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25-07-18 15:53:49
在乡村治理体系中,村支部(村党组织)与村委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村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管理党员队伍、引领村级发展方向等重任;村委会则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反映村民诉求。二者在运作上既有明确分工,又紧密协作,共同推动着乡村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等战略背景下,村两委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其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与完善,以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需求。
村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其主要职责涵盖多个关键方面,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村支部是 “最后一公里” 的执行者,将党的各项决策部署精准传递到农村基层,确保农村发展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例如,在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过程中,村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政策,向村民宣传解读,引导村民参与相关产业项目。在管理党员队伍方面,村支部严格执行 “三会一课” 制度,定期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像在一些农村地区,村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先进模范事迹,激励党员在乡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监督村级事务时,村支部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保障各项事务依法依规推进。
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具有广泛而具体的职责。在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上,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诸多领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村委会积极组织村民修建乡村道路、水利设施等,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调解民间纠纷方面,村委会成员凭借对村情民意的熟悉,及时化解邻里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上,村委会与当地公安部门协作,组织治安巡逻队,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村委会还是村民与上级政府沟通的桥梁,负责向上级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使政府决策能够更好地契合村民需求。
村支部通过党内制度议事,“三会一课” 为党员提供了交流学习与讨论决策的平台。在一些农村,村支部每月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本村党建工作、经济发展规划等重要事项。对于重大事项,需提交党员大会审议,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智慧与力量。村委会在决策时,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需遵循严格的程序。例如,某村计划建设一个文化广场,这一事项首先由村委会提出初步方案,然后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决定。在讨论过程中,村民们充分发表意见,对广场的选址、规模、功能布局等方面提出建议,最终形成决策。“四议两公开” 机制在村两委联合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某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为例,首先由村党组织提议发展适合本村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接着村 “两委” 会议商议项目的可行性、资金筹集、技术支持等问题,形成初步方案后提交党员大会审议,党员们从政策、市场、技术等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通过后,将项目的规划、预算等信息向村民公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公开实施结果,接受村民监督。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级事务监督的重要力量。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对村级财务、工程项目等事务进行全程监督。在一些农村地区,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审查村级财务账目,对每一笔开支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审核,确保村级资金使用透明。党务、村务、财务 “三公开” 是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通过公开栏、数字化平台等多种渠道,村两委及时将党组织建设情况、村级事务决策过程与结果、财务收支明细等信息向村民公开。例如,一些农村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级微信群等数字化平台,实时推送村务信息,方便村民随时了解村级事务动态,增强了村级治理的透明度。
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这一模式在多地得到推广。例如,在某县,超过 80% 的村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 “一肩挑”。这种任职方式减少了村两委之间的协调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村 “两委” 成员交叉任职比例逐步提高,使得村两委工作更加协调统一。在一些村庄,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后,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整治工作的推进速度。
部分地区推行 “政经分离” 改革,将集体经济管理职能从村委会剥离。如某区成立了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门负责集体资产的运营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村委会专注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按照市场规则运作,提高了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率。例如,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招商引资,将村里的闲置土地开发成生态旅游项目,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各地积极推动村 “两委” 成员年龄学历 “一降一升”。辽宁省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村 “两委” 成员平均年龄降至 43.7 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 40.1%。这一变化为村级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知识储备。在人才引进方面,各地注重培养后备力量,许多村庄将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纳入后备干部培养体系。例如,某村选拔了一名返乡大学生作为后备干部,经过几年的培养锻炼,该大学生在农村电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村民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甘肃推行村级组织考核 “去一票否决化”,由乡镇统一综合考核,避免了村级组织因单项工作不达标而被全盘否定的情况,减轻了村级组织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开展工作。在奖励机制方面,对在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的村干部,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如一些地区优先推荐优秀村干部参加公务员招录或晋升,为村干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政经分离” 改革在多地深入推进,如丹徒区在 2024 年实现全区行政村改革全覆盖,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门管理集体资产,提高了集体资产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在产业发展方面,各地村两委积极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径。兴庆区五渡桥村通过发展大闸蟹养殖、老酒坊等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 12.95 万元大幅增至 140 万元。村两委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引导村民参与产业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智慧乡村” 平台建设在各地加速推进。四川新都区的 “川善治” 平台整合了事务办理、积分管理等多项功能,村民可以通过该平台便捷地办理各种事务,如申请低保、查询社保信息等。同时,平台的积分管理功能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如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在数据共享方面,甘肃等地积极清理整合村级微信工作群和政务 APP,减少重复填报,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村级组织在统计人口信息、土地信息等数据时,避免了重复采集,实现了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
2025 年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建立民主协商制度,规范了协商事项、主体和程序。在地方实践中,陕西眉县推行 “421” 工作法,通过征事、议事、办事、评事四流程,以及决议和结果公开、监督执行的机制,成功化解了土地分配等矛盾。在一些农村地区,村两委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民主协商会议,村民们围绕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村庄发展。
2025 年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纪律要求,禁止侵占惠农资金、违规干预工程建设等行为。为了确保规定的落实,各地建立了 “三务” 信息实时公开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村民可以实时查询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对村干部的行为进行监督。例如,在某村的数字化公开平台上,村民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笔惠农资金的发放对象、金额和用途,保障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江苏省利用 “苏智农经” 平台实现村级财务线上监管,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预警财务风险。中央要求建立基层公权力信息化监督平台,对集体 “三资” 进行动态监控。一些地区通过该平台,对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村两委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以连樟村为例,村两委积极抢抓机遇,探索 “公司 + 基地 + 专业合作社 + 农户” 的生产模式,引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麻竹笋加工厂等产业项目。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村两委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种植养殖技能,推动了红茶、麻竹笋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在乡村旅游方面,连樟村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开发研学游、乡村游等项目,将乡村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在生态保护方面,许多地区推行林长制,村支部书记兼任村级林长。亭口镇的村支部书记作为村级林长,负责组织村民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林业资源巡查等工作,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各地将其纳入村级考核。一些村庄通过积分制激励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厕所改造等工作,如村民按照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或参与村级荣誉评选,提高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甘肃等地规范村级证明事项,取消缺乏法律依据的证明,推行 “个人承诺 + 信用管理” 替代模式,方便了村民办事。在村集体收益反哺民生方面,五渡桥村从集体经济中提取资金补贴村民医保、奖励大学生等。一些村庄还用集体收益建设农村养老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等,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村两委的运作规则不断优化,更加注重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通过完善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保障村级事务的高效、公正开展。政策调整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的特点,在组织建设上,致力于打造年轻化、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职能扩展与治理创新方面,积极拥抱数字化,深化民主协商,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在监督与廉政建设领域,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纪律约束;在乡村振兴与公共服务方面,聚焦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切实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未来,村两委需继续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在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征程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让广大农村地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

解读:农垦土地纳入不动产登记!预测未...

农民对国家政策和法律了解太少,基层政...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有权征地...

村委会和村民小组是什么关系?

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什么关系?
2025必知!耕地轮作休耕补助政策要...

2025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政策解读...

2025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解读:...

2025年农机购置补贴独家解读:除了...

2025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粮食产能与...

2025年农村宅基地政策解读:确权登...

2025年农村土地政策解读:三权分置...

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解...

2025关于农业农村部“深化农村改革...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