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守护红线 呵护生态

守护红线 呵护生态

来源:互联网2011-09-22 14:47:36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整理开发工作见闻 
作者: 吕苑鹃 黄静瑞 |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 

 
  9月的新疆,干燥的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收获,同样也属于土地整理开发事业:近十年来,新疆共安排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约300个,建设规模400多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00余万亩,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然而,在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开发,如果缺少生态保护的意识,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何把握住土地整理开发的“度”,实现开发与生态保护同行,新疆的经验或许能给西部地区的土地整理开发带来启示。

  不与水争地

  水资源对新疆的可持续发展究竟有多重要?“模型分析表明,干旱区的土地利用前30年主要受人口和政策的影响,后20年主要受水资源和人口的影响。”日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报告《新疆跨越式发展面临的生态与环境挑战》指出,新疆应改变传统的开荒观念和发展模式,土地利用与水资源利用要达成平衡。

  “在新疆,土地整治项目必须‘以水定地’,条件允许的地方才能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阿布杜沙拉木·依明巴海告诉记者。此外,国土资源部今年6月发布的《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土地整治不仅要增加耕地面积,还应注重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记者来到新疆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东泉村,一个典型的农业区。 “再往北20公里到30公里,就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儿缺水,要在我老家江苏,割了麦子后,再种上一茬白菜萝卜,比种粮食还挣钱。”指着不远处的大片桔梗,村民纪国胜不无惋惜地说。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如何保障土地整理项目的水源?阜康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新上的土地整治项目,基本上都不允许打井取地下水,如果非要打井,必须自治区批准才行。

  水来自“固体水库”——新疆境内冰川储量2.1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0%,山脉融雪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条。

  在塔城地区沙湾县牛圈子牧场三个泉子土地整理项目区,记者看到,山坡上修建了沉砂池,通过铺设管网将天山融雪和地表水引到池子沉淀,再采取自压式滴灌直接到地里。

  中科院地理所的报告还提醒,在气候变化、温度升高情况下,新疆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增大,冰川的消融并不会导致新疆水资源枯竭,但会增加水资源的变化幅度和利用难度。今后需要开展研究的是如何将农业用水降到75%。

  所幸的是,土地整理项目已经走得更远。“地没整之前,基本是漫灌。土渠‘吃’水厉害,1立方米水流到地里就只有0.4立方米了,大半都没了。”纪国胜说,“土地整理修了配套的防渗渠,再也不用担心水跑掉了。”

  在项目区,记者看到,黑色的塑料管铺在地里,与作物平行排列,每株作物的根部滴水带都有一个小口,在需要时进行“定点”灌溉。村民告诉记者,采取滴灌方式后,不仅节水超过50%,产量也大大增加。

  质与量的“跷跷板”

  “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许多人如此感慨。

  新疆国土面积达166.49万平方公里,为我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全区农林牧可直接利用的土地面积约10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新疆现有耕地7682万亩,人均耕地3.45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全区后备耕地资源总量为2.23亿亩。2030年以前有水源保障可开发的土地有4979万亩,居全国首位,是我国最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省区。

  这一组组数据分明在告诉我们:在新疆,无论是耕地,还是可利用土地,其数量都非常可观。

  然而,另一组数据却让人无法乐观——耕地质量普遍不高,耕地等级大多在1-8等之间,9-12等之间的优质耕地仅占30%,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换言之,新疆约有70%的耕地需要进行开发整理。

  9月初的新疆塔城地区,正是棉花收获季节,公路边是一望无际的棉花地,遥远的连接处便是一大片泛着白色碱花的盐碱地

  耕地数量与质量的严重失衡,引起了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村土地整治正是提高耕地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金钥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管理局局长续效丽介绍说,近年来,新疆在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既注重数量上的平衡,更注重质量的提高——针对该区田间基础设施不配套的情况,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实现了土地平整化、林地网格化、排灌设施化。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有效利用水、土、光热资源,既是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决条件。

  在东泉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区,路边的地里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示范区”。阜康市滋泥泉子镇镇党委书记甘卫国告诉记者,这是一块特色山药种植示范田,共200亩,品种为“大和芋”山药。

  “对水、土条件要求很高,需要土层深厚、土地疏松肥沃的沙土地或沙质壤土,既不能旱又不能涝,全生育期苗滴水10-12次。”据当地村民讲,土地整理前从来没种过如此“娇贵”的东西,现如今在垄间铺设了滴灌带,滴水少量多次,随水施氮磷钾复合肥。

  “先有了高标准的农田,才能建成各种各样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示范田’。”甘卫国说,整治后的土地也为农民们带来了无限“钱”景。以种植山药为例,亩产值约3.2万元,扣除成本,每亩纯收入可达2万元。

  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新疆的土地整理事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2000-2010年,新疆共安排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92个,建设规模423.44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07.19万亩,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

  “2010-2020年,全区将完成1000万亩农村土地整治,计划新增耕地300万亩。” 阿布杜沙拉木·依明巴海介绍说。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无论是土地整治的建设规模,还是新增耕地量,都将较上一个十年翻番。

  虽然相对于2.23亿亩的后备耕地资源总量,这只是个小数字,但对新疆而言,开展土地整理开发仍然要慎之又慎。“后备耕地资源只能适度开发。” 采访中,国土资源系统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对西部地区而言,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犹如悬在头顶的利剑。“新疆虽然面积辽阔,土地后备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水资源的严重制约,远离水源的荒漠地带,很难开发利用。”未来,新疆的土地整理项目必须量“水”而行,土地利用还是要在节约集约上下功夫。

  去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意见的有关措施》,研究制定了8个方面22条支持政策措施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其中,涉及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的内容如下: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力度。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向新疆倾斜,支持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继续支持实施伊犁河谷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做好水资源配置、生态用水衔接和环境影响评价等论证工作,开展南疆三地州、天山南麓绿洲区土地整治前期工作。”

  同样,新疆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这些声音都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信息——必须从新疆现实的生态条件出发,结合规划期内的资源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和布局,实现耕地增加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在新疆采访的日子里,记者终日在黄与绿间穿行。黄色是无尽的戈壁沙漠,绿色是带状的绿洲,它形象地揭示出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特殊相处方式:在沙漠戈壁的怀抱中,人类艰辛地生存发展,胼手胝足地开垦,才使漫漫黄沙中诞生了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绿洲家园。今天,重新来反思这种相处方式时,人们有了新的认识——要守住绿色,便要敬畏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我们的永恒主题。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