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收益
土地收益是指土地或土地资产在开发经营和利用过程中由于经营性因素或其他外部客观因素所形成的利润。通常所讲的土地收益包括所有权收益与使用权收益。所有权收益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取得的一种收益,与广义地租的涵义相同。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的条件下,与所有权收益相对的是土地使用权收益,即指土地收益中归土地使用者占有支配的部分,是土地使用权中使用权利的直接体现,是在土地经营活动中归其占有的土地经济性增值收益。如果将农民集体组织和农户考虑为土地收益分配的主体,那么在农地非农化或政府征地过程所付出的征地补偿安置费也是一种土地收益。
安徽宿州农地流转信托项目:农民可获土地7成增值收益
来源:新京报
12月10日,一辆农用三轮车从宿州市埇桥区帝元现代农业门前驶过。10月,全国首单农地经营权流转信托计划落户埇桥区,区政府把5400亩地委托中信信托,信托公司再委托帝元农业作为第三方运营土地。
中国首单农地经营权流转信托计划:经营权由金融信托公司管理;农企变身服务商;农民收益增加
困扰安徽宿州农业企业帝元农业近一年的融资困境最近终于被化解,解决方案是由中信信托推出的农地经营权流转信托计划,这也是全国首例。
安徽农地流转信托项目:农民可获土地7成增值收益
来源:新京报
12月10日,一辆农用三轮车从宿州市埇桥区帝元现代农业门前驶过。10月,全国首单农地经营权流转信托计划落户埇桥区,区政府把5400亩地委托中信信托,信托公司再委托帝元农业作为第三方运营土地。
12月9日,宿州朱仙庄镇朱庙村支书沈加亮从该村土地流转机构--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门牌前走过。
中国首单农地经营权流转信托计划:经营权由金融信托公司管理;农企变身服务商;农民收益增加
土地流转:给农民更多收益
陕西榆林流转土地169万亩 增加农民收益
来源:榆林日报
榆林市内外一些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瞅准榆林农村大量闲置土地实际,与农民通过出租、转包、合作等方式集中流转土地,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民收益。截至今年11月21日,全市流转土地169万亩,占全省流转总面积的32%,农民流转土地收益超亿元,涌现出流转土地百亩以上大户3800多户。
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榆林鼓励种粮大户和各类经济组织不拘形式流转土地。目前,全市通过出租、转包方式流转的耕地占流转总面积的53%。横山县响水镇驮燕沟村农民乔俊宏看准了无定河两岸大片撂荒稻田,通过租赁、合作方式从1600户农户中拿到稻田11000亩,今年生产稻谷250万公斤,实现利润100多万元;榆林市鸿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租赁榆阳区岔河则乡排则湾村集体土地1800亩,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马铃薯生产基地;清涧县通过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涌现出110多户红枣栽植大户,其中杨文春一户4700多亩,今年纯收入50万元;米脂县孟岔村孟浩海等8户农民将182户农户分散的2142亩山地转包过来发展红枣产业。
一些外地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也来榆林地里“淘金”。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朝久玉米专业合作社以每亩每年260元的租费从榆阳区岔河则乡河口村26户村民中流转耕地843亩,今年玉米产量56万公斤,实现产值100多万元。流转户刘玉华介绍,他家流转了40亩,一年收入1万多元。今春,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种粮大户李刘生以每亩每年50元的租费从榆阳区小壕兔乡刀兔村一组流转集体土地700亩,全部种植玉米,今年可收入100万元;延安市甘泉县种粮大户张志清以每亩每年300元的租费从小壕兔乡掌高兔村16户村民中流转耕地500亩,今年玉米亩产750公斤,收入78万元。
习近平: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来源:和讯
习近平: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主要是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农业保险(放心保)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摘自《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公开发表于201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
关于土地出让金是否是未来收益流折现的探讨
来源:每经网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中有一大块是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招拍挂收取的土地出让金,而这笔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国有土地未来70年使用权的折现价值,也就是说是该块土地未来70年租金,这一未来收益流的折现价值。
尽管土地出让金也包含了给予原土地使用者(如被征农民集体用地、房屋用地、工厂用地及地面建筑和植物、作物的所有者)拆迁补偿款,也包含了七通一平以使土地可以直接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前期整备的土地一级开发的费用,包括相关的转让税费,这些只能作为土地开发成本的一部分,而更大的部分则是国有土地未来70年使用权(工商业用地一般为50年)的租金的折现价值。
由此可见,在房地产这一实体经济中,即有了土地出让金这一未来收益流折现价值的存在。
新疆青河县萨尔托海乡“土地流转” 让农民收益颇丰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这几日,青河县萨尔托海乡萨尔托海村村民合孜尔别克可是忙的不可开交,每天打理好自家的农活之后,他便到离家只有2公里的打瓜地里打工。
说起乡里的土地流转工作,合孜尔别克竖起了大拇指,“这种方式非常好,土地流转后,我们既能拿到流转款,又能在做好家里农活的同时在家门口挣工资,得到不错的受益,比自家种植更划算。”
问起他这几天的收入,合孜尔别克可是乐的合不拢嘴。“我已经在这里打工近半个月了,每天只干8个小时,收入都在150元以上,打工的地方离家又近,干的活也不是特别的累,既不耽误家里的事情,还可以有一些额外的收入。”
新一轮土改或产生50万亿土地流转增值收益
来源:证券时报网
据业内人士估计,全国13亿亩可承包土地的流转价值总量在50万亿至80万亿元之间,土地流转将给中国8亿农民人均增加6万至10万元的资产总量,并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农业,促进消费增长、农业发展及加速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土地流转如何保障农民收益权
来源: 金融时报
尽管政策层面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出台,但是股市里的“土地流转”板块却早已闻风而动。3日,受益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消息,土地储备、海南区域等板块股票出现了大幅上涨,并推动沪综指重新站上2100点。
年初的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这让人们对今年能迈出多大步伐充满了猜想。福建省在近日出台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意见》中指出,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在很多业界人士看来,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流转,能够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同时改善部分耕地撂荒的现状,这是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趋势。
集“零”为“整” 福绵土地流转创造好收益
来源:玉林晚报
5日上午,福绵管理区樟木镇莘鸣村党支书庞继林一早来到村外连片香蕉地、果蔗地,了解种植户在租地和管理方面需要协调的问题。这里的土地已租给种植大户连片种植,看到庞继林,种了100多亩香蕉的承租户李老板来了精神:“支书,看看还能在附近再租给我一块地吗?”李老板计划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种植大户要承租土地,不是直接和农户商谈,找的却是村支书。今年5月初,福绵渭农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这是玉林市首家服务农村土地流转的合作社,庞继林是这家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土地流转在福绵管理区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过去,各个农户家庭都是自行零散出租流转土地,现在,土地流转合作社一改过去农户将土地零散出租的模式,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统一经营。在莘鸣村,渭农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把近800户农户共1930多亩土地,进行统一集中流转经营。
曾经零租金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