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借力“土地流转”架起致富“仙桥”

借力“土地流转”架起致富“仙桥”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2016-07-04 17:33:55

走进仙桥村,放眼望去,一条笔直的沥青马路,两侧是整齐的小洋房,10米高的风能发电路灯很显眼。

谈起这26年做村支书的日子,老管坦言,还是20年前好当官,那时,老百姓、领导的要求少,压力小,现在呢,遇事就“必须一家家地去谈,否则工作基本无法开展”。

问起老管有什么愿望,他说,希望村民能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希望外出的孩子们能经常回家看看。

在崇明岛中北部流传着一个故事:从前,在长江入海口百米外有一个村庄,村民多以捕鱼为生,每天从一条港汊里蹚水过去出海。后来港汊上多了座石桥,渔民们将鱼虾在这石桥上放一放,便特别好卖,村庄因此得名“仙桥村”。

1990年,我32岁,当上了仙桥村的党支部书记。

当时,不说上海,就算在崇明,仙桥都是个贫困村。村里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小拖拉机,上海市中心满大街跑的小轿车,这里看不到。当然,有轿车也没法开,因为村里没条像样的公路。遇上下雨,村民都得把自行车扛在肩头,踩着泥路走。

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留在村里种田,这是当时仙桥村的情况。很多人就把地租了出去,但租金一年只有300至400元,收入不高。

我当时挺头疼的,村里经营模式分散,效益差,收成少。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加快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出台了有关土地流转的新政策,我觉得时机到了。

村委会决定,把土地集中,统一招商,相继引进了光明集团等优秀企业,还吸引了多家专业合作社、高校科研团队,发展水稻、水产、果蔬等复合型农业。村民除了土地流转费每亩200元外,每年年底还能得到合作社的分红补贴,也可在合作社打工,这些加起来,每年能多几千元收入。

一开始,很多村民不理解。“土地流转”在崇明还是个新鲜玩意儿,老百姓担心把照顾了一辈子的土地交出去,万一找不到工作,只能靠为数不多的土地租金生活。他们的犹豫很正常,我们只能逐家逐户给村民讲道理。

我们跟公司也谈得很清楚,合同必须注明一点,土地流转后,一定要用我们仙桥村村民。租金、分红、人工一样也不能少。

现在仙桥村的土地流转已经近4年了,仙桥村98%的土地都实现了流转,村民每年除获取土地流转收入外,还可到合作社务工增收,全村村民年劳动收入62万余元;11户村民经营“农家乐”,每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

现在的仙桥村,已经和20年前大不一样了。当年的泥路早就没有了,村口大道铺上数百米长的沥青路面,路灯用的是清洁能源,太阳能板加风力发电。

土地集中之后,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水产养殖专家建起水产生态产业园,好几家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仙桥村实施一项“桃花村试验”。他们在地里种了菠菜、黄瓜、番茄、甜芦粟、迷迭香、向日葵、金盏菊等,为村里引来了不少外国人。原来要到上海市区才看得到的洋人,去年夏天就坐在稻田埂上兴高采烈地吃小龙虾、喝崇明老白酒,让仙桥村洋气了不少。

2009年左右,崇明开始建设新农村,如此势必要将一些村民的破旧房屋和超面积房屋拆掉。

当时工作开展并不是很顺利,我自己也清楚,房屋问题是个敏感问题,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必须处理好。

我是村干部,需要以身作则,于是把自己家超面积的房子拆除。当时,我老婆舍不得,她说,那间房子就是放点家具,放点粮食,也算不上是违章,也不影响人家。但是,自己不严格按照规定,怎么说服别人?

我家的房子拆了之后,很多村民都纷纷响应,同意将自家破旧或者超面积房屋拆除。

要当好一名村干部,就要想怎么为老百姓服务,让一方老百姓得到幸福。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