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农村宅基地纠纷有哪些情况?纠纷如何解决?有哪些原则?

农村宅基地纠纷有哪些情况?纠纷如何解决?有哪些原则?

来源:互联网2016-02-01 09:40:57

  农村宅基地纠纷有哪些情况?纠纷如何解决?有哪些原则?

  一、农村宅基地纠纷的六类常见情况:

  1、土地管理部门违法审批引起的宅基地纠纷案件

  因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宅基地过程中,存在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侵犯了相邻关系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纠纷,如存在,法院就应撤销宅基地使用执照或责令土地管理部门重新作出审批。

  2、争占宅基地以外的集体空闲地引发的纠纷案件

  村民争占除宅基地以外的集体空闲地的目的是为了多占地皮、扩大墙院、堆放杂物等。对这类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到当地人民政府申请解决,不服政府处理决定的则可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以行政案件受理。

  3、建房户私下调换宅基地引发的纠纷案件

  村民根据各自利益的需要,私下调换宅基地引发纠纷的,或建议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建房手续,收回宅基地。或责令双方变更宅基地登记。

  4、用地建房影响相邻关系人利益引发的纠纷案件

  不适当使用宅基地而影响相邻关系的而引起的纠纷,如在同一规划线上,后盖的房屋宅基地基垫比先盖的房屋宅基地高一些,造成雨水和生活用水向邻人宅基地流淌,或后盖的房屋和设施影响相邻人房屋通风、采光、滴水、危及他人房屋安全,或在不适当地点建造厕所影响环境卫生、或擅自堵塞通道、截断自然水流等情况引发的纠纷,如属实,法院一般会责令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5、未经共同使用人同意,部分共用人擅自使用共用的宅基地而引发的纠纷案件

  对一宗宅基地可由两个以上村民共同使用,具有共同使用权,共有土地使用面积可以在共有人之间分摊。对于共同使用的宅基地在未经共有人同意,部分共有人擅自使用引发纠纷的

  6、未经有关部门确权和统一规划的宅基地因界址不明引起的纠纷案件

  对于未经确权和统一规划的宅基地界址有争议、四至不明而引发矛盾提起诉讼的

  二、宅基地纠纷处理法律依据:

  我国《土地管理法》中对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

  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据此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2、行政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

  3、司法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表明公民之间就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的纠纷,只与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条和第53条的规定,先经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理,对于处理决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对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被侵权人可以不经行政机关的处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宅基地纠纷处理原则:

  原则1: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

  原则2: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原则3: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的原则。

  原则4: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

  原则5: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