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安徽省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和发展模式

安徽省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和发展模式

来源:互联网2016-07-22 14:00:01

安徽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以及注册登记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后,全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扶持措施,促进了全省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以下是安徽省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及发展模式:

一、安徽省家庭农场最新情况:

2020年安徽家庭农场力争达到10万家农民合作社8万个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25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家以上;家庭农场达到1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8万个,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3000个。实施意见明确,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大力培育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创新产业融合方式。要积极打造龙头企业“甲级队”,强化农村家庭经营的基础作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

二、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数量增长较快。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有家庭农场20947个,其中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18866个,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1.6倍,发展势头较好。

二是流转经营显著。全省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440.6万亩,其中流转耕地339.4万亩,占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的91.5%,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经营土地210.5亩。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10.1万人,其中家庭成员劳动力占59%,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拥有5个劳动力。

三是行业类型多样。家庭农场主要分布在粮油、果蔬、苗木、茶叶、烟草、药材、畜禽以及水产养殖等行业。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11008个,占全省总数的52.6%,以中小规模为主。

四是规模经营效益初步显现。家庭农场在科学种养、技术管理等方面较一般农户舍得投入,产出较高,效益较好,促进了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的初步转变。全省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21.4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58万元。

三、安徽省家庭农场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年初,省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了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专题会议,部署年度重点工作。省财政安排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4000万元,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各地在项目、用地、信贷、保险、注册、财政奖补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政策。

二是开展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工作。全省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认定示范家庭农场1587个。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意见和示范评定办法,首批评定了200个省示范家庭农场,每个示范家庭农场奖补5万元。

三是开展政策落实督查。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农委对各地落实省政府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进行了专项督查,并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四是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支持的政策和办法。省农委加强了与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以及省农行、邮储银行、信用联社、国元农险的合作,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征信+信贷+服务”“金融+保险+财政资金”“财政资金+互助基金”等新机制。在全省开展了家庭农场“直管直贷”试点工作。省农行、省邮储、省联社合计共确定298个省级试点家庭农场,试点对象贷款余额26458万元,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24948万元,试点对象贷款覆盖率达71.4%,实现62个县域全覆盖。

五是开展家庭农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试点。积极推动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围绕家庭农场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试点。宿州市在462家粮油种植家庭农场中开展了农业政策性保险提标试点,玉米、大豆、小麦提标部分的费率在中央政策性费率的基础上下浮20%,家庭农场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提高标准部分的保费,市财政补贴30%,县(区)财政补贴40%,家庭农场自缴30%。

六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参照省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规范,对家庭农场负责人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专题培训,帮助家庭农场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毫州市以200多个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主体,在阿里巴巴开设了“毫州馆”。

七是支持家庭农场开拓市场。2014年组织了20多个家庭农场,参加省政府在合肥、上海举办的农交会。同时利用徽润联合社在上海、宁波等地的销售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的产品在长三角开展营销活动。

八是加强家庭农场负责人培训力度。省农委与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涉农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负责人、财会人员、信息员300多人进行了专业培训;组织30个省示范家庭农场负责人,参加农业部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对今年评定的200个省示范家庭农场负责人以及农经辅导员进行了专题培训。

四、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方向

安徽省家庭农场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存在融资难、用地难、人才缺、保障不足等问题,政策的配套完善和落实尚待努力。需要强化基础,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继续探索创新。在省级已经设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资风险牢h偿基金的基础上,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家庭农场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探索通过项目建设、定向贴息、补贴、降低中间费用等方式,形成农业、财政、金融等部门支持合力。

二是扩大对家庭农场金融服务试点覆盖面。加强与涉农金融机构的协作,扩大家庭农场“直管直贷”试点范围,总结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粮食银行”等试点经验,加强家庭农场增信机制建设,探索家庭农场信用评级办法,发展信用贷款模式,大力推广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模式,进一步扩大家庭农场获得金融支持的覆盖面。

三是加强家庭农场示范建设。开展示范家庭认定工作,2015年省级认定500个示范家庭农场。建立省、市、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名录。

四是加强管理服务。建立全省统一的家庭农场基础台账,帮助家庭农场建立生产经营档案。抓好农业部确定的3个县100个家庭农场和省示范家庭农场运行监测;总结推广合肥市家庭农场管理服务经验。

五是支持家庭农场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新增补贴、示范评定向开展粮食生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家庭农场的倾斜支持。

六是统筹推进家庭农场发展。把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工作纳入到农民合作社示范县创建、“农社对接”、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等工作中,统筹推进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协调联合发展。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