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黄土地”变身“金土地”
来源:互联网2012-05-03 11:26:34
来源:武威日报
4月,踏上
凉州区羊下坝镇的土地,极目望去,成片的蔬菜大棚犹如大地上的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该镇党委书记赵生荣道出原委:“这都得益于将农民分散经营的土地进行了流转整合。”凉州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
土地流转为抓手,发展规模生产,达到了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目的,走出了一条破解土地制约“瓶颈”的路子。至目前,该区已流转土地6.6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5%,涉及农户2.13万户,张义镇、羊下坝镇、黄羊镇、康宁乡等乡镇土地流转“转”出显著效益。
“转”出活力
上世纪80年代初,张义镇张庄村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耕地化整为零。“当时,土地承包到个人,真正是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热情,家家户户埋头忙自家的活,村里找不到闲人。后来,因为土地分散,
种植不成规模,农民增收缓慢,张义镇的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好多地全靠老人、女人们种,山里的地不好种,产值很低。”张庄村村主任刘贤德回忆道。
现实让张义镇认识到,当年分田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过于分散的小地块,已成为制约
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2003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张庄村村民常财国大胆成立了“天梯山中药材协会”,在村委会的协调下,以合作社的形式先后将外出打工村民的共500亩土地流转过来,形成连片规模种植中药材防风、黄芪、当归。当年流转当年见效,每亩即实现利润5000多元。”
常财国的做法让村民们看到了土地流转的利好,一些大胆的村民开始效仿,十几亩、二十几亩,张庄村种药材渐渐形成了规模。而土地流转后,
土地收入从原来的每亩500元增加到了每亩5000元,10倍的增值效益,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截至今年春,张庄村602户村民中有240多户进行了土地流转,全村1934亩水地已流转大户土地1230亩。
“转”出效益
在羊下坝镇六沟村,看着自家棚里已经挂果的西红柿,张中华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如今我们每年不但有80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种上了精品西红柿,不愁销路,学了技术,能照顾家里,公司还承诺一年少少让我们挣到3万元,比出外打工可强多了!”
张中华以前常要出门打工以贴补家用,由于出门后照顾不到家,让她为此很是苦恼,但今年她再不用出去打工了,而是在自家流转了的土地上承包了安徽省诚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的两座棚,种植公司提供的“完美”精品西红柿。
2011年、2012两年,羊下坝镇六沟村、五沟村以每亩每年800元的基础价流转土地659亩,流转期限10年,“转”给安徽省诚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日光温室。土地流转后,再让村民自愿承包公司建成的日光温室,公司提供种苗、肥料、农药、技术等,并承诺每棚产生经济效益3.5万元左右。
一个棚年产值能达3万多元,“黄土地”变成了“金土地”,2012年羊下坝镇地湾村也以每亩每年600元的基础价流转土地400亩,流转期限13年,进行特色经济林种植。以引进农产品科技公司为中介实行的土地流转,促进了羊下坝镇大棚蔬菜的集约化发展。
“转”出“工人”
今年春节一过,张义镇的张庄村便流转出了500亩土地,以一年每亩600元的租金承包给武威市医药公司,成立了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村民把土地经营权交给医药公司后,村民不仅可以在外出打工的同时获得一份土地租金,家中留守的人还可以到园区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清明过后,园区的地里下种苗,村里平均每天有120多人去干活,每人每天可以赚到40元的工钱。
当“产业工人”,对张义镇的许多在家村民来说已不陌生,就年过60的老人,闲时去为药材协会干活,一年下来也能挣到工资4000左右。
与张庄村相隔不远的澄新村,全村已流转土地1580多亩,今年春节后,该村又流转出1200多亩地,重点种植中药材、覆膜马铃薯和大棚蔬菜。因为种田不来钱,村里的年轻人大多背包到外地打工。一年下来的收入远比种田强,年轻人走了,留下老人和妇女们种地,山里的地不好经营,收入总上不去。“土地流转后,老人们也能干活挣钱啦,现在村里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澄新村村干部李生明颇有感触地说。
在羊下坝镇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不愿承包日光温室的村民,也可作为“产业工人”进棚工作,以此赚取工资收入。“儿子外出去当工人了,家里没人手承包大棚。农闲时,我就去公司的大棚里当‘工人’挣工资。这样家里家外都能挣钱。”一位老村民告诉记者。
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
农村土地流转也是农民自己的创造。
农村土地流转既缓和了人地矛盾,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还促进了农业
规模经营,在耕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既可以使许多人解放出来去产生新的效益,又可以让农户就近务工,学习技术,学到先进的种植经验,更提高了土地的效益。
(记者:李林山 张宏勇 刘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