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如何重构农业价值链让农民少 “让利” 多 “获利”

来源:土流网2025-09-17 15:57:43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作为产业链的源头参与者,长期面临 “生产端出力、增值端让利” 的困境 —— 多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深陷 “中间商依赖”,难以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增值收益。这一现状不仅制约农民增收潜力,更阻碍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此局,需从利益联结、加工能力、市场渠道、支撑保障多维度协同施策,推动农民从 “产业链末端” 迈向 “价值链核心”,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一、构建紧密利益联结,筑牢农民参与价值链的制度基础

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首要在于打破 “企业获利、农民让利” 的传统格局,通过创新机制将农民与产业链各主体深度绑定。一方面,需优化收益分配模式,推广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的利益共同体模式,明确各方权责与分红比例。如云南省南华县在荷包豆产业中建立 “631” 分配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和技术管理获 30% 收益,企业占 60%,村集体获 10%,2024 年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超 4 万元;蒙自市蓝莓产业采用 “622” 模式,让农户直接获得 60% 销售收入,较 “租金 + 薪金” 模式收入翻倍。这种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的机制,彻底改变了农民单纯 “卖原料” 的被动地位。

另一方面,需强化农民组织化程度,以规范化合作社破解个体农户议价能力弱的难题。浙江泰顺县通过 “以清提质” 行动注销 887 家低效合作社,培育 180 家规范社,其中丰润联合社 2023 年利润分配达 32 万元;西藏要求合作社农牧民成员占比不低于 80%,并规范财务制度,确保农民权益不被稀释。此外,发展产业联合社与联盟,如泰顺县整合 245 家合作社成立茶叶、杨梅等产业联合会,通过统一品牌营销与订单农业,将分散农户的 “小生产” 对接市场 “大需求”,显著提升议价话语权。

二、提升加工增值能力,打破 “原料依赖” 的收益瓶颈

农民依赖中间商的核心症结之一,是缺乏加工能力导致只能低价出售初级产品。需通过 “轻量化投入、标准化生产、价值链延伸”,让农民掌握加工主动权。在降低加工门槛上,可建设村级共享加工车间,由政府补贴、合作社牵头配备清洗、分选、烘干等设备,农民按 “用量付费” 使用。云南孟连县在牛油果产业中建设 20 个村级初加工车间,使牛油果收购价从 2 元 / 斤提升至 4-6 元 / 斤,加工环节利润留存率提高 60%;同时推广 “家庭作坊 + 标准化指导”,如湖南江永县针对 “江永香姜” 制定腌制标准,农户按规范加工后由合作社统一包装销售,产品溢价达 30%。

在延伸价值链上,需推动加工向精深化与循环化发展。陕西子洲县小理河合作社将小米加工为代餐棒、粥料包及礼盒产品,售价从 4 元 / 斤提升至 25 元 / 斤,农户分红较卖原料增加 2 倍;京基智农在广东徐闻指导农户将菠萝渣加工为发酵饲料,每吨为农户创收 300 元,形成 “种植 - 加工 - 养殖” 循环链条。此外,建立加工标准与质量追溯体系至关重要,河南制定《农产品初加工技术规范》,并引入 “二维码 + 纸质台账” 追溯工具,使 “豫农优品” 溢价率达 15% 以上,既保障产品竞争力,又增强消费者信任。

三、拓宽直连市场渠道,斩断 “中间商依赖” 的利益链条

减少中间商制约,关键在于让农民直接对接终端市场,掌握定价权与销售主动权。在 C 端市场,可培育农民自播团队与村级电商服务站,打通 “产地 - 消费者” 直连通道。湖南江永县开展 “我的乡村我主播” 培训,培育 200 余名农民主播,“香芋农户李姐” 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 50 万元,中间环节成本降低 40%;河南 2025 年规划建设 1000 个村级电商服务站,补贴 30% 物流成本,上半年 “豫农优品” 网络零售额突破 27 亿元。

在 B 端市场,推动 “农超对接、企校对接” 与社区团购,稳定订单来源。重庆丰都县 “三千型” 合作社与 20 家超市、5 所高校签订直供协议,加工净菜供货价比通过批发商高 15%,农户亩均增收 800 元;云南南华县荷包豆合作社与美团优选合作,真空包装鲜豆从产地到社区仅需 2 天,农户售价比卖给中间商高 20%。同时,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与农户个性化标签,西藏 “西藏青稞” 区域品牌使青稞加工产品售价提升 50%,陕西子洲县在牛肉酱包装印上农户故事,复购率达 40%,通过品牌溢价与信任营销,进一步削弱中间商影响力。

四、强化多维支撑保障,破解 “能力提升” 的现实瓶颈

农民自主参与价值链的过程中,资金、人才、风险等痛点需通过政策与市场手段化解。在资金支持上,推出低息专项贷与设备租赁服务,浙江泰顺县 “蓝莓加工贷” 贴息 50%,2023 年发放 2000 万元带动 120 户农户深加工;云南孟连县农业农村局采购 100 台牛油果分级机供农户租赁,降低一次性投入门槛。

在人才培育上,开展加工销售技能培训与智库帮扶,湖南江永县 2024 年培训 1200 人次,80% 农户掌握香芋加工技术,30% 学会直播卖货;河南与农业院校合作设立 10 个技术服务站,指导农户优化小麦深加工工艺,上半年销售额增长 45%。在风险防控上,推行 “订单农业 + 最低保护价” 与市场信息平台,重庆丰都县合作社与高校约定蔬菜最低保护价 2 元 / 斤,2024 年市场价下跌时仍按保护价收购;云南南华县 “荷包豆产业信息平台” 每周更新数据,滞销率从 20% 降至 5%,为农民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推动农民深度参与农业价值链,既是破解 “农民增收难” 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从构建利益联结筑牢基础,到提升加工能力掌握主动,再到拓宽渠道减少依赖、强化支撑保障风险,每一步都需政府、市场、农民协同发力。唯有让农民从 “产业链末端” 走向 “价值链核心”,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