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省政协委员思辨新型城镇化建设

省政协委员思辨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源:互联网2013-10-09 10:23:45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5月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9月7日,李克强在听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城镇化研究报告并座谈时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科学论证,周密谋划,使实际工作趋利避害。

    围绕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转移、资金保障、土地利用、产业支撑以及城镇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完善等15个课题,我省130多名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历时两个多月,分赴西安、咸阳、渭南、榆林、汉中等地,对我省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并形成了15份调研报告。

    调研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建言履职。在9月11日、12日召开的省十一届政协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委员们带着他们的调研成果和思考,就我省如何“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展开了热烈的专题讨论。他们没有对过去的累牍肯定,有的只是对现存问题的思考;没有脱离陕西实际的高调歌颂,有的只是结合省情的自我审视;没有长篇大论的宣读口号,有的只是可控操作的具体建议。

    科学规划决定城镇化的质量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片面地追求速度和规模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委员们说,规划的科学性决定着城镇化的质量。民革省委会副主委高建民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规划起点不够高,多数规划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过分注重产业布局,忽视综合系统规划。为此他建议,推动我省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突显城镇规划和生态优先的原则,要立足于国土资源的整个空间、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方便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目标来布局规划;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协调好整体与局部、地下与地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关系;要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解决资源重复和分散配置,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努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城镇化道路全过程,包括产业结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忠民在谈规划的科学性时说,我省目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停留在大兴土木、大建基础设施和住房开发建设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认识上还不够深刻,甚至片面将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化”。另外,新型城镇化所需的产业发展、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农民市民化消费等方面的需求也不够旺盛等,应该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走以业建城、以城(景)养城、以人兴城之路,通过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为城镇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加快城镇化建设绝不是消除农村

    省政协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雷涛提出他对农村城镇化的思考。他说纵观发达的西方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消灭了农村,恰恰相反,他们的私人庄园、农庄、农场,现代化程度再高,也是农村,仍然是散居的形式,而并非集中居住。享受宁静、恬淡和田园风光,就是农民的快乐和幸福指数。整齐划一的、火柴盒式的小城镇绝不是美丽的,而是单调的,甚至是丑陋的。错落有致、风格各异的农舍,不仅仅是审美的需求,更是一种心理诉求。他在宝鸡、咸阳和渭南的许多县下乡时,看到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新的居住点建起来了,可是原有的村落依然闲置,一片破败的景象。这样,等于又一次扩大了对土地的占有和浪费。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还有建筑垃圾,还有污水等,如果分散居住,单个农民家庭都有传统的处理方法。城镇化过程中,如果不解决好环保问题,灾难将是严重的,对后代不负责任的。

    新型城镇化不是城市“吃掉”农村,也不是简单的、物理意义上的农民进城、上楼,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让公共服务的阳光尽可能均等的覆盖城乡,实现城乡一体化。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就此谈了他们的意见,指出加快实现城镇化,其路径绝不仅仅是农民进城,应当允许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同时让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好项目流向农村。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链接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大市场。既要让农民带着劳动力和土地两个资本进城,又要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其转化成城市产业从业者,还要将城市资本、消费引入农村,发展新业态。

    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小城镇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呢?委员们经过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小城镇。台盟省委会秘书长陈玉玲在调研中发现,由于资源配置不足、发展要素引入不够、发展规划滞后、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以及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导致我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受到制约,发展不快。她提出,必须创新小城镇发展体制机制,理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将能够下放的各种管理权限依法下放到镇级,赋予小城镇享有与目标责任相匹配的权限和资源。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赋予小城镇在镇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和城镇建设管理方面的管理职能和权限;理顺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和理顺县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农工党陕西省委会认为,产业聚集是小城镇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夯实城镇化的基础,要按照“依托产业建镇、壮大产业兴镇”的路子,立足本地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培育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形成“产业发展——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把推进产业化经营、二三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完善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发展具有特色的小城镇。积极发展密集型产业和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着力提高城镇商品聚集效应和商品市场辐射力,引导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

    让城镇化进程成为群众受益的过程

    据统计,2012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0734元,已经超出小康社会的标准18000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763元,比小康社会标准确定的8000元低2237元。推进城镇化建设,就是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民盟陕西省委会认为,城乡差距的存在与扩大表明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仍然在农村。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农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从而完成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其重点应在促进我省公共资源城乡配置的公平、公正、合理,应抓好教育资源均等化、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加快农村集镇建设。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杨志刚就此提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推动我省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只有健全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持续进行。他建议认真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五保供养、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逐步弱化农村土地的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功能,突出其发展生产和增收致富功能,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以此促进他们进城就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省政协委员们的睿智之言,不仅凝聚着他们的科学态度,也寄托着他们对陕西科学发展的殷切之情……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