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
农村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启动了多项改革试点,内容包含了土地的确权颁证、土地的权利抵押、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的流转等,力度空前。其中,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与此同时,要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此外,还要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并允许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村集体对这部分农民的补偿。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目标则在于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2025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汇编最新,你想知道的全在这!
《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2015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此文件,标志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试点阶段。文件针对宅基地改革,指出要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在不同区域户有所居的多种实现形式。比如对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超标准占用宅基地和一户多宅等情况,探索实行有偿使用;鼓励进城落户农民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民主管理作用 。这为后续各地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探索宅基地多元利用与管理方式的方向。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实践,广东、浙江、安徽领先试点
许多地区都已积极投身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经验。
早在 2015 年,全国就有 33 个县(市、区)率先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拉开了这一重要改革的序幕。此后,改革范围逐步扩大,力度不断加强。2020 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批复了全国 104 个县(市、区)和 3 个设区市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涉及众多省份,为宅基地制度的优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田。
在众多试点地区中,广东省表现尤为突出。惠州市龙门县自 2020 年 9 月确定为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后,围绕 “一健全两完善四探索” 七项改革任务,严守 “三条底线”,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 “三权分置” 有效实现形式。一方面,完善宅基地基础信息补充调查,推进调查摸底、村庄规划编制、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建立全面完善的房地一体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目前,已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调查 126,457 宗,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 53,569 本,全县 156 个行政村均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另一方面,完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统一以户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宅基地,出台相关文件,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宅基地管理和农房报建暨农房风貌管控理事会,健全管理制度。此外,龙门县还探索出多种保障农民权益、实现户有所居的方式,如宅基地退出的统一再分配保障机制、地票制保留资格权、外出人员祖宅换新房、整合宅基地资源联合建房、土地置换落实宅基地资格权等。同时,规范审批管理,建立农村宅基地建房和管理服务中心及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实行全程网上办理、内部联审联办,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形成审批闭环。在盘活 “沉睡资源” 方面,探索宅基地四种退出机制、流转机制、有偿使用制度,并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完善宅基地制度改革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适应农村社会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城乡关系从分割向融合转化这一历史性变革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贵州将宅基地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出台一系列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管理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宅基地管理制度。
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通过“三权分置”,即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明确各方权责,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强农户对改革的信心和积极性。“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壁垒,畅通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力。增加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发展新业态。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通过改革得到有效利用,如改造成乡村旅游设施、文化体验中心等,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为农村非农业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可吸引城市资本投入乡村,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非农业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可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如租赁、入股等,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通过确立农民对宅基地的财产权利,使农民能够通过继承、转让等方式自主管理这些资产,从而增加家庭财富;宅基地改革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互补、共同繁荣;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确保农民能够公平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减少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还可以通过规范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防止非法占用和滥用土地资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天津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样本!闲置宅基地如何流转?
9月24日,在天津市蓟州区官庄镇联合村一处在建的宅基地前,置业顾问告诉前来看房的客户,宅基地由一套两室一厅的平房和一个小院组成,总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售价49万元。精装修交付。
联合村位于天津盘山景区东南,有不少村民从事民宿、农家乐旅游相关的产业,村里也有丰富的农产品。2023年下半年,溪谷间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进入联合村,主要负责联合村整体文旅运营。
根据蓟州区官方及溪谷间公司描述,2023年底至2024年初,溪谷间公司通过天津农交所先后摘得联合村30多个闲置宅基地项目,其中部分已经完成改造投入使用。
如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自然资源部提出“三个立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其中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9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刘国洪表示,将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土地资源更好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首先,立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针对近年来耕地保护出现的新情况,把各类占用耕地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以补定占”,强化省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耕地占补平衡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耕地保护经济奖惩机制,真正做到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农民得实惠。
其次,立足高效衔接宏观政策与区域发展,完善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围绕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条件和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土地要素精准保障水平,让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同时要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的配置机制。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将推出哪些落实举措?从三个方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9月19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其中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那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将推出哪些落实举措?从三个方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第一,立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针对近年来耕地保护出现的新情况,把各类占用耕地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以补定占”,强化省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耕地占补平衡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耕地保护经济奖惩机制,真正做到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农民得实惠。
吉安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点有哪些?
吉安市,江西省辖地级市,古称庐陵、吉州,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西接湖南省,南揽罗霄山脉中段,据富饶的吉泰平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总面积25283平方千米。那吉安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点有哪些?
一、吉安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点有哪些?
一是指导各地对照改革试点任务,聚焦确权、赋权、活权,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永丰县作为国家试点县,累计探索形成39项制度机制,其中2项收录农业农村部《政策文件汇编》。
我国将以土地整治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我国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服务于城乡融合发展。那我国将以土地整治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有哪些?
一、我国将以土地整治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自然资源部将进一步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建设农业强国必须靠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重点!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其中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三农”专家孔祥智表示“建设农业强国必须靠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重点”。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重点
改革是4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性动力。改革包括方方面面,至今我们仍然在吃着改革的红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期由15年、30年,到再延长30年,给农民和农业经营者一个稳定的产权预期。这是40多年来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基础。
中共中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哪些内容?涉及10个方面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市场体系。近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那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哪些内容?
一、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