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

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

来源:互联网2009-08-03 16:43:58

2009年08月03日13:56 宣城市农网中心

    启动农村消费,激活农村市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让广大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让农民有钱消费。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涉农部门面对农村形势的新变化,采取积极措施促农增收,切实落实各项减负惠农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土地流转——农民收入的新增长极

  宣州区狸桥镇昝村村青年昝小马是一位地道的庄稼汉。几年前,他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靠种田致富。2008年,他看到当地有许多农民外出驾船跑运输,姜家圩内部分土地闲置,感到很可惜,就以高于当地的每亩420元价格一举拿下了圩内1360亩农田承包权,一定三年。昝小马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田大户。当年,他的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工人也拿到14万元的工资,实现了互惠双赢。越干越有劲的昝小马今年又承包了圩内400亩水面用于养殖,信心十足地要在自家门口大干一番。

  而在郎溪县东夏镇,每天上午8时,三岔村下桥村民组42岁的村民常吉林,会准时来到“佳乐”粮油优质种植专业合作社上班,负责管理他那200亩农田。在这里,他不仅仅是一名打工者,还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今年午季过后,常吉林以每亩400元的年租金,把自家16亩地租给村里后,又被合作社聘任为管理员,年薪2万元。他一家4口人,“除一个孩子在外打工外,我一年26400元的收入,足够供养家庭和另一个在省城读大学的孩子的花费”。

  这是土地流转——一种新型的土地经营方式带给我市农村的喜人景象。然而不仅仅是土地流转,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措施,实实在在促农增收,让农民的口袋日渐鼓起来。农民收入一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今年以来,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我市上半年农民纯收入26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元。

  换一种土地的经营方式,却搞活了农村的一方经济。我市农村的土地流转起步晚,进展快。2007年,全市的土地流转面积7.2万亩,到2008年就增加到15.76万亩,2009年上半年又新增3万亩,6月底的数字已经达到19.7万亩。受让主体19155个,涉及农户46832个。

  土地流转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我市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正确引导,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农民们从土地的流转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宣州区通过土地流转,使将近1/5的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放手从事二、三产业,其务工收入加上国家政策补贴、土地流转收益,要比原先单一种田收入高出五成左右。宣州的城镇化率因此上升到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增加到140家和3万户,分别吸纳就业1.2万人和8.2万人。同时,还有一大批农民外出寻找商机,宣州区68.4万农业人口,就有16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占农村总人数的23.69%。

  全市很大的土地流转经营户——广德天生粮油有限公司,今年的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达到4053亩。出租土地的农民每亩的收入近700元,108名农民成为基地产业工人,同时根据季节有2000多名临时工人,一年增加农民劳务收入135万元;另一方面,将地租出去的农民可以常年在外打工,每人一年可多获得1万元至1.5万元的劳务收入。

  合作社——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源

  宣城市农业部门一直将指导农民建设专业合作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到今年6月20日,全市经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67个,较上年增长24.87个百分点,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纽带,“龙头+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

  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等美誉的宁国市,近年来,围绕山核桃、竹业、畜禽养殖三大骨干产业,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按照“加快发展、提升水平、注重规范”的要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合作社发展呈现蓬勃态势,并使之成为该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力量。

  到今年上半年,宁国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110家。社员遍布该市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入社社员8000余人,带动农户5.5万户,社员比非社员农户户均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

  宣城市老百姓爱吃的板桥西瓜现在有了自己的“娘家”。板桥西瓜被统一打上“宣板”的标识,其正宗的产地来自“宣城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的宣板西瓜合作社。合作社社员有308人,今年种植西瓜1000多亩,亩均效益4000多元。在产品销售上,合作社为社员统一印制了“宣板”西瓜包装袋,在市区设立直销点,积极与台客隆、天天乐等超市建立供求关系。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与周边各大水果市场建立联系,使得“宣板”牌西瓜在苏浙沪等地都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去年,这家合作社年终返还社员7.35万元,社员人均增收1000元。今年,早熟西瓜还在上市中,社员严忠林、朱正洲等人的亩均效益已经达到5000元。

  减负和惠农——农民收入增加的保证

  将农民负担减到最少,是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我市从1999年就成立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办、政府办、农委等10家单位组成,每年组织两次以上检查,并与纠风办进行明察暗访,严格规范农村各种收费,坚决遏制不合理收费,保证农民负担不反弹。

  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到村、组、户。去年,印发67万份,今年是67.7万份。监督卡上印有涉农政策,让老百姓一看就明白。去年,监督卡上印制的是涉农收费的各项规定、标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今年印制的则是省委、省政府给农民的一封信中涉及宣城本地农民切身利益的内容、市政府推进土地流转的具体惠农政策。更重要的作用,市农委经管科的万国平说,“就是卡上的监督电话,农民可以直接打电话反映问题,而相关部门必须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结果。”去年,广德有农民来电反映县新农办和电信局用电话“亲情网”搭售信息,减负办查实后,立刻勒令停止了。

  目前,宣城市的涉农收费项目已经由过去的几百项减少到几十项。农民负担的监管到位和逐年减轻,切切实实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卸去了重担,能够轻松、踏实的种田,并真正从种田中得到实惠。

  一方面是负担的减轻,一方面是惠农政策的落实。近年来,该市大力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直接贴补到农民的惠农政策已经达到20多项,如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前年,全市发放惠农补贴3.05亿元,去年为5.4亿元,今年上半年,已经发放了3.67亿元。

  惠农补贴由财政部门直接打入农民的“一卡通”,全市目前纳入“一卡通”发放的有24项补贴,享受的农户67.9万户,发放的存折68.6万个。农民在各地的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就可以拿着“一卡通”支取钱款。

  而更能够让农民尝到惠农政策甜头的做法是,如今的惠农补贴,是直补到亩,只要你是土地的主人,即使你的土地已经流转,但依然可以享受惠农补贴。

  劳务收入——扛起农民增收的大头

  劳务收入占到了我市农民收入的42.8%,说它扛起了农民增收的大头,一点也不为过。宣城市有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80万人,这部分人的收入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农民的持续增收。

  近年来,该市一方面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也积极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和自我创业

  根据劳动部门提供的数字,到2008年底,宣城市外出农民工54.8万人,全年劳务收入32亿元。以泾县为例,去年一年,从外地汇入泾县的农民工汇款就达到3.8亿元。就地转移的劳动力年均收入7500元左右,异地转移的劳动力年均收入1.3万元。今年上半年,来自市农委的数据表明,我市外出务工劳力56.65万人,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劳务工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但就业率却比去年同期上升3.3个百分点,劳务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

  郎溪县今年上半年,农村家庭收入213180万元,同比增长了22%。农民人均纯收入2037元,同比增长11%。增收的主要原因就是劳务收入。金融危机使该县的外出务工人员发生变化,虽然返乡农民工有3374人,但在县内务工人员却比去年增加了2814人,加之今年县内务工人员工资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到6月底,郎溪县上半年劳务收入可达1276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2%。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说,我市各大重点工程的开工、各地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农民回乡创业的增多,都使农民在本地就业、增加收入成为可能。(芮玲玲)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