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贵州省湄潭县土地流转给企业亩均年租金为多少元?

贵州省湄潭县土地流转给企业亩均年租金为多少元?

来源:湄潭县农牧局2017-01-19 17:36:41

湄潭县复兴镇两路口村曾被列为省级二类贫困村,位于湄潭县北部,地域面积15平方公里,距县城32公里,辖村民组8个共909户3563人,全村耕地面积2225亩(习惯亩),森林覆盖率63%,由于以前村民思想守旧、产业结构不优、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以至于有了“一年做来半年饥,哪有心思故乡居,少年男儿外出忙,姑娘不愿嫁进村”来形容落后贫穷两路口村的打油诗。

近年来,两路口村通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村企合作”发展模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增长。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共计2500余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00元,成功实现了整村脱贫,一跃成为成为市级小康示范村。

一、主要做法

(一)实施土地整治,创新经营模式。通过集体资金投入,推进农业发展机械化发展步伐,租用挖机、推土机等现代生产工具,对小块土、坡土、瘦土等进行局部整治,形成大块土、梯土、肥土等优质土地资源。积极向上争取专项扶持项目,大胆创新实施模式,实行土地整治项目标段化管理,全面整治和优化土地资源,改善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国土厅3150万元的专项整治经费,整治后新增节省土地200余亩,村集体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充;村党支部承包的1个土地平整标段项目,2016年,村集体资金累计达500余万元。

(二)加快土地流转,壮大村级经济。2016年,通过“四确五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在全县首批试点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该村“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搞活土地使用权”原则,通过召开群众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支两委将全村农转非土地收回,交付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按市场价格统一发包,按时收取土地租金;以村民组为单位,持续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将流转土地使用权转租给发展前景向好的茶叶公司等企业,并与企业签订按时交付租金、如期分红利、优先解决流转土地农民就业等协议。

企业流转农民土地,亩均年租金500元;又返聘农民做工,每亩10个工作日共收入1000元;农民每年可以从村里分红利每亩100元;村和企业按总收入2:8比例分红,村级经济每年可增收500万元,除50%直接兑现流转农户的土地红利外,村级经济每年纯增250万元。

如,通过发包土地208亩,村集体就获得11万元的第一笔集体资金;流转给盛兴茶业公司的250亩土地租金及10%的红利分成,公司投产获利后,村集体经济每年将收入100万元;流转1229.1亩土地发展的稻鱼共生米,村集体获利60万元;新增流转300亩种植蔬菜,村集体经济增加30万元;新增蔬菜500余亩,并投入110万种植葡萄新增集体经济20万元。

(三)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成功争取“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田鱼”项目落户,引导成立两路口青田鱼养殖专业合作,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村参与养殖,探索发展稻鱼共生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与“重庆双福市场”签定辣椒订单合同,以保底市场价降低经营风险和降低农户担忧顾虑情绪,带动做大做强辣椒等优势产业;整合人力资源,探索村支两委成员与专业协会交叉任职方式,建立青田田鱼养殖协会、辣椒专业合作社、茶叶协会和中药村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深化“支部+协会+农户”管理运营模式。目前有青田田鱼养殖面积1229亩,产值1000万元,户均增收2000余元;二青条辣椒基地327亩,遵椒一号和博椒各200亩,预计产量264.5万斤、产值180余万元。

二、主要成效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自2011年通过土地发包得到村集体的第一桶金后,村支两委领导干部带头流转土地,立竿见影的成效打消了村民“再等等看”的心理顾虑和思想包袱。盛兴茶业公司落户后,被流转土地的农民,或被聘为茶园管理员、维护员,或被聘为茶青采摘员、加工员,每一样工作都有固定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打工、增收致富。村民在打工就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湄江河水利资源,积极在稻田鱼、稻田蟹上做文章,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增收。2011年至2016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800元、7200元、7900元、8500、10000元,实现了逐年递增。

(二)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小康“六项行动计划”,千方百计筹资金,全力以赴争项目,着力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实现村容村貌华丽转身。投资630万元,建成农民文化娱乐广场,完成小康路、小康电、小康水、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建设,修建约1000平方米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及文化阵地,完成该村街道及各通组要道的路灯安装。全村建有黔北民居600余户,硬化通村公路12.8公里,修建水沟10公里,硬化田埂4000余米,建沼气池580余口。在改善村民物质生活的同时,及时跟进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建立了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党员荣誉室、图书室,村级篮球场等公共服务平台,村民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三)发展后劲持续向好。“山上种茶、圈里养猪、田间养鱼”产业格局取得成效明显的同时,村支两委锁定该镇党委政府“对接三大景,打造一条线,先行一个村”的旅游发展规划,完善旅游文化基础配套,着力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旅游度假村。立足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旅一体”、“茶旅一体”等旅游产业。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强村企合作,发展稻鱼共生产业,助推村域经济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四)干群关系持续密切。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过程中,让村民感受到村支两委开拓创新的气魄。如按年发放60岁以上老人的补贴、优秀考生的高考奖励等,村支两委的“声望”逐渐高涨,干群关系不断密切。村党支部坚持群众例会制度,让群众的广泛参与村里大事小事的决策部署,村民主体地位的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学法律、讲政策、传知识、听意见、拉家常、办实事等办法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增强了群众法律意识,转变百姓的思想观念,凝聚了党心民心,形成了“人心思变、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