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全国粮食深加工政策大盘点:政策导向与社会意义解析​

来源:互联网2025-07-29 14:56:36

粮食深加工,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粮食生产,一头连着百姓的餐桌,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为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粮食主产区安徽阜南,当地以粮食深加工为突破口,引进中化、中粮、中裕等龙头企业,构建起优质小麦 “产购储加销” 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阜南是全国小麦生产大县,通过这一模式,把小麦产业培育成了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目前,其成功经验已推广到 415 个县,发展优质粮食订单面积超 1400 万亩,带动小农户 100 万户、农民合作社 5170 多家共同发展。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粮食的就地转化增值,还让农民直接受益,增加了收入。​

河南作为粮食大省,也在积极推动粮食深加工发展。河南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凭借 “产购储加销” 一体化战略,构筑了完整的粮食产业链。该公司以高于市场价 10% 至 15% 的价格收购优质小麦,带动南阳地区 30 万农户参与,年转化粮食 50 万吨,总产值达 26.4 亿元,农户户均年增收超 1.2 万元。同时,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出 “美豫粮油” 计划,重点扶持 30 家龙头企业在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实现突破,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推进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和溯源机制建设,全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金寨县位于安徽西部,其粮食深加工发展也有自己的一套实施方案。当地抢抓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 “三链” 协同和 “五优” 联动,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升级。目标是到 “十四五” 末,实现全县粮油加工年产值 17 亿元以上,构建更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建设优质原粮基地,积极对接加工企业,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重组;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提升粮食物流和应急配送能力;实施 “优质粮食工程”,发挥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推进产业融合,支持加工企业向 “产购储加销” 一体化转变;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向食品、酿造等领域拓展;强化粮油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粮油品牌培育,支持经营主体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等。​

从全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背景来看,这些粮食深加工政策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粮食主产区而言,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能有效改变过去单纯卖原粮的低附加值发展模式。通过延长产业链,将粮食进行精深加工,开发多元产品,提升粮食附加值,实现加工流通增值,从而增强主产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财政收入,让 “高产穷县”“粮财倒挂” 的局面成为历史。同时,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粮食深加工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如今,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早已从 “吃得饱” 转变为 “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各地依托粮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打造知名粮油品牌,强化食品安全保障,生产出优质绿色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丰富了市场上食品的种类和层次,让消费者有了更多个性化、优质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选择,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

各地出台的粮食深加工指导政策,为粮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这些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完善,我国的粮食深加工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