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实践,广东、浙江、安徽领先试点

来源:互联网2025-07-22 16:54:47

许多地区都已积极投身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经验。

早在 2015 年,全国就有 33 个县(市、区)率先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拉开了这一重要改革的序幕。此后,改革范围逐步扩大,力度不断加强。2020 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批复了全国 104 个县(市、区)和 3 个设区市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涉及众多省份,为宅基地制度的优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田。

在众多试点地区中,广东省表现尤为突出。惠州市龙门县自 2020 年 9 月确定为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后,围绕 “一健全两完善四探索” 七项改革任务,严守 “三条底线”,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 “三权分置” 有效实现形式。一方面,完善宅基地基础信息补充调查,推进调查摸底、村庄规划编制、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建立全面完善的房地一体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目前,已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调查 126,457 宗,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 53,569 本,全县 156 个行政村均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另一方面,完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统一以户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宅基地,出台相关文件,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宅基地管理和农房报建暨农房风貌管控理事会,健全管理制度。此外,龙门县还探索出多种保障农民权益、实现户有所居的方式,如宅基地退出的统一再分配保障机制、地票制保留资格权、外出人员祖宅换新房、整合宅基地资源联合建房、土地置换落实宅基地资格权等。同时,规范审批管理,建立农村宅基地建房和管理服务中心及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实行全程网上办理、内部联审联办,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形成审批闭环。在盘活 “沉睡资源” 方面,探索宅基地四种退出机制、流转机制、有偿使用制度,并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珠海市斗门区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针对人多地少、宅基地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创新采用 “多户联建” 方式建设村民公寓。以莲洲镇福安村为例,通过 “多户联建 + 一户一证” 模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比原有模式提高了 3 倍。同时,斗门区探索宅基地使用权跨村配置,允许周边村符合条件的村民到福安村联合报建村民公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为解决农户建房资金短缺问题,联合地方商业银行推出 “美丽农居贷”。未来,斗门将以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管控制度体系为重点,建立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流转登记管理制度,做活宅基地使用权和闲置农房流转市场,引导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探索多种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浙江省,象山县、龙港市、德清县、义乌市、江山市入选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绍兴市列入整市推进试点。其中,义乌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三权分置”,不断拓宽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利用通道,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行动等方面成效显著。绍兴市搭建起全市农村宅基地数字化管理(交易)系统,优化智慧管理新路径,推广应用 “一码管宅” 机制,强化宅基地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宁波象山县将大量闲置农房和农村闲置资源收入农村闲置 “宅基地 +” 数据库,并通过 “乡愁产业空间” 乡村产业信息对接平台,引入众多乡村产业项目,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

此外,安徽省滁州市及金寨县、泗县、东至县等 11 个县(市、区)承担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安徽省全面摸清试点地区农村宅基地底数,编制 “多规合一” 实用性村庄规划,完成大量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试点地区认定有资格权的农户数众多,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发展乡村产业,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这些地区的积极探索,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有助于推动宅基地制度不断完善,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