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6-01-07 13:17:45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金融就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农业生产百废俱兴,社会发展一片繁荣,农民之间的生产互助资金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各种高利贷事件频发。为了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管理,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支持和鼓励。截止到1957年,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了全国80%的乡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缓慢,1978年给全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发展。具体来说,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发展复苏阶段(1978~1984年)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促进多种渠道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央不断颁布新政策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979年2月,对农业银行做了具体的规定,作为对我国农村经济支持的主要力量,并把农业银行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上级机构,并指导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同时,规定了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主要目标的农村金融机构。这样,农业银行在农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支持后,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增加,各项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
2.扩大发展阶段(1985~1993年)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之后,我国不断扩大农村金融的发展,1986年底将邮政储蓄业务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邮政储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同时,对农村民间信用的管制逐渐放开,允许民间自由借贷,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允许多种投融资发展模式,不断补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同时,各银行也扩大对了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一些财务公司、保险公司也将触角深向了农村,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良好局面。
3.补充完善阶段(1994~1999年)
在此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地位,形成有条理的农支力量,国务院出台政策逐步将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中脱离出来,有步骤的组建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将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银行。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初露端倪,四大国有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市场,将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成专门从事与农产品发展相关的政策性银行。这一阶段,由于国有银行的大面积的撤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发展力量。
4.深化改革阶段(2000年以来)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市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进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深化,从2003年以来,国家不断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要求农村信用社不断明晰产权,确定农支目标。为弥补农村市场信贷资金支持的不足,党中央于2006年开始对邮政储蓄进行改革,设立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发展城乡经济,创新小额信贷,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信贷品种,形成能够充分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发展历程...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于优化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的...
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践历程:...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践历程:...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践历程:...
安吉县农家乐有哪些特色?发展历程如何...
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一览土地流转3...
山东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及经营规模
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发展历程...
江西省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
农村土地流转含义及发展历程详解
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
土地流转发展历程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