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4-03-18 11:18: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从该《规划》提出的五大任务来看,对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已经有了共识、且是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工作的重要目标。比如,《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且《规划》也着力解决进城务工者的各项基本权利,比如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而且,从《规划》来看,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将是城镇化的终极目标之一。这是人的城镇化,而摒弃了以往地方上过度追求的“物”的城镇化。体现了“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些都是美好的蓝图和正确的方向,不过,也要认识到城镇化这项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这方面,《规划》也未雨绸缪地提出,不断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这是一连串的事件和改革,尤其是在身份制特征明显的社会里,要想使普通进城务工者真正享有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合法权利,并令其得到保障,不仅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获取更多制度红利,有时也需要触动一些既得利益群体或现有利益群体的利益,比如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医疗卫生保障,城市居民有时会有一些抵触心理。为此,城镇化如何提升质量,考验的也是系统性改革的智慧与勇气。
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注意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规划》提出,“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这些都是正确的基调,不过依然要看到现实中还有不少大型的城市区划在不断形成,地方上大城市都有着不断扩区的冲动,这是地方管理者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形成的冲动,且它们确实也有着辐射带动作用;但是,更高层面的规划者们应该看到大城市病所造成的种种城市困境,而这些大城市病在地方往往都是以“限”政来应对,这事实上是一个不良循环。
合适的思路应该是,不断区分和合理布局城市功能,避免一个区域内集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于一身的中心——外围式路径依赖,将一个城市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实现较为均等化的投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才是真正的积极扶持中小城市的举措,即发展中小城市是有效解决就业的途径,可以很好地实现就近城镇化www.tuliu.com。
多项政协提案均聚焦新型城镇化推动转移...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
2024年陕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
发改委: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
国家发改委出台《“十四五”新型城镇化...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具体有哪些...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1年新...
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
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
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出台...
2019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敲定:...
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