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09-06-24 00:39:01
青海新闻网讯 农村土地流转是新时期“三农”工作中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大事情。海东行署专员陈兴龙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最近,他在一篇调研文章中就海东地区土地流转畅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意见,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思考。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要:
“土地不搞活,农民难致富”。土地流转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海东地区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区,现有农业人口129.49 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6%,全区耕地面积为314.86万亩。近年来,为解决“有人无田种、有地无人种”的人地矛盾,海东在土地流转方面做了大胆尝 试。截至去年底,全区共完成土地流转16.18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14%,主要有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入股、反租倒包等六种形式。农村 土地的有序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而且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虽然全区的土 地流转日趋活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农民的流转积极性不高,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的带动,流转 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的纵深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时 期土地流转应遵循的方针政策,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海东要从五方面着手,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政策扶 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海东地区《关于切实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意见》,在掌握土地流转的原则、方法、方式的基础 上,研究制定出台扶持发展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一是建立奖励基金。地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奖励资金,对流 转双方按流转土地规模分别予以不同的资金奖励。从扶贫、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以有偿使用和政府贴息的方式,帮助农民外出创业,基金回笼后再滚动发 展。二是对通过流转方式发展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经济组织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尤其对各类规模经营主体,在信贷、项目、税收、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性政 策引导。三是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优先支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企业、合作组织和个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将其经营的特色农牧产业优先纳 入到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四是金融部门要在农民创业、土地规模经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还贷期限。五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农业综合 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优先向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倾斜,夯实其发展基础,扩大发展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二、加强流转管理。土地流转的前提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底线是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土地 流转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强化组织协调,明确部门分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为土地流转提供有效的法律政 策宣传、流转、流转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等服务,做到专门机构管理,一条龙服务。二是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土地流转提供有序、公开、快捷的服 务。三是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各项仲裁制度,尽快形成完备、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制度和办法,切实做到依法规范流转。四是在农村土地承包基本经营 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流转方式放开放活,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农村土地可以转包、租赁、转让、互换、入股、拍卖、抵 押。
三、加快转移农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和结果。要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旅游开发等二三产业,让农民离开土地,走出去创业。 首先,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真正使每一名输出人员能够掌握一门技能,从而拓宽就业空间,提高收入水平。其次,要通过现身说法等形式鼓励和激发更多的人外出 创业,落地生根,减少农民,增加收入。第三,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相关地区、部门和企业的交流与联系,使劳务输出规模、人数、劳务收入有所提高。第四,继续抓 好"拉面经济"、摘棉经济、民族歌舞、汽车运输、民族刺绣、建筑等劳务品牌,扩大输出规模,重点做大拉面经济,一方面拉面馆在现有2万家、14万余人的基 础上每年增加4000家1.2万人的拉面从业数量,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和支持拉面馆改善基础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做大做强品牌,增强创业、就业能力。第 五,要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大力发展创业经济,积极筹集资金,搭建创业平台,使我区劳务经济再上新水平。今年,全区年劳务输出达到52万人(次)以上, 再培育扶持创业人员1.3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23.8亿元,劳均收入达到4500元,在外拉面馆总数达到2.2万家,从业人员达到16万人。
四、发展规模经营。土地实行集约规模经营,使一些土地资源逐步集中到有能力、有资金、有市场的种养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手中,让土地资本、 技术等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紧抓当前各项政策机遇,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多形式的规 模经营,通过做大基地面积,做精产品加工,做亮高原品牌,做长产业链条,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从而加快土地流转。主要依托全区已形成 的"两大优势、八个特色"种植产业和猪牛羊产业,打造"五个产业带",培育壮大"十个产业链",即湟水谷地高效无公害蔬菜、果品、花卉和奶牛、生猪产业 带;黄河沿岸薄皮核桃、线椒、杂果和牛羊贩运育肥、水产养殖产业带;浅山优质马铃薯、肉牛羊养殖产业带;中高位山旱地优质油菜产业带和制种产业带;马铃 薯、油菜、特色蔬菜、线椒、食用菌、蚕豆、胡萝卜、乳制品、紫皮大蒜和畜产品加工产业链,积极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化,基地产品规模化,规模产品标准化,标准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以此为带动,到"十一五"末, 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万亩。
五、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鼓励农民进城落户,对在城镇有固定职业、固定收入、固定住房或长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将其户口转为城 镇户口,并享受城镇待遇,力促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腾出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加大社会救助资金的筹措力度,适时调高救助标 准,尤其对已流转出土地的贫困农民优先纳入农村低保,解除这部分群众的后顾之忧。尝试"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等模式,真正使土地在使用权流转中" 流"出效益,解决好农民的长远生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陈锡文谈如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陈章良谈城镇化难题:土地流转费花完后...
土地流转如何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
土地流转兴产业农民欣喜得实惠
流转土地发展蓝莓日照陈疃镇4900农...
陈树隆在南陵指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
横峰县:搞活土地流转促增收
土流网联合创始人陶慧龙谈土地金融现状...
建棚容易土地流转难!如何开辟农民收入...
华县高塘镇土地流转被荒废农民欲种难进...
华县土地流转被荒废20亩良田农民欲种...
合肥农民土地流转不再两难农用地将进行...
2016《海东市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
【土地流转致富案例】农村土地流转能给...
在农村包地到底挣不挣钱?是否可以发家...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