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延长县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进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延长县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进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延长县人民政府2017-12-14 10:05:18

延长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延长县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进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单位:

《延长县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进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延长县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日

延长县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进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精神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农业发展新动能,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切实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全面推进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八次党代会精神和“塬果川菜,区域特色”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以打造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为重点,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为契机,以发挥优势资源和适度规模经营为依托,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动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为支撑,培育壮大县域特色农业经济,为建设经济强、人民富、生态美、社会和谐新延长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要求,坚持立足生态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突出延长特色主导产业,以“农特产品—有机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农特产品”的递进链,努力打造有机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和聚集农特产品仓储、加工、电商、农业机械、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物流园区,推动全县农产品产业体系升级。到2020年,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力争建成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

(二)到2020年,形成七大产业布局,力争每年完成30个以上专业村和1个专业镇建设任务。每个专业村镇达到“五个一”标准:一是做强一个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6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达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镇10%以上。专业镇主导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3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占专业镇农户总数的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10%以上。二是培育一个知名品牌,形成较大范围的辐射效应。专业村镇主导产品必须有注册商标,有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三是建成一个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该村发展“一村一品”的市场主体,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要成立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数占专业镇、专业村从业农户数的比重为30%以上和40%以上。与龙头企业或专业批发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农产品统一销售率达到50%以上。四是培养一批农民致富带头人,发挥村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农民技术骨干的带动效应。五是创建一个示范带动模式,参与农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围绕实现以上目标任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积极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加快形成七大特色产业。

苹果:以打造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为目标,形成在全县各镇、街道办土地平整的塬区村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梨果产业。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推行标准化生产。2020年苹果总产量达到32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1.5万元。

蔬菜:以“一村一品”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在川道村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大棚生产为主的蔬菜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郭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设施农业方面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实行日光温室、大棚、露地三菜并举,稳步扩大设施蔬菜面积,加大温室大棚改造力度,扩大西、甜瓜种植规模。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

畜禽业:形成以“企业引领、园区示范,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的畜禽生产适度规模养殖。采取舍饲养殖与果畜结合,加快推进林下养鸡等循环农业发展。2020年畜禽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

饲草业: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支持鼓励菌草种植。采取大户带动,规模发展,发展饲草、食用菌养殖等产业,实现种、养加工产业生产链条,每年力争发展2000亩。2020年菌草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特色产业:根据我县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地条件,优先发展红薯产业,同时按照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花椒、红葱、蘑菇、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产业。逐步解决储存、加工、包装环节问题,保护原产地品种,打响优质品牌。2020年特色产业面积达到4万亩。

农产品加工:依托白家川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区,推进各类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具备农产品交易、会展、电子商务、包装配送、冷链物流、质量检测、信息发布、教育培训、创业孵化、金融服务等多项功能,成为辐射周边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指导中心,推动延长特色农产品供销产业链升级。2020年建成规模以上企业8个,实现骨干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所有特色产业发展。

旅游休闲业:以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15个村为主,充分考虑区域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沿黄线、延马线、渭清线等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相对较好的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合理布局,稳步发展以吃住游、观光采摘、休闲体验、健康疗养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2020年发展旅游休闲观光示范村15个。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建设“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创建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的重要作用。坚持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资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筹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三品一标”认证、品牌申报、对外营销窗口建设等,并保证各项优惠政策足额到位。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二是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生态农场,提升壮大农民合作社。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和各项制度,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行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农业深加工企业,规划建设集农业机械、农资、物流、仓储、信息、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园区。到2020年,力争使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及带动产业实现全覆盖,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社会化服务,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全县土地流转率达到30%。新增龙头企业10家以上,农业深加工企业10家以上,培育发展专业大户达到1000户,示范性家庭生态农场达到500家。

(二)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参照国家三品一标认证标准制定《延长县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延长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延长县无公害小杂粮生产技术规程》、《延长县无公害肉蛋奶生产技术规程》。二是支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进一步加强对延长传统优良品种的保护,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示范试点,积累经验,全面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标准。每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品牌3个以上。三是加强农产品监测。力争用3年时间,初步建立起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中心,以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市场检测室(点)为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并实现逆向查询。五是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以查处违规使用高毒农药问题为重点,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指导,严防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诚信农资经营门店评比授牌活动和农资打假执法专项整治,不断提高守法诚信经营自觉性。六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广实施大型沼肥生物工程和沃土工程,积极推广沼肥沼渣、秸杆还田、果园植草等,支持鼓励增施有机肥、推广生物肥,开展农业面塬污染治理,加快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保护和培育良好的农业生态条件。

(三)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通三农服务热线,安排农业专家坐诊,为农民提供政策、科技、农产品市场供应、假劣农资投诉举报等全方位的即时信息服务,实现农民与专家零距离沟通。二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发挥县农业信息与市场中心、电子商务孵化中心作用,进一步完善电商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加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使新技术、新业态成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三是推动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四是推进“有机农特产品+互联网 ”模式。利用农特产品在农产品中的优势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加快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到2020年新发展微商电商300家,新建品牌直销店40家。

(四)建立市场经营体系。一是坚持“以质量引领发展,以市场培育产业,以品牌提升层次”,全力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实行品牌销售,抓好延长西瓜、延长红薯、延长红葱、延长黑猪等品牌创建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联结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联结,按照市场需求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产业经营规模和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三是积极推动产销地市场建设。支持鼓励涉农企业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型城市建立农产品直销窗口,开展延长农特产品体验品尝等多种形式的实体店宣传推介。支持白家川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市场中心和特色农产品储藏库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直接领办连锁配送、专卖、超市等现代流通企业。建立鲜活农产品从基地到餐桌无缝对接的储藏、运输、销售全过程冷链物流体系。

(五)建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村镇建设为重点,整合各方培训资金,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加强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闯劲的优秀当家人和技术骨干。重视乡土人才培养,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培养营销人才,加大技术力量培训,组建一支300名营销经纪人队伍和1000名职业农民科技员队伍,着力培育为敢于担当、勇于探索本地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明白人。

(六)建立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强化园区示范引领。要加强现有的2个省级、5个市级果业蔬菜示范园区及生态养殖园区建设工作,捆绑财政项目优先投入园区基础设施等建设,引导园区经营主体和农户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其中苹果10万亩,蔬菜1万亩,特色小杂粮2万亩,畜禽业5家,布设可追溯监控点30个,全面实行可追溯。二是积极与农业科技院校开展合作,建成农科教合作基地,大力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三是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按照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突破。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建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突出种子种苗、高效种养、生态安全、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积极发展工厂化育苗,加快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生产高效、安全、智能、可控。推广林下复合经营,提高林地利用率。逐步完成县域内冰雹带果园防雹网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进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工部、考核办、财政局、农业局、发展局、市场监管局、水务局、果业局、畜牧局、科技局、扶贫局、蔬菜中心、农技中心、农广校等相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各镇、街道办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指导专业村镇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并抓好具体组织和实施。各镇、街道办,有关部门单位要统筹政策、统筹投资、统筹技术服务,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加快我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进有机农特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

(二)资金投入机制。按照政府扶持、市场主导、各方参与的原则,以捆绑涉农资金和上级扶持、财政投入和信贷投入为导向,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投入产业开发,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开发投入机制。做好产业项目的论证、宣传推荐和招商引资活动,探索成立农业投资公司,发挥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积极参与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开发。从2017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筹资不低于3000万元资金,保持每年用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投入资金不低于4000万元。

(三)责任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将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各镇、街道办,各相关部门负责的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强化工作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立督导督办制度。实行专项督导和日常督导相结合,由农业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建立工作信息定时报送制度。建立信息员联络制度,实行信息数据和工作情况月报制度,及时传递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掌握工作动态,总结创建经验。

(四)以奖代补机制。实行以奖代补办法,制定出台《延长县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推进有机农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奖补办法》。进一步强化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检测、农业投入品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品牌创建、对外销售窗口、互联网+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等奖励补助。

(五)综合改革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活资源要素潜力,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在做好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努力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重大突破,为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二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产权抵押融资机制,解决发展融资难问题。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保,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