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河南: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加速变革

河南: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加速变革

来源:互联网2013-08-29 09:43:08

来源: 新华网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探索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173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12.04%。

    江湾村是光山县孙铁铺镇的一个普通村庄,因为在河南省的土地流转试验中,首次探索出了“土地银行”模式,即农民把不想耕作的土地“存”到合作社,收取固定“利息”;想种地的花钱到合作社“贷”地耕作,受到广泛关注。
 
    42岁的蒋强秀是江湾村村民,在村里的“土地银行”挂牌成立后,他与人合伙“贷”了1030亩地,成为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户。
 
    谈起“贷”地前后的变化,蒋强秀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小块种植,每亩地两季庄稼,除去肥料、农药、播种收割费用,最终一年下来能落下450元左右。流转后要平整田埂和边角地,由此带来3%到5%的土地增量,机械化耕作也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以前小块地只能人工打药,一人半天只打6亩田,现在采用机动喷雾器,同样时间能打50亩。
 
    “贷”了500亩地的村民蔡俊也表示,和以前自发流转时比,虽然现在的“贷”地成本高了,但是效率也上去了,想调整品种、改善种植结构也容易多了。综合下来,还是划算。
 
    据了解,江湾村共有2460人,3482亩土地,其中林地1000多亩。村支书江世学介绍,土地流转既解决了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土地大面积抛荒现象,又顺应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土地银行”成立后,首批就“存”地1600多亩,随后与日俱增。截至目前,全村94.7%的土地都实现了流转。
 
    孙铁铺镇党委书记周兴谋介绍,“土地银行”成立不久,江湾村还把全村分散的农机集合起来,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并开展跨区作业;此外,在镇政府的指导下,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开展土地流转,并最终与另外5家土地合作社一起成立了土地信用联社,目前已发展社员226名,流转土地1.1万亩。
 
    “过去收水稻,一个村子要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有了农机合作社,三五天就全部结束了,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周兴谋说,“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以土地合作社和土地流转为前提条件,同时也助推了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开展,由此可见,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和其社会化服务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江湾村“土地银行”是河南省探索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其中以信阳、焦作、郑州、周口、平顶山、商丘等地力度较大,先后出台健全了流转管理制度和规程,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截至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1173万亩。
 
    据了解,当前河南省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流转进程加快,数据显示,2005年全省土地流转仅有210万亩;二是流转对象呈多元化趋势,除纯农户之间的流转外,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作为受让方参与流转越来越常见,在整体流转中占比达30%;三是流转形式多样化,除了法律明确的转包、出租、转让、互换等形式外,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股份合作等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河南省开展的土地流转其前提始终是依法、自愿、有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流转的只是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并不改变。可以说,这也是河南省土地流转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魏仲生说。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