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收入
土地出让收入是市县人民政府依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占土地出让收入的80%以上),也包括向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收取的收入、划拨土地时依法收取的拆迁安置等成本性的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等。那么土地收入占财政几成?土地收入指标交易需要缴纳哪些税呢?
北京年内土地收入刷新纪录 土地市场行情高涨
近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出让公告信息显示,即将出让的海淀区西外太平庄村2号地(原星竹园),起始价为6亿元,而地块规划建筑面积仅为16136平方米,业内据此估算,该地块起始楼面价将超过3.7万元/平方米。
业内人士认为,太平庄地块位于核心城区,周边配套成熟,加上地块体量不大,总价门槛不高,预计将吸引众多企业争夺,“楼面价肯定将超过6万元/平方米。”此前,北京挂出的起始单价最贵的朝阳区孙河地块,起始楼面价达到3.5万元/平方米,该地块最后因无人竞价而流拍。
记者注意到,北京土地市场近日行情高涨。11月2日,北京成功出让3宗土地,当日出让金收入超过80亿元。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北京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达到1861.67亿元,超过此前历史最高年度纪录——2013年全年的1821.81亿元。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按照目前土地市场形势,2014年全年,北京土地市场的出让收入有望首次突破2000亿元。”事实上,10月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升温明显。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全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地块合计27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293.96万平方米。虽然受国庆长假影响,成交面积低于9月,但成交均价则创造2014年1月以来最高点。其中,住宅用地成交9宗,平均楼面价达到15906元/平方米,创造了历史上单月最高纪录。
“整体来看溢价率有所上行,一线城市土地市场 10月以来出现复苏迹象”。张大伟分析认为,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整体成交依然活跃。“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依然维持高热度,相比三四线城市看得见的风险,房企更加扎堆一线城市,在这种情况下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0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均价为8551元/平方米,环比上升34%,同比上升43.2%。尽管本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仍然低于去年同期,但成交均价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数据同样显示,众多优质地块入市带动一线城市交易市场热度回升,土地楼面均价同环比上涨明显。此外,10月份地块成交总价排行榜单前十名中,一线城市包揽三甲,榜单总额同比增加。这份榜单中,深圳以今年首宗入市宅地的46.8亿元总价位居首位,北京共有4地块进榜,地块成交价均超过20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9月全国财政收入9953亿元 土地收入大降仅增长6.3%
9月财政收支数据如预期般延续疲软态势。财政部21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全国财政收入995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591亿元,同比增长6.3%。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这一数据仅高于2008年9月的财政收入增幅,而远低于之后几年同期。数据显示,2009年9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3%;2010年9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1%;2011年9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7.3%;2012年9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9%;2013年9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4%。
专家称,随着经济增速下台阶,财政收入增长也会下台阶。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要控制财政赤字和债务,避免财政风险扩大。
财政部分析称,本月全国财政收入延续上月以来增幅偏低态势,中央财政收入增幅偏低主要是受出口退税增加、国内增值税和进口环节税收增幅偏低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主要受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回落等因素的影响。
北京一天卖地38亿元 今年来土地收入超1600亿
昨天,北京土地市场10月首拍卖出了38.4亿元,丰台和顺义两宗地分别被北京诺城置业有限公司和 当代北辰联合体收入囊中,至此,北京今年来的土地收入已经突破1600亿元,达到1622.17亿元。业内称,随着各类救市政策的出现,部分企业可能在四 季度进入土地市场抄底。
据记者了解,中铁建、旭辉万科永同昌联合体、当代北辰联合体、首创、房地置业等参与了顺义区前进 新 城 01-02-09、01-02-10、01-02-07二类居住用地、住宅混合公建用地、托幼用地(配建限价商品住房)的竞标,经过66轮的角逐之 后,当代北辰联合体最终以12.6亿元拿下该宗地,溢价率约为40%,折合成交楼面价约为1.16万元/平方米。
根据招标文件,该 宗地挂牌出让起始价为9亿元,建筑规模约为10.9万平方米,将配建不少于2.53万平方米的“限价商品住房”,销售限价为13000元/平方米。而居住 用途建筑规模中除用于建设限价商品住房的2.53万平方米外,剩余居住用途建筑规模全部用于建设自住型商品住房,房屋销售限价为18000元/平方米,最 大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90平方米。
昨天成交的另外一宗地为丰台区科技园区东区三期1516-62、63、64、65号地其他类多 功能用地,该宗地建筑规模约为16.4万平米,经过47轮竞争之后,被北京诺城置业有限公司以25.8亿元的价格摘得,折合楼面价约1.57万元/平方 米,溢价率达56%。
2014北京土地收入将破2000亿
北京丰台两宗地成交,其中,金融街联合体力压竞争对手,以42.2亿元再配建61000平方米限价商品房的代价摘得丰台南苑村1404-621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除去限价房面积后,商品房部分的楼面价约为2.5万元/平方米。
据了解,和丽泽金融商务区D-12地块相比,纯住宅用地丰台南苑村1404-621地块更受欢迎,截至网上报价结束时间,该宗地共获得了7次网上报价。保利首开联合体、
金融街天恒联合体等7家房企参与了现场竞价,经过65轮的激烈竞争,该宗地以42.2亿元价格被金融街联合体摘得。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公告显示,该地块位于丰台南苑乡南苑村,是一宗纯住宅用地,东至规划回迁房、小学及托幼用地,南至规划南苑镇三号路,西至规划槐房西路,北至规划南苑镇二号路。该宗地的建筑规模约为20.5万平方米,起始价33.35亿元,折合起始楼面价1.626万元/平米。根据公告,该地块设定了合
北京今年前5月土地收入破千亿
来源: 京华时报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差强人意,但土地市场整体而言,依然是高歌猛进,房企全力回归一线,在供需两旺之中,北京土地收入在前5个月已经突破千亿,截至到5月20日,北京土地收入达到了1114.5亿元,且早在4月份就突破千亿,成为历史上最早突破千亿的一年。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体市场向好中,土地市场的分化也更为清晰。
前5月土地收入破千亿
根据北京中原地产、链家地产等多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5月20日,北京年内累计土地出让金达到了1114.5亿,比去年同期上涨103.5%,创造了同期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居住类地块,无论从成交宗数还是土地出让金来看,今年是2007年以来同期的最高量。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计,2014年土地出让金也有望突破历史最高纪录,突破2000亿。
土地收入突破新高
来源:京华时报
根据北京中原地产、链家地产等多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5月20日,北京年内累计土地出让金达到了1114.5亿,比去年同期上涨103.5%,创造了同期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居住类地块,无论从成交宗数还是土地出让金来看,今年是2007年以来同期的最高量。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计,2014年土地出让金也有望突破历史最高纪录,突破2000亿。
据记者了解,3月受“两会”影响,北京供应地块不多,而从4月开始,北京土地市场继续年初的快节奏供应,但缺少核心区土地供应。受土地供应结构的调整,4月土地市场的整体表现,虽没有年初丰台西局等地块的轰动效应,但4月土地市场成交仍远高于2、3月。4月共成交34宗土地,其中,工业用地18宗,经营性用地16宗,4月份的整体市场较为活跃。
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公告,截至4月24日,北京土地市场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81宗,土地出让金额总计1023.7亿元,成为北京土地市场历史上单年突破千亿时间最快的年份。据张大伟介绍,2013年土地成交额突破千亿是在8月27日,2012年全年未突破千亿,2011年12月16日才突破千亿,2010年11月19日突破千亿。他预计,2014年全年土地市场成交额,将创造历史纪录,历史首次突破2000亿。
北京前四月土地收入破千亿
三月一线城市土地收入不足八十五亿元
来源:江西日报
住宅成交价格涨幅的收窄与信贷的收紧,将地产大佬预判的“不乐观”的情绪传递到了土地市场。3月份,土地市场骤然降温,截至3月25日,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仅为84.5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高达320亿元。
截至3月25日,一季度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合计1527.68亿元,考虑到本月还有部分地块将进行出让,截至3月31日,一季度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有望突破1600亿元,同比2013年一季度的872亿元上涨83%。
近日北京市场共计有5宗土地入市,累计起价合计65.76亿元,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计,最后成交额有望突破90亿元,其中来广营限价地块、旧宫住宅地块、丰台科技园商业金融地块可能会受到市场普遍关注,而通州梨园、夏各庄地块可能热度有限。
推进城镇化不能单靠土地收入
来源:人民日报
3月25日,“中国: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财政部的中外学者与官员就此主题进行了研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高效”就是要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更有效率的流动,从而得到更好的配置;“包容”指发展成果能被广泛分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能被广泛参与;而“可持续”则体现在资源、环境以及粮食安全方面。
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提高城市密度、发展城市集群,推进空间的一体化,鼓励城市专业化、多样化发展。
三四线楼市跌声响起 土地收入减少地方债受累
来源:聊城房网
自杭州打响楼市降价第一枪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降价行列。多项统计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的楼市面临着整体下滑的趋势,而与之相关的土地收入和地方债务问题也受到关注。
2月22日,在京举办的“远见杯”全球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多位学者对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提出预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从地方债高速增长来源看,土地指数比较大,“这个领域如果出现比较大的松动,在某一方面突然回落的话,要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