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莫旗土地流转“转”出一片新天地

莫旗土地流转“转”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互联网2013-11-14 11:31:41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莫旗尼尔基镇农民李长有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家有39亩土地,土地流转后我们俩口子仅外出务工一年就可收入3万元,加上土地流转收入一年收入可达4万元。据介绍,仅今年,莫旗土地流转面积就超过了100万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分田到户,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型农业机械的快速普及,一家一户的小块土地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拥有耕地800多万亩的农业大旗——莫旗在探索中不断推广土地流转,实现集中连片种植,通过推广示范、典型引路,引导农民投入这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革。今年该旗通过高产创建实现土地流转或连片种植超万亩的地块就达20多万亩,这些集中流转连片种植的土地效益普遍好于其它地块,有的地块提高单产超过20%。

    该旗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坚持一手抓扶持一手抓引导,旗委、旗政府鼓励镇村干部带头流转50亩以上的土地,并引导龙头企业、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做大规模、做优品牌、做强效益,大力促进了土地适度流转、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

    西瓦尔图镇小库木尔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屯,土地耕种水平相对落后,在该旗农牧业局的引导下,村长孟忠生牵头成立的合作社与黑龙江农垦集团旗下的农场合作,将村民的耕地集中流转,以高于年租金10%的价格完成了15000亩土地的流转,形成了一个万亩示范基地,基地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集约化模式。今年全部连片种植玉米,效益超过以往一家一户种植大豆的两倍。2013年这个村整村流转土地3万多亩,直接经济收入超过千万元。离开土地的农民,有的经商做起了老板,有的打工赚上了工资。全村300多口人,人均收入2万多元,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由土地流转流出的“富裕村”。

    就在两年前,还种着单一的大豆、家庭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而现在已经当了老板的郭娟、苏伟东俩口子说:“一开始,旗农牧业局的干部来宣传土地流转的政策,我俩就是不动心,那时候就认准了守着土地心里才踏实。后来,旗农牧业局领导为我们联系了搞建筑的活儿,我们才将信将疑的离开了家。如今,我们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我们带着同村的青年在莫旗的建筑市场已有了一席之地,今年,我们还在城里买了楼房。”

    该旗土地流转形式灵活多样,鼓励农民以股份合作、转让、互换、出租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全旗1000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土地流转的有生力量,通过土地流转搞起各种特色种植。尼尔基镇农民陈德富通过土地流转和联户经营,成立了尼尔基镇富方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其生产的“富方”牌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批准为A级绿色食品。今年该合作社种植的1万多亩绿色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到600多公斤,每亩增收500多元。

    西瓦尔图镇农民敖宝成、敖慧英夫妇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土地流转政策让他们“脱胎换骨”成了一对小老板。他们在城里开了一个烧烤店,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加上土地流转的3万多元,一家三口年收入7万多元,不但在城里买了楼,就连孩子也在城里接受教育了。

    该旗农牧业局局长田源山介绍说,土地流转后,既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又继承了我国80年代土地承包的优点,农民劳动起来无后顾之忧,可作长远打算和投资。土地集中经营后,避免了小家农户既要搞农业生产,又要联系销路,还要运输产品的高风险运作。

    该旗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民增收。一方面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让,农民获得了资金的收益,提高了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带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机械化、专业化、科学化种植,仅2012年这个旗土地流转间接带给群众的效益就超过20亿元。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生产单位增大,实力增强,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使用,推进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该旗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日渐形成,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土地流转还使农民脱离了土地的束缚,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高效益行业合理流动,使大量有一技之长或有经营头脑的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促进了主导型产业增产增收。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