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看土地流转“三换三变”模式如何极大增加农民收益!

看土地流转“三换三变”模式如何极大增加农民收益!

来源:庆城县经管局2016-03-01 16:56:24

  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群众增产创收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庆城县坚持把盘活土地资源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创新机制模式,促进规模流转,探索出了一条“土地增效、群众增收、大地增绿”的多赢发展之路。

  玄马镇老庄村、房里村山大沟深,梁峁纵横,立地条件差,贫困群众多,属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今年,县上引资成立兴林合作社和创新果业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三换三变”模式,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规模化发展。

  以土地换租金,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兴林合作社与农户直接洽谈,按照年每亩300元的标准,在老庄村塬面租赁耕地1000多亩,培育苗木70多万株。这种模式最大的效应在于,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既可在合作社就近务工,又可外出打工创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以土地换股份,让农民变成合作社股东。老庄村312户群众以2.5万亩弃耕地、林权地入股兴林合作社,合作社负责经营,群众参与管护,收入三七分成(群众三合作社七)。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让农民与合作社结成利益联盟,有效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死土地”变成“活资源”。

  以土地换经营权,让农民变成经营大户。房里村群众将2000多亩土地租赁给创新果业合作社栽植苹果,产业培育成熟后,合作社再将果园经营权转包、转卖给群众。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农民在就近务工中学到了苹果栽植管理技术,并在获得果园经营权后,让传统农民转变成经营大户、企业老板。

  “三换三变”模式既有效提高了土地整体效益,又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益。以老庄村为例,当地群众今年在兴林合作社务工收入最多的家庭达5万元以上。合作社在该区域户均造林80亩,人均16.7亩,预计到2020年,每亩产出商品大苗100株以上,按照每株30元计算,户均收入可达到24万元,人均收入可达6万元以上。

  玄马镇老庄、房里两个村只是庆城县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有14个合作社通过这种模式流转土地21.4万亩,其中耕地11.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2%。土地流转“流”出了效益,“转”出了后劲,为群众铺筑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