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土流网2025-07-09 15:45:16
树立大食物观是应对国内粮食紧平衡态势的重要部署。在国内资源、生态条件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我国粮食高位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粮食直接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粮食间接消费量稳步增加。
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结构,让老百姓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方向转变,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食物观抓住了当前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主要矛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食物消费需求。
坚持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两个底线。粮食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粮食既可以是口粮,成为居民食物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是饲料粮,转化为肉、蛋、奶等其他食物。强调食物供给安全不能放松对粮食安全的重视,要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肉蛋奶、水菜果等重要农产品的国内供给,既不能缺项,也不能顾此失彼。落实大食物观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能“竭泽而渔”,而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落实大食物观,既要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更要推动农业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瞄准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区域资源禀赋优势,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调,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一方面,要实现食物供给种类的多元化。树立大食物观,就是要与居民食物需求变化相适应,不仅要守住“米袋子”,还要提稳“菜篮子”,抓牢“油瓶子”,抱好“奶罐子”。另一方面,要实现食物供给来源的多元化。树立大食物观,不能停留在向传统种植、养殖要食物的平面化视角,而是要放宽眼界,全方位、立体化地拓展食物来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增强食物供应链韧性。树立大食物观,不仅要关注食物产业链的生产端,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禀赋多元化的优势,深入挖掘生物技术、设施农业的潜力,提升国内食物保供能力和水平,而且要关注食物产业链的中端和末端,即储运、加工、贸易、消费等各环节,推动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畅通国内国际流通渠道,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强化食物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确保多元化食物产得出、供得上、送得到。
什么是大食物观?如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
2020年冬天做什么生意赚钱?四大创...
农业九大投资方向供参考把握未来“钱景...
观叶植物橡皮树冬天养护方法有哪些?如...
观叶植物转运竹(富贵竹)禁忌摆放位置...
2023年如何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
火鸡苗多少钱一只?繁殖特点与配种如何...
品牌农产品市场空间逐步扩大,如何把握...
乡村振兴这五年,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
2017上半年稻田养虾结束,哪些人赚...
小产权房确权意味着什么?标准如何设定...
2017年农村宅基地超出部分如何确权...
[致富]2016年种植什么中药材好?...
如何把握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春天
在土地流转中如何正确引导把握流转方向...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