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周五,坪山举行了22个大项目开工、竣工仪式,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根据坪山的计划,今年将出让
土地供应产业用地21宗,面积约72.36公顷,大部分用地位于国家级生物产业园区和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范围内,无疑,在产业发展中,新兴产业的发展摆放在了重要位置。
新区成立4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坪山虽然已经具备了雏形,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新兴产业产业链和产业结构仍有待完善,目前还没有承担起“增长极”的作用。
有企业
投资者表示,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除了有待时间的历练之外,政府也要加强服务,用更高效和有效的方法,培育和引导新兴企业的发展进步。
目光瞄准高新技术 出让土地多集中在新兴产业
上周五,
坪山新区举行了2013年新开工、竣工项目集中启动仪式,22个重点项目开工或者竣工,在这些企业里面,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项目的建成将会带来150亿元的产值。
根据坪山新区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新区共引进产业项目103个,总投资约800亿元,这当中不包含租赁
厂房的项目。其中,竣工的工业项目有28个,总投资达133亿元,预计产值达360亿元;正在建设的产业项目有28个,总投资达137亿元;正在筹建的产业项目有25个,总投资约53亿元;已签协议或确定入区的项目有22个,总投资达479亿元。
从2009年至今,坪山建区4年,总出让产业用地约202万平方米,该数据位列深圳全市第一。
被赋予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任务的坪山,将视野瞄准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兴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进驻。
记者在前不久召开的深圳市坪山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推介会上获悉,2013年坪山计划供应产业用地21宗,面积约72.36公顷。其中位于新能源产业基地的用地为10宗,面积约40.7公顷;位于生物产业基地的用地4宗,面积约13.09公顷。
2013年上半年,坪山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10.8%。尽管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降的走势,但新区负责人表示,坪山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以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主的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16.7%,较全区平均增速高出14%。
将经济的增长放在新兴产业上,除了新出让的
土地,在70%建成区的坪山,盘活土地,也成了
招商引资的一条新路。如今,坪山开发了产业空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坪山新区的企业信息资源以及厂房楼栋及租赁信息,实现基于地图资源的产业资源管理和分析功能,为招商引资和产业规划及建设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2013年上半年,坪山利用厂房招商项目99家,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
为了鼓励以创新驱动带动转型升级,坪山还设立了科学技术奖,通过创新
创业专项资金,资助16家企业35个项目,共432.8万元。此外还实施“聚龙计划”,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进行沟通,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筹建产业与空间对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信息和厂房信息数据库,为招商引资和产业规划提供科学支持。
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新兴产业还未能替代传统产业
在坪山的计划中,今年出让的土地主要集中在沙田、金沙、聚龙山片区,大部分用地位于国家级生物产业园区和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范围内。
土地供应计划的明确,体现了坪山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倾向。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坪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坪山建区4年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了雏形,但它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仍有待完善。在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分析会上,坪山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从规模和增速来看,新兴产业要替代传统产业,发挥“增长极”作用还为时尚早。
而应对保增长的任务,目前坪山还有产业的几方面问题有待改善和解决。根据坪山有关部门的分析,当前,坪山的产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和金属制品为主,它的产业比重超过七成,因为结构不合理,相应的抗风险能力低,任何一个行业出现波动,都可能对新区经济造成影响和冲击。
另外,坪山还存在“一企独大”的现象,前三大企业产值占比超四成,换句话说,少数超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也牵动着坪山当年的经济走向。
“在坪山新区,大象经济的现象依旧存在,假如这些大户在市场上的走向不明朗或者碰到挫折,对坪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另外,这些企业在外地的扩张迁移,也会造成对坪山的影响。”有业内人士说。
在工业生产新增价值与产值对比的效益评价指标——工业增加值率上,坪山为24%左右,相比之下,龙岗为30%以上,南山则接近40%。分析表示,在产业
结构调整上,坪山还因为区情等因素比其他区步伐相对较慢。“相比南山、龙岗,坪山的基础设置还没有成熟,在交通和产业凝聚力上,还有待快马加鞭。”有创业者说。
当前,坪山在产业转型问题上,社区产业转型还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厂房的分散、老旧和因为产权问题导致的改造难,如今,坪山的很多社区仍以单一的租赁经济模式为主,物业出租经济一度占总收入的80%以上。社区工业厂房规模小、档次低、空间承载水平低、基础配套滞后,无法承接优质项目。
此前,坪山已经拿出6个社区的项目,当做社区产业转型的试点,这包括了六星(龙田)新能源汽车生态文化产业园、六星(沙壆)新天地商业广场等项目,当前部分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有望成功后发挥转型升级试点的示范效应。
企业呼吁政府支持 如何提升服务写入政府议事日程
2012年以来,坪山也承接了深圳市企业的扩产、转移,当中不少也是新兴企业。在经济服务局的统计中,安特高科医用高分子材料项目、兴源鼎新智能水表项目、德塔纯电动车项目、华意隆数字化逆变焊机、捷佳伟创太阳能成套设备项目、邦健医疗器械项目、海滨制药高端抗生素项目、新产业生物工程等8个承接市里的项目,已经顺利取得
工业用地,落户新区,总投资近30亿元。
在如何打好“新兴企业”的这张牌中,不少企业家表示,还希望新区增强对企业的服务,在硬件的基础设施和软件的服务上,提供支持。
去年,坪山新区10名领导分别挂点调研辖区内98家企业,汇总梳理了来自企业的170个问题,当中除了
政策扶持和规划用地外,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以基础设施配套为主。
“企业发展,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自己的运营。我们希望政府能在企业的外部上多用工夫,在基础设施上多完善一些,我相信有更多的企业会愿意来坪山创业。”有企业经营者表示。
去年,坪山出台《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
实施细则》正式出台,《实施细则》涵盖了从企业孵化到项目研发、从高层次人才创业到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从成果转化到市场拓展、从金融支持到上市融资、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到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明确了对企业进行扶持的具体政策。
当中,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类、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类、上市培育类、总部企业类5方面,是新区偏向的重点,22类企业有望获得坪山新区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
在坪山新区的下半年工作计划上,如何提升服务也被写入了议事日程。新区负责人表示,坪山将加强政企互动,提高政策实效性,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企业和金融机构沟通合作平台,破解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瓶颈。在对企业上市的引导上,坪山会围绕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新区重点产业开展上市培育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上市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