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文化建设的缺失会制约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文化建设的缺失会制约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来源:互联网2013-11-27 10:09:31

来源:中国网

    城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21世纪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全球视野看,城镇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任务。

  目前城镇化进程中某些一味追求圈地、建楼,只注重外在形象化工程建设,而忽略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和实质的倾向,特别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的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现状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比照国外一些国家的城镇化建设过程,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规模大、二是人员分布复杂。从人员分布上看,包括两部分群体,一部分是由原农村户口转入城镇户口的新市民;另一部分是身份虽然没有改变, 但在城镇里“被”城市化的那部分农民工。据官方统计,农民工在我国目前约有2亿多人。由于我国城镇化规模大,人员分布比较复杂,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障这两部分群体的权益,帮助他们顺利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 重建新的生活习惯,重构认同感和价值观,是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大迁徙对当地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的影响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转移直接导致各地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的问题越发凸显。据新华网报道, 被誉为“农耕文明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伟大的大地雕刻”的哈尼族梯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拉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但如何继承和保护却成了难题。因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使当地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去外省城市打工, 这部分人群已经习惯城市生活,不愿意回到家乡继续务农,使得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人才断档的窘境。

  (二)城镇化进程中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对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缺少科学的规划,一些地区还存在着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短缺问题。2010年笔者曾跟随一个文化调研团赴贵州,对当地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一些承载着重要文化符号、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民居,由于缺少维护和修缮资金,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倒塌和被拆除的危险。

  (三)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调控滞后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价值观失衡。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帮助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原本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前期缺少规划,后期又缺乏正确引导,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据笔者调查,某乡有15个村,其中2/3的村在城镇化推进中由于缺少科学规划,还滞留于形式上的农民拆迁上楼。先征地、后规划的现象多有存在,甚至有的楼还没盖起,就先把农民的房子拆了,简单粗暴地将城镇化建设理解为农民拆迁上楼。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田为生,加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他们拿到拆迁补偿款后如果缺少在精神层面的相关引导,就会在经历“过山车式”的财富增长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价值观失衡。

  随着文化阵地的拆除,文化队伍拆没了,人心散了。随着各村的文化活动场地的拆除,活动没了,人们见面也少了,各村各街道的文化队伍基本散了,遇到上级下派的文化活动任务,还得临时抱佛脚组队参加,由于是临时凑的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村里还得给参与活动的人员开支,没有钱他们就不愿意来参加活动,导致绝大部分村的特色文化队伍被迫解体。

  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失控。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征地拆迁,某些地区原可供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文化大院拆了,可供百姓阅览的图书馆也拆了,一些文化设施,如书籍、电脑、电影放映机、音响等设备,或被弃掷一边,或被卖的卖、毁的毁。责任心强,管理好的一些村,将设备登记在册封存起来,以备将来继续使用;而大部分村由于疏于管理,有些东西甚至都不知了去向。政府花了巨额投资的设备就这样遭到人为地流失和破坏, 等城镇建好了政府又开始重新投资,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新市民被边缘化。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格局的变迁让农民的生活轨迹也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在城市中生存的农民工,还是由“村”改“城”的原农民,他们离别家乡,或投亲靠友,或暂时租住它区,以游牧式的迁徙方式在城市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些人由于不能很快融入城市的生活,精神生活空虚萎靡,加之很多城镇的规划中没有将这部分人群纳入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中,大部分人享受不到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真正融入城镇的生活,成了被城市边缘化的一个群体。

  三,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相关法规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传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避免城镇化建设中严重同质化的重要载体。建议文化遗产保护应与城镇化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有效减少城镇化进程中当地传统文化遗产被人为地丢弃和破坏。

  (二)将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城镇化的基础建设

  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综合效应,在提高新市民的认同感、价值观的重建、服务城镇建设管理、优化公民活动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将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公民、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城镇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发展综合规划和实施计划。将发展目标细化和量化到基层,切实有效地推进城镇公共文化建设。

  (三)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应理顺管理体制,以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为依据,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做到目标明确,分工合理,协调一致,引导城镇化文化建设健康运作。

  (四)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建立健全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城镇化文化建设的整体联动模式,在继承、保护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巩固原有特色文化团队,挖掘文化人才,发展文化队伍,建立城镇文化活动网络模式,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按照勤俭节约、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来考虑文化设施的配备和投入。将原有文化设施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防止重复建设。

  (五)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绩效评估是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绩效评估要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重视实际的社会效益,科学地确定评估考核指标,规范评估考核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相关部门与单位参与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长期且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充分发挥文化对于增强人的归属感,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将文化建设贯穿到城镇建设统筹规划中,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