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乐山市实施科学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方案(全文)

乐山市实施科学精准扶贫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方案(全文)

来源:乐山市政府网2016-08-30 11:01:3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定不移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来部署推进,突出开展小凉山区、乌蒙山区、市列重点区域等扶贫攻坚行动,着力抓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工程”,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27.82万人减少到17.7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6%下降到7.5%,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部分地区特别是彝区山区,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现象突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集中力量推进扶贫开发攻坚,是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协调发展、推动民生改善、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结合乐山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总体思路,以更大的决心继续向贫困宣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重点与全面、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外力与内力、扶贫与扶智、“大多数”与“极少数”六个并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围绕建设“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区”定位,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和“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要求,确保全市每年减少贫困人口不少于4万人,到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市17.73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4个贫困县(区)、省定259个和市列21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三)基本要求。扶贫开发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做到科学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扶持对象精准。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

——项目安排精准。结合实际编制扶贫项目规划,确定实施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受益对象、责任分解等内容,做到项目规划到户、实施效果到户。

——资金使用精准。以县为主体,加大资金整合使用力度,把资金精准投放到村到户,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措施到户精准。根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需求,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

——驻村帮扶精准。因村派人、强化责任,按需选派各级干部和各类人才组成驻村帮扶工作组,针对扶贫工作薄弱环节强化支持、落实举措。

——脱贫成效精准。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县、村、户减贫档案,分年度逐级验收脱贫成效,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二、重点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问题导向,瞄准贫困、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精准减贫,将“五个一批”措施细化、具体化,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财政金融扶贫“十项精准扶贫工程”。

(一) 基础扶贫

着力推进交通建设。加快推动高速公路向贫困地区延伸、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网完善畅通,以及渡改桥、汽车客运站场建设,突出推进到村主要聚居点和产业园区等重要节点道路硬化,彻底破解贫困地区交通瓶颈制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通村公路拓宽改造、到重要农村节点有硬化道路、所有贫困县(区)建有功能较为完善的县级客运站。

着力推进水利建设。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农田水利灌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力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人人喝上干净水。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

着力推进电力建设。优化改造110千伏农村电网骨干网架结构,实施低电压治理工程,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水平,户通电率达到100%,确保群众“用上电、用好电、电好用”。

着力推进通信建设。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县(市、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加快基站、通信管网建设,实施“宽带乡村”、行政村通宽带、贫困地区互联网覆盖、农村中小学免费通宽带、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等工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村村有宽带、通广播,户户有电视,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委、市水务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移动乐山分公司、电信乐山分公司等(第一个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 产业扶贫

优先发展特色农业。切实推进“扶持生产发展一批”,围绕贫困村、贫困户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扶持农民专合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带动发展茶叶、中药材、林产品、脱毒马铃薯、核桃等特色农业基地,以及乌金猪、乌骨鸡等特色养殖业。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力度,不断增强产业扶贫技术支撑。到2020年,建成“一都四基地”。

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业。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后商品化处理、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促农增收能力。完善“百企帮百村”的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体系,拓展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扶持贫困村发展小微企业或工商户,激励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创业,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创造就业岗位,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积极拓展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把彝区山区作为全市旅游第三极的重点,整合旅游资源和线路,依托生态和民俗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加快推进马边国家旅游扶贫开发试验区申报工作,打造峨边黑竹沟百里生态旅游文化走廊、金口河大瓦山湿地公园、沐川竹海自驾游营地等一批新业态产品。到2020年,形成4个以上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点),打造10个以上特色旅游村、25个以上民宿旅游达标户。

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以夹江经济开发区和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为平台,共建飞地产业园区,推动夹江县、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利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用好扶贫开发、民族地区、灾后重建等各种扶持政策。综合考虑资金、土地、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要素投入,建立飞出地和飞入地跨区域经济合作财税等利益分享机制。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旅游体育委、市扶贫移民局等

(三)新村扶贫

全面推进农村贫困户住房条件改善。把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放在首位,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生态移民等政策,切实推进“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优先支持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建设,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1273户特困群众农村廉租房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房抗震改造,保障居住安全。

大力推进扶贫新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沐川县实施乌蒙新村建设,到2020年建成43个扶贫新村;加快彝家新寨建设,到2020年建成206个彝家新村(寨);重点片区外建成220个扶贫新村。完成全市28469户贫困户住房改造。

提升扶贫新村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统筹推进 “三建四改”配套工程和“1+6”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贫困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和“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创建工作。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扶贫移民局、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市旅游体育委、市交委、市水务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局、市民宗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市防震减灾局、国网乐山供电公司等

(四)能力扶贫

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健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提高贫困地区幼儿保教费减免比例。进一步完善彝区“一村一幼”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幼教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村幼教师的工资和待遇。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支持办好贫困地区综合高中,积极开展普职融通、特色鲜明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探索试点。大力改善“三县一区”和其他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

开展就业创业能力培育。切实推进“扶持就业发展一批”,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加大对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支持用人单位和贫困地区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搞好定向、订单培训,实施贫困地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深入推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创业孵化基地。

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从2016年春季起,民族地区在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和中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对公办幼儿园免除3年保教费,对公办普通高中全面免除3年学生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按公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到2020年,民族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制定实施贫困家庭学生专项帮扶计划。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将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和“特岗计划”有机衔接。职称(职务)评聘和生活待遇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制定全市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加大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实施彝区支教十年计划。按照“县对县、校对校、师对师”的对口支援形式,进一步加强对“三县一区”的对口支援力度。到2016年底,彝区乡(镇)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至少与一所内地学校结成对口支援关系。彝区每年选派幼儿园、中小学校的管理干部到内地对口支援学校挂职锻炼,选派一线教师到内地对口支援学校跟岗学习。不断深化“一村一支教”志愿者工作,每年选派“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支教。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投促外侨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民宗局、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等

(五)生态扶贫

加强生态保护。加快脆弱地区生态治理步伐,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恢复、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继续抓好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规划建设一批生物科考、森林探险、植物观赏、森林康养基地。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5%。

开展环境治理。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供水水质合格率。探索从市到县的环境维护管理第三方服务的共同分担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

推进防灾减灾。有序开展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避灾移民搬迁,实施扶贫搬迁11272户35701人。加大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草地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市旅游体育委、市住建局、市扶贫移民局等

 

(六)医疗卫生扶贫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开展乡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远程医疗为核心,推进贫困县(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改善基层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到2020年,实现贫困县(区)县级医院达到二级水平,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

加快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推进“一村一医”工程,实施省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项目,办好“民族医士定向班”。采取“县招乡用”“村医乡聘”“村医乡派”等方式,探索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到2020年,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贫困地区县、乡医务人员轮训实现全覆盖,贫困地区“乡聘村用”覆盖90%以上行政村,每千人口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

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妇幼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加强疾病监测与计划免疫,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

深化医疗卫生对口支援。进一步完善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制度,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副高级职称前,须到贫困县(区)医疗卫生机构支援6个月;晋升高级职称前,须到贫困县(区)医疗卫生机构支援3个月。继续实施卫生援彝行动计划,加大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监督执法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力度,提升“三县一区”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防病控病水平。

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县、乡、村。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少生快富政策,优先扶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

责任单位:市卫计局,市财政局等

(七)文化惠民扶贫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文化场所建设,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推进彝家新寨、“视听乡村”、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到2020年,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有文化馆,乡乡有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村村有文化室、有农家书屋。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编制贫困地区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支持贫困地区整合文化资源,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注重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工作,加强对农村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维修。

形成良好文明风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培育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通过“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现代文明理念和形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文化下乡活动。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局、市农业局(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扶贫移民局、市旅游体育委、市民宗局、市司法局、市地税局、市科技局、市委编办、市妇联、市残联、团市委、市科协、市文明办、市文联等

(八)社会保障扶贫

实施低保政策兜底。对凡是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家庭,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到2018年,把贫困地区农村低保线提高到扶贫标准线,实现“两线合一”。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贫困地区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人人有社保,并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标准差距,编织兜住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网。

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本着供养对象自愿的原则,对农村特困人员、独居、鳏寡、空巢散居和残疾失能的贫困老人逐步实行集中供养或托管。加强对遭遇突发灾难、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实施救助。

加大医疗救助扶持力度。切实推进“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建立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补偿及医疗救助的“一站式”服务和即时结算机制;扩大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提高救助比例。到2020年,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救助比例不低于80%。

加大贫困残疾人帮扶力度。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行生活费补助,核定年收入与国定贫困线标准差额,据实发放差额补助,到2020年确保所有贫困残疾人家庭年收入水平稳定达到国定贫困线标准。建立贫困家庭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市卫计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等

(九)社会扶贫

创新社会扶贫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推进“五个全覆盖”。市级党政领导和机关(单位)联系指导精准扶贫全覆盖11个县(市、区)以及乐山高新区;市县部门(单位)帮扶、驻村帮扶工作组、村“第一书记”全覆盖469个贫困村,每个驻村帮扶工作组由1名县级干部、1名“第一书记”、1名科技人才、1名乡(镇)包村干部组成;帮扶责任人全覆盖6.11万户贫困户。

凝聚社会扶贫合力。扎实做好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和省直机关在乐定点扶贫工作。全市统战系统开展“同心聚力·扶贫攻坚”活动,民主党派切实搞好智力扶贫,工商联扎实推进光彩扶贫。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开展民营企业扶贫,做实“百企帮百村”,推进村企共建。鼓励和推进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扶贫,深化扶贫志愿行动。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信息平台,探索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自发自愿参与扶贫。

责任单位:市扶贫移民局,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统战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文广新局、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卫计局、市投促外侨局、市政府金融办、乐山银监分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妇联、市残联、市文明办、团市委、人行乐山市中心支行等

(十)财政金融扶贫

建立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建立贫困地区基本财力保障制度,逐年增加市级扶贫专项资金规模,新增财力优先保障扶贫专项资金增支需要;确保行业扶贫资金足额落实,新增财力重点保障各行业扶贫需要。到2020年,市级财政、片区县本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规模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非片区县今年按2014年末贫困人口数每人500元安排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后逐年增长。

创新扶贫投入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在公共服务领域加快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探索投资收益扶贫模式,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村将集体资产、贫困户将承包土地和个人财产入股,实行委托经营、合作经营。探索理财收益扶贫模式,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将无指定用途的扶贫捐资或安排到户的扶贫资金,采取委托经营方式,帮助其获得理财收益、分红收入。

建立项目资金统筹机制。以扶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县级为主体,整合相关专项资金,重点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整合各类财政到户贷款贴息政策,不断扩大贷款贴息资金规模,加大财政对扶贫项目的贴息力度。

用好金融政策和完善金融机制。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按片区县不低于500万元、非片区县不低于300万元的标准,建立风险补偿金。贫困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信贷投放。推行订单农业贷款、贫困家庭助学贷款等专项信贷,延伸金融服务链条。用好“两大扶贫特惠金融产品”,即按照每个贫困户3年5万元标准,实行免抵押担保、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金补偿的小额信贷政策,以及国家农业发展银行移民搬迁发债和贷款政策。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乐山市中心支行、乐山银监分局、市扶贫移民局、市保险行业协会等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单位)要把扶贫开发攻坚作为中心任务,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际行动。严格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各县(市、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一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至少每半年要专题研究1次扶贫攻坚工作,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扶贫工作任务重的县(市、区)要加强扶贫开发能力建设,充实扶贫工作力量;扶贫工作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落实市级领导、部门(单位)联系县(市、区)工作制度,市领导要对联系县(市、区)落实市委、市政府扶贫开发决策部署进行经常性督导。

(二)强化统筹协调。实行“市上统筹推动,县乡具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机制,市级部门负责落实好与扶贫相关的牵头任务、“包干”行业扶贫任务,并统筹做好驻村帮扶等工作;县(市、区)主要做好扶贫力量的组织调配、项目资金的运行管理、帮扶措施督促落实、建档立卡信息统计等工作;乡(镇)、村(社区)主要做好组织和带领群众推进扶贫项目实施、登记造册、监督管理、信息反馈等工作。建立扶贫攻坚项目台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

(三)夯牢工作基础。各县(市、区)依据本方案及时编制县级农村扶贫开发“十三五”实施规划、贫困村整村发展规划、贫困户脱贫计划;将贫困村发展项目清单、贫困户脱贫项目清单及对应帮扶单位和责任人名单在各村上墙公开,明确工作任务、明确负责部门、明确完成时限。建立贫困户问题台账、帮扶台账和脱贫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实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县乡村扶贫档案资料与扶贫开发工作进程三者同步吻合。

(四)建强基层组织。把扶贫开发与推进“保垒提升工程”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构建“十个一”组织保障体系,即在贫困村逐一落实一批领导挂联,组建一批党建对子(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开展一批结对帮扶(驻村帮扶工作单位、帮扶企业与村支部结对帮扶),选派一批“第一书记”,配强一批领导班子,建好一批战斗堡垒,充实一批专业人才,培训一批基层干部,关爱一批困难党员,用好一批监督员。认真开展结对帮扶,整合“走基层”“双联”工作和“亲情工作法”等联系服务群众的载体,扶持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解决贫困户特殊困难的实力。探索创新脱贫导向考核撬动干部活力机制、资源集中流转撬动资本下乡机制、以奖代补扶持撬动大众创业机制、民主监督管理撬动治理创新机制、党员示范包户撬动民心向党机制“五项撬动机制”。

(五)重视宣传引领。各级宣传部门和主要媒体要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大力宣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及扶贫开发中的经验、成效和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凝聚扶贫开发的强大正能量。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六)强化资金监管。严格执行扶贫资金项目招投标、公示公告、县级财政报账、审计监督等制度,通过行业检查、内部审计、专项巡查、纪检监督、群众监督等方式,严防扶贫资金沉淀趴窝和跑、冒、漏、滴,确保扶贫资金“精准滴灌”、高效使用。对在实施扶贫项目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和监管不力的责任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一追到底。

(七)树立正确导向。加大扶贫考核分值在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实行“一票否决”。建立贫困统计监测体系,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并通报。注重从扶贫开发一线选拔干部,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一心为民、干在实处的干部担任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对扶贫实绩突出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对扶贫开发攻坚措施不力、成效不佳的党政领导依据权限及时调整,对扶贫帮扶和驻村帮扶重视不够、行业扶贫工作不力的部门领导要严格问责。

(八)强化法治保障。强化《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刚性约束,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农村扶贫开发的法定责任,各级扶贫开发主管部门要切实行使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管理的法定职责,落实好扶贫开发措施、社会扶贫、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等法定工作,把扶贫开发攻坚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加强乡村治理,健全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利益协调、治安防控、民主自治等工作机制,推进村民自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管理程序。推进农村依法治理,推行网格化管理,创新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大力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夯实农村平安建设基础,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中共乐山市委 乐山市人民政府

2015年7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