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小流转搞活大农业

小流转搞活大农业

来源:互联网2013-12-18 11:13:57

来源:中国广播网

    12月13日,笔者来到青山湖区扬子洲镇,一排排塑料小棚整整齐齐覆盖在菜地上,一座座蔬菜大棚点缀其间,棚里的芽白、甘蓝、萝卜、青菜、卷心菜等各种蔬菜在冬天的阳光下生机勃发,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这个村人均只有3分多地,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幸亏搞了农村土地流转,才让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做大做强的机会!”扬子洲镇三联村绿洲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岳跃仁深有感触地说。

    成立于2006年的绿洲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青山湖区最早创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其负责人岳跃仁为了把事业做大做强可谓费尽心思:“刚开始那几年,我们就不断劝说本村菜农加入我们”。经过岳跃仁他们的不懈努力,加入绿洲合作社的农户逐渐增多,到2011年已有46户种菜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可是,由于村里的菜地实在太少,把全体社员的地搁在一起才100来亩。“菜地少、规模小,蔬菜产量就上不去,人家许多商业单位就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岳跃仁虽然在拓宽销路方面动了许多脑筋,却屡屡受挫于规模这道坎。

    正当岳跃仁和他的伙伴们一筹莫展之际,机会却主动找上门来了。2012年6月,邻村上房村农民曹珍妹一家找到了岳跃仁,表示可以把自家名下的田地转租给绿洲农民专业合作社,附加条件是,合作社不能擅自改变土地的面貌和用途,并且在农忙人手不够时,合作社要优先雇请自己家人或者亲戚干活。

    “以前,我们两夫妻上半年种水稻,下半年种蔬菜,一年下来,每亩田也只能赚到1000多块钱,而且还要花许多心思。现在把田租给他们种十年,每亩田一年租金就有700元,而且三年以后每年租金还要上涨10%。我们还可以出去打工,两个人一年至少可以挣5万块钱,比死守着这几亩田强多了!” 曹珍妹笑呵呵地说。

    当笔者问曹珍妹,既然如此,为何又要附带那些看上去有些“多余”的条件时,她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城里人很难理解,土地就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万一他们把地搞坏了,我们下辈子的保障也就没了,要那些租金又有什么用?我们要求优先去地里干活,也不完全是冲着工钱去的,而是对土地有感情”。

    与曹珍妹达成土地流转协议这件事令岳跃仁茅塞顿开。“他们上房村人均拥有田地2亩多,是典型的‘地多人少’,如果能把那里的土地流转过来,就不愁没有规模了”。说干就干,他和伙伴们立刻去上房村游说。

    看到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不仅可以得到不菲的租金,还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挣钱,上房村许多村民怦然心动。他们纷纷与绿洲农民专业合作社签下为期十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到去年10月下旬,岳跃仁他们已经跟上百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400多亩。

    随着土地流入,绿洲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壮大起来。他们先后跟省委党校食堂、洪客隆超市等单位建立了供销关系,实现了“农校对接”、“农超对接”。他们在洛阳路中大花园住宅小区设立全市首个蔬菜直销点,实现了“农社对接”。他们还在三联村建成了扬子洲地区首个蔬菜冷藏仓库。据统计,去年绿洲农民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同比增长22.42%。

    据青山湖区农村经营管理站负责人郑玮介绍,在该区,象曹珍妹这样把土地流转给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田能手的农民非常多。他们把自己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同时,也为一大批类似绿洲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农业企业创造了做大做强的机会。目前,全区36592亩承包地中,已有10950亩进行了流转,流转率达到30%,流转方式以出租为主,流转价格300——700元每亩不等。得益于农村土地流转,当前全区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已有33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9家。

    “我们这里虽然土地流转规模小,却同样搞活了大农业”青山湖区农村经营管理站负责人郑玮说。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