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土地流转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土地流转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来源:互联网2015-08-10 10:34:28

  “拿到这本流转的土地经营权证挺不容易。”看着手上的红本本,南浔区双林镇恒越家庭农场负责人金国栋说,这也意味着,农场流转的土地经营权得到了政府确认,投资创业将会更有保障。

  去年11月,南浔区首批104本流转土地经营权证全部发放到农业经营主体的手中,共涉及1.41万亩流转土地。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该区农业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场不断增加。

  而在这样的变化中,南浔区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帮助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解决困难、纠纷,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扩展了普通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

  土地流转后田里忙碌的“田主人”少了

  农场主却多了

  自家里的2亩多土地流转出去后,初夏时节,千金镇西马干村的田里就少了沈洪泉忙碌的身影。

  沈洪泉今年59岁,女儿因工作很少回家,家里的田以每亩85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村里的养鱼大户。

  一直以来,沈洪泉都靠制香维持家庭生计,田也是能种就种一点。“自己种田费功夫不说,还赚不到钱。但是不种的话,看着它白白荒废又觉得可惜。”沈洪泉说,现在流转出去,还能多一笔收入,让他觉得挺高兴。

  与沈洪泉一样,西马干村中村埭自然村的其他150户农户也都选择将家里的田流转给2个养鱼大户。

  西马干村村支书叶荣轩介绍,土地流转能给村民增加收入,也能让他们放手去干别的事情。

  近几年,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不断涌入城镇劳动市场,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同时一些种养殖大户也找到合适的土地。

  到去年底,南浔区已累计流转农村土地面积23.88万亩,流转率64.50%。其中,整村流转村数累计20个,流转面积4.17万亩。

  和孚镇灯塔村的金新根一家基本都搬到南浔镇上居住,家里仅剩下年过古稀的父母。

  为了不让老俩口继续在田地里操劳,金新根也选择了将家里的7亩多土地流转出去,仅剩下一小块种些瓜果蔬菜。

  金新根说,种田不仅收益不高,还容易让老人累着。“现在全家都买米吃,更省心。”

  为确保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南浔区在各镇(开发区)建立了“三资”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制定政策鼓励流转、建立平台助推流转、依托龙头带动流转、完善机制规范流转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各镇(开发区)、村组、农业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全区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

  南浔区农林局局长吴林元告诉记者,为降低土地流转风险,各镇(开发区)“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会对经营主体签订的流转合同、身份证明等进行审核,保障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流转的土地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让风险与机遇并存

  2015年11月,练市镇农兴村湖州秋红果园专业合作社“圣诞玫瑰”葡萄全部采摘完毕。1500多公斤葡萄很快就被销往福建等地。

  2015年年初,“秋红果园”负责人老朱放弃了原本从事多年的海鲜生意,在农兴村承包了320多亩土地,搞起了葡萄种植

  这种“圣诞玫瑰”葡萄,也叫“秋红”。老朱介绍,用葡萄名字命名果园,也是他打算近5年内专心致志做好葡萄种植的决心。

  通过土地流转,在提高效益的同时,也给经营主体带来了一些挑战,而资金问题便是困扰他们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5年,湖州众旺禽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成功从南浔银行贷款200万元。

  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也推动了企业熟食加工项目建设。

  据了解,在现有贷款模式中,农民相对弱势,特别是涉及大额贷款,农民申贷成功率更小。吴林元介绍,土地流转的加快,无疑会带动农村各种新型产业发展,改变农村单一的粮油种植业现状。流转土地经营权证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能够形成资金雄厚、管理规范、技术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和运行机制,确保农场经营稳定持续。

  以往,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需要涉及承租人和出租人,还涉及工商管理部门、评估公司等相关单位,需要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进行测算并出具相关证明作为贷款依据。

  通过开展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经营主体即可通过该证明向银行贷款,有效缓解经营主体投资发展的困境,加快其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的速度,也为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承包流转土地让村里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收益也能带动就业

  善琏镇和平村的张薪钿今年58岁,2009年,他放弃了原本从事的建筑施工工作,跟着朋友一起搞起龟鳖套养和苗木种植。

  刚开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承包了村里的30多亩土地。因为套养基本解决了龟鳖养殖产生的污染问题,效益也还不错,慢慢地,张薪钿开始扩大种养殖面积。

  眼下,涉及和平村与练市镇严家圩村的80多亩土地的种养殖,不仅给他带来了好收益,也完全改变了原来需要到处奔波的生活方式。

  张薪钿说,现在农场里的龟鳖主要销售到上海、南京等地方,而苗木则可以被区里的绿化工程完全消化,销路一直比较稳定。

  今年,张薪钿打算将农场升级,申请注册一个家庭农场经营主体,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希望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热潮升温,南浔区不少农民放弃了原本稳定的上班收入,转而重拾农具开始承包村里土地。通过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增加收益,在熟悉的地方创造不同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家庭农场的逐渐增多,也消化了不少农村中老年劳动力。

  善琏镇观音堂村村民何林女将家里的土地流转供给飞翔家庭农场种植黄秋葵,他自己也成了该农场的一名员工。

  不仅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减轻了儿子的负担,还可以将家里的农活一并带上,因此尽管天气寒冷,何林女干活却依旧热情满满。

  像何林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年轻人慢慢转战城市,留在村里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农村里的生活,不希望也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地方。而土地流转不仅给予他们一笔固定的流转费用,还提供了一个重新就业的机会。

  吴林元说,每个村土地流转的情况都不同,但是农民希望过好日子的心情却是类似的。各村在招引资本进行土地流转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需求,尽量满足村民的愿望,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带给他们更加富足的生活。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