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民法总则(草案)》出台,农民土地权益会得到更多保障吗?

《民法总则(草案)》出台,农民土地权益会得到更多保障吗?

来源:互联网2016-06-29 11:11:04

6月27日,法学界最为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向全国人大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提请审议。作为民事领域的根本大法,编纂“民法典”是几代立法人的心愿。《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纲,对整个《民法典》的编纂意义重大。《民法总则(草案)》有哪些亮点?会对你我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农民土地权益会得到更多保障吗?

对农民:

土地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尹田告诉中国乡村之声记者,《民法总则(草案)》的出台,是编撰民法典的第一步。下一步,法律专家还会编撰《民法典》的各分支,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将对《民法》中的《物权法》进行讨论,到时,农民的土地权益有望得到更多保障。

尹田表示:这些民法总则的规定都是以保护权利作为基本出发点,因此,对于农村、农民,他在土地上的权利,包括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这些属于物权的权利,在总则中间我们肯定把他的地位进行保护,然后在分则里面,通过现在的《物权法》,我们还要进一步进行修订。

下一步,我们还要考虑怎么加强保障农民的权利,特别是土地上的权利保护,其中就包括征地拆迁的赔偿问题、征地拆迁的合法程序问题、征地拆迁依据的寻找等等,要约束、限制政府的权利。

第二个问题就是承包地和宅基地,包括农民的房屋能不能自由流转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会对这些方面做一些明确的规定。

对所有人:

七大变化将影响你的生活

1. 明确胎儿有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

草案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在法律上,民事权利能力是一个人能否享受民事权利的前提,如果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则无法享有和行使民事权利。

《民法总则(草案)》认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原则上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为保护胎儿的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有必要在需要对胎儿利益进行保护时,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权利。

凡是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都视为他已经出生,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十周岁下调至六周岁

草案第十八条: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草案第十九条:不满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在之前的《民法通则》中,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总则(草案)》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提高,适当降低年龄有利于其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更好地尊重这一部分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保护其合法权益。

3. 法律明确“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须得到监护”

草案第二十条:不能辨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草案此次扩大了被监护人的范围,将智力障碍者以及因疾病等原因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辨识认识能力的成年人也纳入被监护人范围,这意味着有利于保护这些人的人身财产权益,也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好维护老年人权益。

4. 法人将只有营利性法人和非营利性法人两类

法人是法律拟制的“人”,是为了各类组织方便在法律上享有权利而设计的制度。过去对法人的分类有多种不同认识,学术界对此争论较多。

此次草案认为,经过反复比较,应按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性法人和非营利性法人两类。草案认为,这样的划分既继承了《民法通则》按照企业和非企业进行分类的基本思路,比较符合我国的立法习惯,同时这样的分类也合于我国的国情。

其中,关于非营利性是指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性目的成立的法人,非营利性法人不得向其成员或者设立人分配利润。

5. 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将正式成为权利

草案第一百零四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具体权利或者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草案第一百零八条第二款第八项:(知识产权包括)数据信息;

近年来,关于虚拟财产的纠纷层出不穷,同时大数据的运用已经高度嵌入人们的生活,但关于它们的法律性质目前还十分模糊。为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草案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做出规定。

6. 破坏环境者,新的民事责任可为“修复生态环境”

草案第一百六十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五)恢复原状、修复生态环境;

针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草案特别增加了“修复生态环境”这种新的责任承担方式,而不像过去只靠赔偿了事。

7. 诉讼时效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诉讼时效是为了避免权利人“躺在权利上睡觉”、督促其行使权利而设计的制度,一旦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期间届满后,权利则不受法律保护。

近年来,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交易方式与类型也不断创新,权利义务关系更趋复杂,司法实践中普遍反映的两年的权利行使时间较短,因此,此次草案予以适当延长,从两年的诉讼时效延长至三年。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