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07-25 09:22:33
贵州省近日出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提出了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的5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强化土地整治规划统筹、探索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改革、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再利用、开展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耕地质量等别更新。
一、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优先完成5000亩以上坝区、贵阳中心城区、其他县(市、区)城市周边、交通沿线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全面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结合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同步推进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
二、强化土地整治规划统筹
编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依据规划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要紧紧围绕实施大扶贫战略目标,根据就地脱贫人口分布精准安排项目;与“十三五”期间为50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相结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相结合,与耕作层剥离利用相结合,与绿色发展理念相结合;用好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
三、探索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改革
改革从业队伍管理方式,取消从业资质备案管理,做好从业队伍业绩发布信息服务;改革项目施工组织方式,加大对村集体组织实施土地整治的支持力度,让村民特别是贫困人口更多地参与项目建设;改革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方式,下放审批权限,简化管理环节,实施小微项目,加快实施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再利用
开展耕作层剥离利用调研,鼓励和扶持耕作层剥离利用与土地整治项目相结合、与垦造水田项目相结合。
五、开展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耕地质量等别更新
计划用3年完成全省耕地土壤进行系统调查,摸清耕地土壤地球化学现状。
延伸阅读:
古今中外,质量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质量管理是回归土地管理本质内容的客观要求。其中,加强耕地质量的管理,对于提高耕地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征收赋税,也是要区分耕地质量的。如《禹贡》记载,冀州"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兖州"厥田惟中下,厥赋贞",即冀州的土地是白壤,赋税是第一等,兖州的田地是第六等,赋税是第九等。当前,耕地利用中也存在以面积折算质量的现象,贵州省六盘水市采用"丈量亩"与"习惯亩"折算,质量差的耕地折算比例大,质量好的耕地折算比例小。比如,分类为灌溉水田、菜地的,其折算比例为1:1;望天水田、上等旱地,折算比例为2:1~3:1;一般旱地(坡度15°以上),折算比例为3:1~10:1,这也充分反映了质量差的土地必须以较大的面积才能与质量好的土地对等。由此可见,质量是内在于土地的本质属性,质量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综合考虑耕地质量要素,应包括以下四方面要素:地表要素,这是质量基础,包括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养分构成与含量,乃至地质地貌条件等;气候要素是指构成土地质量的光、温、水等天然要素,受所处纬度和地形、地貌条件决定;工程要素、包括光、温、用水等保障设施,以及供排水渠道、道路交通状况等;生态要素,指无污染、高品质的要求。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关键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中对耕地质量管理已有相关规定。如《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八条明确了开展土地质量调查和评定土地质量等级的规定,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三条提出了补充耕地质量应与占用耕地质量相当的规定,第四十一条明确了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的要求。这些规定为开展耕地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
福建省出台2017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
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方案出台啦,提升耕地...
《2017年浙江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福建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全...
2016年四川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
新疆2016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
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关于印发2015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2015年《新源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国家发改委出台《“十四五”新型城镇化...
如何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国务院发布加强...
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主要有哪些措...
2024年甘肃省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资金...
2017上海关于完善本市耕地质量保护...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