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马山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马山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来源:马山县农业和林业局2016-11-25 16:46:27

马山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明确“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马山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两基两城一中心”的奋斗目标,全力推动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十二五”以来,马山县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4年,全县农业产值12.18亿元,比2010年增加4.83亿元,增长65.71%,年均增长13.46%;农民人均纯收入6058元,比2010年增加2234元,增长58.42%,年均增长12.19%;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14年粮食总产量18.31万吨,比2010年增加3.07万吨,增长20.14%,年均增长4.69%。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1.5万亩,蚕种饲养量3.75万张,产鲜茧1500吨,产值4950万元;2014年桑蚕面积发展到3.1万亩,蚕种饲养量6.35万张,产鲜茧3170吨,产值1.3亿元,桑园面积覆盖到全县11个乡(镇),出现了多个桑蚕合作社和种桑养蚕专业大户,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金银花、旱藕、木薯、花生、蔗糖、蔬菜、水果等生产也稳步发展,2014年金银花面积5.5万亩,旱藕面积1.1万亩,木薯面积2.52万亩,花生面积2.84万亩,蔗糖面积4.36万亩,蔬菜面积11万亩,水果面积2.99万亩。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步推进

以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和生态农业开发为示范带动,大力推进“小块并大块”、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4年全县连片流转土地面积达9.3万亩,连片流转100亩以上并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基地达211个。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坚持“农民为主、政府扶持、多方参与”的原则,组织、指导经济能人带领群众以我县特色产业或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为主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2个(“十二五”期间新增128个),其中种植业79个,养殖业43个,旅游业2个,农机业18个。“十二五”期间,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乐村古宜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分别荣获“2011年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2011年度南宁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马山县古朗瑶乡山银花专业合作社荣获“2011年度南宁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四)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认真开展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工作,做好全县农作物良种种植面积的统计汇总、审核、公示和上报,2011-2014年累计发放良种补贴2935.09万元,涉及94093户,其中早稻良种补贴755.48万元,涉及69366户;玉米良种补贴1412.09万元,涉及94093户;晚稻良种补贴767.52万元,涉及67786户。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的落实,提高了农民使用优良作物种子的积极性,良种覆盖面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农产品品质有了较大的改善。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建立了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配置了检测设备,2011-2014年累计完成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10300个样品,合格率99.9%;二是创建乔利乡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2900亩,2011-2014年生产蔬菜产品87390吨,其中叶用蔬菜42480吨;三是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监管,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四是充分发挥农业行政执法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2011-2014年累计检查农资市场800余个次、农资经营户3000多个次,受理群众投诉案件26起,立案查处农资案件7起,农资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

(六)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推广普及

一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水稻、玉米、大豆、果蔬等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二是全面推广应用高产高效农业技术,2011-2014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80.45万亩、免耕栽培技术72万亩、间套种栽培技术56万亩、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2.5万亩,农业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2011-2014年累计开展技术培训5.68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农民劳动技能。

(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投入300多万元实施古零镇弄拉屯、永州镇局卜屯等新农村示范工程5个,完成了30个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和3400座沼气池的建设;投入543万元实施移民新村建设项目10个;投入2785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68万亩,完成周鹿镇琴马村连塘片等11个村连片土地开垦项目,新增耕地面积1932亩;投入1695万元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109个,受益群众9.4万人。

(八)农村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大力开展“美丽马山•清洁乡村”活动,全县推广清洁技术33.98万亩,回收农药瓶19.65万个,清捡废弃物32.12吨,投入资金160多万元。建立农业清洁技术推广示范点11个,推广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绿色植保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生物有机肥利用技术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投入300万元对古零小都白农家乐、弄拉旅游景区等进行重点打造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清洁乡村”活动,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二、“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一)有利条件

从宏观上看,“十三五”农业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十三五”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战略的关键时期,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重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要的支撑是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必将从根本上打破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困局,强农惠农的力度势必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将获得更多、更快、更好的发展机遇。二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速,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工商资本不断向农业领域渗透,促使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流转,实行连片开发,产业集约化经营,将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规模效益,改变传统的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业的生产潜力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三是现代农业深度推进,着力“四化”同步发展,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特别是通过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现代高效种养业快速发展,撬动农产品加工业的突破性发展,促进农业农村三产服务业不断激活,正在催生“接二连三”的“第六产业”,传统农业的格局将会彻底突破,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功能拓展,效益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从马山县自身实际看,“十三五”农业发展也面临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马山县属亚热带气候,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宜,具有发展种植业的气候优势。二是具有比较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如金银花、旱藕、桑蚕、红薯等,这些特色农产品在区内外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前景广阔,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三是马山县农村道路、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覆盖面不断拓展延伸,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县域内的过境高速公路进一步延伸,有利于加速农产品流通,推动二、三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

(二)不利因素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马山县耕地大部分为中低产田(地),虽然这几年以水利建设、耕地整理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但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比重偏低,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23.51%,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17.06%,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龙头带动能力不强,产销协会作用未能很好发挥。马山县农产品生产经营大部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无力承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分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难以完善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小生产经营和大市场需求无法对接,生产者始终处于被动局面;龙头企业数量少,多数生产规模较小,竞争能力较弱、带动能力有限;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程度仍然很低,各类农产品产销协会发展尚欠不足,营销手段比较落后,主动出击找客商少,多为被动等客户上门。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不够强,导致主导产业不突出,无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3、农业产业竞争力不强。马山县农产品批量小,标准化率、商品率、产业化率仍处在较低的水平,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林牧渔服务业不发达,制约了第一产业的更快发展,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十三五”农业发展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预期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两基两城一中心”发展目标,坚持“工业园区化、旅游产业化、农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推动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和“四化同步”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重点引导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的水果、茶叶、药材等产业,加大政策、资金、技术倾斜与扶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坚持分类指导和示范带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地域性、生态性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类指导,建立示范样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全县农业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在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突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坚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

(三)预期目标

1、经济指标

——农业产值年均增长13%;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2、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

——粮食播种面积保持6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8万吨以上;
  ——金银花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鲜花3500吨,实现产值3500万元以上;
  ——中药材种植面积10000亩,其中八角9000亩、山豆根100亩、牛大力530亩、广佛手170亩,天冬230亩,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
  ——旱藕种植面积2万亩,总产量2万吨;
  ——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总产量20万吨;
  ——糖料蔗种植面积5万亩,年进厂原料蔗20万吨;
  ——木薯种植面积4万亩,总产量4万吨;
  ——水果种植面积4万亩,总产量2万吨;
  ——桑园种植面积3.5万亩,鲜茧产量3500吨;
  ——花生种植面积2万亩,总产量2600吨。

四、“十三五”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是拥有现代农业设备、广泛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的农业,也是实现组织管理社会化、区域化、企业化、专业化的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重点。按照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其次,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幅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第三,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第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种养,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第五,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粮食、高效经济作物、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地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继续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

一是抓好“米袋子”工程,继续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通过落实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扩大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面积。同时,做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避免重大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二是抓好“菜篮子”建设,通过抓好生产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高产优质良种、农产品流通、建设高标准化“菜园、果园、养殖场”等,保障农产品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紧紧围绕金银花、旱藕、桑蚕、中药材、百香果、红龙果等重点特色产业,培育和创建我县名特优农产品,实施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努力打造绿色农业有机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促营销,以营销出宣传,打出我县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除了继续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优秀农业企业进驻我县之外,还要重点积极培育和扶持我县自己的农业龙头企业,每年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另外,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增加合作社发展资金,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农产品增产增值。三是全力打造农业(核心)示范区,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在巩固和提升马山乔老河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前提下,整合资源,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古零镇水锦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辐射和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扎实抓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工作。要充分利用我县农业和地理优势,利用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产品、农业(核心)示范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等,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参观、旅行,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一是通过创建农业(核心)示范区和生态综合示范村,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家乐”旅游,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支持农民进入南宁市基本建设工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创收。三是扶持农民从事个体贸易、餐饮旅游、交通运输服务业,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加工业,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多渠道转移创收,支持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努力形成稳定的农民转移就业队伍。四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大工资支付、劳动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五是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工作,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后顾之忧。

(五)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以现代种业、配方施肥、农机农艺融合、病虫害统防统治和互联网信息化为重点,加快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建设。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就业,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创业培训,合作社带头人及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从县、乡(镇)到村的“三级”监管队伍。全面推行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市场准入、产地准出和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例行抽检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建设生态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继续开展“美丽马山•生态乡村(下步宜居乡村、幸福乡村)”活动,重点实施“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和推进“农村住宅建设管理”、“‘三清洁’巩固提升”两项行动,每年建设10个以上市县级生态综合示范村、20个以上生态精品示范屯和30个以上生态标准示范屯,优化农村生活环境。

(八)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确权工作,引导和规范土地有序流转,每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以上,全力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整县推进工作。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力争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以上。三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多元统一的农村土地市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运营新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新机制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