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4-05-09 14:14:59
来源:中国江苏网
宿城区屠园乡古山河小区保安陈全生最近有点“烦”,“一拨拨南腔北调的人,总是问俺小区拆迁安置农民是不是‘被上楼’?还让俺‘随机’带路访几家。啥叫‘随机’‘被上楼’?”昨天领记者逛小区的他,不解地问。
“来的都是客,别管那么多。”记者笑着给他打“马虎眼”,心里说,随着一期3个乡镇、5000拆迁户入住5个安置小区,4万亩土地流转,这个省内最大的“新土改”试验区,将吸引更多人来“探路”——在土地流转成为社会热点和痛点的背景下,这里涉及3万人的拆迁安置,为何稳稳当当、无一越级信访?其钱从哪里来?地往哪里去?产城是否配套?农民能否融入城镇圈,延续乡愁?
防止“被流转”,要做到治穷、活地和自愿改善居住“三合一”
宿城为何搞“土改”?还要从市领导“三解三促”说起。
2011年8月,市领导选择宿城区最穷的中扬、屠园、仓集3个乡镇驻点调研。一圈跑下来备感压力——3乡镇总人口12万,其中贫困人口3万,占全区贫困人口三分之一;35个村中,省定经济薄弱村19个,占全区薄弱村一半。
穷归穷,但耕地多,户均宅基地就超1亩。何不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农村“富余”的“死地”指标,拿到市土地市场交易,利用土地拍卖溢价回馈农民、建设农村——后来风行全省的“宿迁地票”制度便发轫于此。
农民愿意流转土地集中居住吗?调查显示,100%中青年农民愿意“为小孩,搬到镇区住楼房”。故土难离的多是老人。
“一说土地流转,子女比政府还积极!”在小区遛弯的中扬镇6组60岁魏王霞现身说法,去年原打算造楼房给儿子结婚,听说搞集中居住,小两口天天做我们老两口工作。这不,用拆迁款买了两套住宅和两套门面房。
算清眼前账和长远账,土地流转就变为农民自觉,许多农民主动递交“集中居住申请”。在尊重民意基础上,2012年2月,涵盖3乡镇的宿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成立启动。
“一切尊重农民意愿。”区委书记李健说,我们坚持“先建房后流转、先安置后拆迁”,绝不强迫命令、替民作主。
防止“被拆迁”,要公平足额补偿,还要给农民稳定的收入预期
73岁的陈福星记了一辈子家庭收支账。在中扬镇东方花苑23幢自家整洁的客厅里,他笑着从抽屉取出手写账本。
“拆迁农村300平方米6间楼房,拿了20来万。到小区,拿了两套各110平方米商品房、30平方米车库,一共28万。补了8万差价。”“不是亏了吗?”记者打断他的话问道。
“不亏。”他喝口水解释:安置房算俺们成本价,每平方1100元,低于建安成本200多,还发土地证和房产证,能买卖。“现在已经增值了。”他喜滋滋透露。
“安置房价低当然好,谁贴这个钱?”记者扭头问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刘庆军。“地票啊。”他说,土地平整新增耕地指标,以每亩18万元卖出,用这个钱,足额拆迁补偿、搞小区配套,如建污水处理站、卫生室、幼儿园、健身室等。“户均拿拆迁款9.5万元,是过去的三四倍。”
“小区地上有花草,屋顶有太阳能,品质不比县城的差。逼得周边小产权房降价,但也卖不动。”陈福星插话后,继续“报账”:过去6亩地种小麦,亩净收入600多块。现在地转给上海光明米业集团,每亩给800块,以后还加。宅基地和菜园平整后,又增加2亩,每年增收1600块。还有,每亩100多块的粮食补偿也给俺。“算下来,不种地比种地每年还多小3000块呢。”他一脸的知足。
一期拆迁后,通过宅基地、沟渠道路和村集体用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7000亩,户均增加1.8亩,相应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总收入560万元。
防止“被上楼”,重在让农民生产、生活和心理“接地气”
古山河小区西向200米,有千亩菜园。47幢的李成早正给韭菜、梅豆、茄子苗浇水除草。“每户划了1分菜地,吃菜基本不花钱。”61岁的他说,每天送孙子上学后,没事干。有这块地,能过把种地瘾,还能活动身板,比成天打麻将强。
即便打麻将也不会“三缺一”。因为同村人集中在一个小区,同组人集中在一幢楼,老邻居安排在一个单元,好串门,延续过去乡邻关系。
老人忙家务、带孙子,“洗脚上楼”的中青年人做什么?产城如果不配套,集中居住区就会唱“空城计”。
“我们超前做了产城融合规划。”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试验区党工委书记陆军说,在5个集中居住区周边,配套建设2个产业园;分期培训区域内1万农民,让他们家门口就业。
占地140亩的中扬镇配套产业园内,捷达帽业车间130名女工,多来自2公里外的同一小区。“社区免费培训15天,拿到缝纫初级证书后上班。每月保底工资1600元,多劳多得。”在机器上轧帽子的甘娟,头也不抬地回答。
目前,已有3000多农民进入配套产业园的19家企业,成为产业工人。500多农民创办了家庭农场和各种农业合作社。陆军说,去年试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6.4%,高于全区增幅4.4%,首次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防止“被扩大”,“新土改”要因地制宜控制规模
随着二期土地流转和安置建设启动,试验区内城镇化规模日增,人与城的摩擦和矛盾势必增加,“新土改”如何规避风险“不跑偏”?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王小映研究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宿城土地改革符合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方向,但因为涉及几万亩土地、上万户农民,应继续把握好以下政策导向:
一是强化农民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土地转不转、租金多少?由农民说了算,而不是集体组织或政府。要研究已流转土地的退出机制,如农民反悔了,地要收回自己种,怎么办?
二是防止到穷乡僻壤搞集中居住。因为越穷,拆迁成本越低。而一旦超越城镇化发展阶段,过早过度集中,会出现人气和产业不旺的“空城”。
三是可尝试宅基地市场化评估,优质优价。依靠市场配置盘活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对此,陆军表示,下一步将对流转区域的城镇化率进行评估,防止流转空心化。还要探索宅基地专门收购,创造条件让宅基地“动”起来。
省委农办主任诸记录也为宿城试验区改革鼓劲支招。他建议,集中居住规模要适度,小区以3000人以下为宜。建房要有乡土风格,考虑农民的生活习俗。关键是社会服务体系要配套跟上,不能让农民整天呆在楼上没事干。
成都温江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温江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与启示
“新土改”之小岗村试水“互联网”土地...
安徽“新土改”:从“分田到户”到“土...
新土改方案设计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进入“...
新土改试水农村土地流转或提速
新土改望推动土地流转生态农业投融资价...
新土改小步推进城乡增减挂钩仍将是土地...
“新土改”资本市场激涟漪土地流转受捧...
新土改:土地流转唤醒沉睡的土地
江苏宿城乡镇土地流转农户叫好
中国改革第一村调查:资本大举进村土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将发布土改步伐...
农村土地可交易与融资温州版土改调查
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