彻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6、优先安排基础性生态用地,落实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引导城乡建设用地科学合理布局。
第八章 土地整治安排
一、土地开发
2009年全县可开发作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丹霞街道和董塘镇境内的平原盆地地区,以及周田镇、大桥镇境内浈江河两岸盆地与山地的过渡地带。规划期间通过宜耕荒草地及滩涂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全县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面积395公顷,其中到2015年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面积218公顷。
二、园地山坡地改造
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坡度25度以下低效园地山坡地改造,落实耕地保护任务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规划到2020年全县改造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面积209公顷,其中到2015年补充耕地面积110公顷。
三、现代标准农田建设
为缓解耕地资源紧张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规划期间对黄坑镇黄坑河畔灌排条件相对较好、连片的耕地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建设面积377公顷。其中省级投资示范区285公顷,到2012年完成改造建设,其余为县级投资示范区,到2015年完成县级投资示范区面积92公顷的改造建设。
四、“三旧”改造
规划期间主要对丹霞街道、董塘镇、长江镇、大桥镇、石塘镇、黄坑镇、周田镇等因地制宜地展开“旧厂房、旧城镇、旧村居”改造。规划到2015年全县实施“三旧”改造面积787公顷,其中规划期间旧城镇改造面积123公顷,改造后绝大部分保持建设用地性质,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改造为公共绿地和城乡发展备用地;旧厂房改造面积531公顷,改造后绝大部分面积仍保留建设用地性质,部分则根据土地利用适宜性改造为林地等生态用地;旧村居改造面积133公顷,改造后绝大部分保持建设用地性质,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改造为公共绿地。
五、建设用地整理
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整理主要分布在董塘镇和石塘镇,主要是对凡口铅锌排放废水及废弃矿山、矿产堆放地等废弃土地的生态修复,整理后土地利用以园地、林地为主,到2020年全县整理面积77公顷,其中到2015年整理土地面积30公顷。
第九章 重点项目建设
一、能源、电力项目
发挥资源优势,以提供经济、安全、高效及持续的能源供应为目标,大力发展水电。规划建设的能源工程主要有周田水电站、鸡笼水电站和县城供电变电站,拟用地规模分别为10公顷、8公顷和2公顷。规划期间拟建能源、电力项目建设用地规模20公顷,其中拟新增用地规模20公顷。
二、交通项目
结合国家、省级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规划期间仁化县重点建设:韶(关)赣(州)铁路,拟用地规模130公顷;深(圳)湘(汝城)高速公路,拟用地规模400公顷;省道246河塘至冼鸡坑段改道,拟用地规模50公顷;仁化丹霞山旅游东线澄源循环公路,拟用地规模35公顷;丹霞山南门公路,拟用地规模20公顷;国道106改线,拟建规模10公顷。规划期间拟建交通项目建设用地规模645公顷,其中拟新增用地规模491公顷。
三、水利项目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升全县的防洪、抗旱能力,规划期间重点完成湾头水利枢纽建设,拟用地规模16公顷;周田水电站防洪堤,拟用地规模9公顷;鸡笼水电站防洪堤,拟用地规模19公顷。其他以防洪为主的中小型水利枢纽工程、防洪堤工程、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提高防洪灌溉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规划期间拟建水利项目建设用地规模44公顷,其中拟新增用地规模43公顷。
四、环保项目
结合“三旧”改造工程,加强和提升城镇居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县城垃圾填埋场,拟用地规模20公顷;县城污水处理厂(2009年已基本建成),拟用地规模4公顷。同时拟建长江镇的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拟用地规模分别为1公顷和3公顷。规划期间拟建环保项目建设用地规模28公顷,其中拟新增用地规模13公顷。
五、旅游项目
依托丹霞山旅游开发,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优化旅游资源配置。规划期间规划建设的配套设施重点项目主要有:大桥镇的丹霞国际旅游项目,拟用地规模20公顷;城口镇的城口温泉,拟用地规模23公顷;闻韶镇的闻韶温泉,拟用地规模10公顷;周田青年林旅游项目,拟用地规模30公顷;周田桥头旅游项目,拟用地规模12公顷;黄坑镇的旅游观光项目,拟用地规模150公顷;大桥镇农业观光项目,拟用地规模21公顷;丹霞街道的丹霞山旅游项目,拟用地规模21公顷;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丹霞山南门,拟用地规模15公顷;丹霞山游人广场,拟用地规模5公顷;丹霞山锦石岩下院,拟用地规模5公顷;旅游码头配套项目,拟用地规模8公顷。
六、工业项目
充分利用广东省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大招商引资,有选择地吸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促进全县工业的发展。规划期间重点建设:周田镇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拟用地规模350公顷,其中首期拟用地规模130公顷;大桥镇的龙头马酿酒项目,拟用地规模15公顷;周田镇的粮油机械项目,拟用地规模3公顷;丹霞街道的南海里水产业园区的二期建设,拟用地规模65公顷等;董塘镇的丹霞冶炼厂(2009年已基本建成),拟用地规模72公顷。规划期间拟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模505公顷,拟新增用地规模400公顷。
七、农业项目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生产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重点发展建设丹霞佳大农业科技园,拟用地规模为17公顷;茶博园项目,拟用地规模1公顷;大桥镇至丹霞山公路沿线1533公顷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80公顷的现代农业科技园;石塘镇866公顷甜笋、生猪养殖基地、锐鑫养殖场;红山镇供销社茶叶专业合作社;韶关市宝桑园蚕业基地;周田镇富然山茶油基地、丹霞博士生态观光园、丹霞山阿婆岩现代休闲农业服务区、周田镇燕林贡桔农场和大桥镇金果园农业科技园等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八、其他项目
以改善县域内的城乡基础设施的配套功能,提高城乡饮水安全和保障能力、防控灾害能力为目标,规划期间还将建设韶关市农科所、林科所,拟用地规模4公顷;县城气象站,拟用地规模8公顷;殡仪馆,拟建规模8公顷等,规划期间拟其他项目建设用地规模48公顷。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完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控制
(1)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2)做好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衔接
(3)完善逐级调控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1)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调控。
(2)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
(3)加强用地审批的批后监管。
(4)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
(5)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二、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1)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力度。
(2)规划期内预留基本农田保护弹性空间,增加规划弹性。
(3)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管护。
三、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
遵循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的布局原则,对生态林地、河流、水库水面等作为生态用地加以严格保护,促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生态安全网络建设的有机衔接。
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加强产业导向引导供地、提高工业项目用地的规划控制指标等供地门槛。
(2)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3)积极盘活闲置、低效等存量建设用地。
五、加强规划实施基础信息建设
(1)提高土地规划信息服务水平。
(2)推进规划科技创新与队伍建设。
(3)加强规划宣传,推进民主决策。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
关于《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
徐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
徐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
新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
新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
关于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
【2015】潮州市关于潮安县磷溪镇土...
东莞市桥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
关于清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2015年关于(2006~2020年...
2006~2020年景德镇市土地利用...
四川省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
2020如皋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