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我国加强耕地保护的途径有哪些?

我国加强耕地保护的途径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2016-05-20 14:00:21

我国于2002年完成了《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其土地质量,对城市土地实行总量控制,基本农田实行“五不准”,采取严厉的措施整顿土地市场,但人们对土地管理的认识不够统一,乱占、乱批、滥用土地现象并没有杜绝,加上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地的质量也在下降,因此应采取以下之措施:

一、提高开发深度,保护耕地资源

1.以尽可能少的占用耕地面积,实现高度集约化的土地利用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就应该抵制乱征、乱占、滥用和浪费撂荒耕地倾向。

2.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统一领导、规划和管理。

3.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建设规划,建设国家和保护耕地要同时进行,克服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统一规划布局,一方面要编制和制定落实各类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耕地保护条例及有关政策,通过规划和立法的方式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另一方面要编制国家建设与布局的总体规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之外划定开发区,对各类开发区的建设数量、区域布点、占地规模、功能结构、开发性质等进行统一的界定。

4.改造旧城区,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这样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效益,扩大城区的容量。

二、优化土地环境,全面发展经济

1.进行生态修复工作,重视土地、山林、草地、水面、荒山的综合治理。

2.发挥多学科优势,减免土地灾害,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让防灾减灾系统相辅相成。

3.制定土地开发的优惠政策,使开发者得到更多的实惠,使政策措施和治理措施紧密结合。

4.国家通过工程、耕作和生物措施,增加对治理土地环境的投入。

5.大力发展专业性土地开发合作经营组织。发挥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加以宏观引导和管理。

6.及时收回农户搬迁以后的旧庄基,集体统一整修,并入基本农田,多渠道节约耕地。

7.对土地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开拓农业生产新领域。

8.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一部分土地来发展工业、交通、城镇和其他事业。

三、调整土地结构,努力提高效益

1.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用地比例,提高经济作物尤其是名特优新作物的用地比重。

2.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用地比例,需要调整一部分耕地种植饲料作物,或通过改革耕作制度扩大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为畜牧业提供较充足的精饲料和青饲料。

3.调整各类作物内部结构,粮食作物应适当压缩,增加经济作物,用地结构应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考虑生产条件,扩大畅销利大高产的优势作物,控制和压缩滞销低产的作物。

4.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及林果、畜牧、药材、土特产等,可以兴办一批乡镇企业和第二、三产业。

5.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重大的产业加以建设。从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着手,认真做好发展规划。

四、采取综合措施,扭转恶性循环

1.应对工业生产的内外环境进行整治,行政、经济、法规三位一体,解决包括城市在内的工业品污染问题,对超标污染加强监测,限期治理。

2.在对化肥、农药污染治理上,一要多肥种配合并在生产前进行原料的精选;二要以高效低毒易分解的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生产代替高毒低效且残留的农药生产;三要加强新肥新药研制和推广,达到低成本和少公害或无公害的目的。

3.要治理水土流失和沙化,可采取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三结合方法,同时要植树种草和优化结构,使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和三料短缺问题的解决得以统筹。

4.对地质灾害严重地区,要增加人工植被,城市建设要合理布局,加强斜坡建筑管理,防止新的人为的破坏,要治坡与治水相结合,综合防治城市环境地质灾害。

5.对盐碱化地区,则必须推广增施有机肥,以沙压碱和客土压沙等科学改良土地的方式,杜绝大水浸灌。

6.改革农村能源结构,根据各地能源资源、自然条件、居民生活水平、交通状况和消费结构等进行区划和规划,找出多种途径,实行工业能源与农村多用途薪炭林并举的方针。

7.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现大地园林化,搞好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使林地生态环境不断向高效平衡的方向发展。

8.适当扩大绿肥播种面积,增强农业投入,增施有机肥,牢固树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观点,提高土地生产力。

五、整顿土地市场,科学出让土地

在城市中要实现土地有偿利用,允许使用权合理流动。把土地推向市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使用制度,利用使用权出让金和税费对土地使用者进行制约,形成一种节约用地、合理地自我约束机制。

六、增强“惜土”意识,造福子孙后代

1.开展国土危机教育,更新传统观念,唤起人们对土地问题的忧患意识,增强国情、国策和法制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建立起强大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

2.增强全民族的“惜土”意识。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有计划地利用多种形式举办土地法规知识培训班,对乡村干部进行重点培训。

4.规范管理土地。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根本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调查、论证、规划、计划、申报、审批、检查、验收、统计、登记、建档、发证”十二个程序,把握好调查论证、规划计划、申报审批、检查验收、统计登记、建档发证六大环节。

5.抓好土地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法》,加大执法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土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相关阅读: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土地管理法》释义:第七十四条(破坏耕地处罚)

土地管理法中有关耕地保护的条例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条:禁止占用耕地

 

土流网温馨提示:

更多相关土地知识了解,请进入“土流网—土地问答”栏目查询。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