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
北京土地指北京的土地,人们一般比较关注其土地拍卖和供应情况,因此会通过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查询其交易现状。另外,有一本关于介绍北京土地的会刊:《北京土地》,该刊物是北京土地学会的会刊,为适应北京地区的特点,其栏目目前大致分为:《政策法规》(含领导讲话)、《理论探讨》、《工作研究》、《经验交流》、《学术动态》、《土地论坛》、《百花园》、《简讯》等固定和不固定栏目。力图通过这些栏目,较好地、较系统地反映北京地区土地利用的实际,反映各种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把土地学术界的学术成果和土地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北京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土地市场成交3宗住宅用地
北京土地市场于10月31日成交了3宗住宅用地,土地面积约10公顷,建筑规模约28万平方米,均采用“限房价、竞地价”的交易方式。
这3宗住宅用地中,有两宗地块毗邻,都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它们地处北五环外,京承高速东侧,附近有地铁14号线的善各庄站,交通便利。该两宗地全部居住用途建筑规模将建设为普通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78148元/平方米,最高销售单价不超过82055元/平方米,并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均需达到70%以上。
其中,朝阳区崔各庄乡2909-0603地块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土地面积约1.92公顷,总建筑规模约5.76万平方米。最终北京金地鸿鹄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以23.4亿元竞得,溢价率为17%,成交楼面地价为40624元/平方米。
另一宗地块是朝阳区崔各庄乡2909-0604地块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土地面积约2.30公顷,总建筑规模约6.89万平方米。该宗地内须由竞得人无偿代建11000平方米养老设施,移交朝阳区民政局统一使用。最终北京金地鸿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以26.4亿元竞得,溢价率为27%,成交楼面地价为38303元/平方米。
2017北京土地新规定(附关于严格商业办公类项目规划建设行政审批的通知)
4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市规划国土委联合发布2017北京土地新规《关于严格商业办公类项目规划建设行政审批的通知》,明确了严格商业办公类项目监管的实施“细则”。3月26日前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此类项目,均需要按照3月26日本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要求修改设计方案后,重新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通知》明确,“开发企业新报建商办类项目”指全市范围内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新建商业、办公类项目。“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按照单层套内建筑面积核算。开发企业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将被收回土地,并限制其在本市土地市场参与竞拍其他土地。
涉嫌改为居住等用途项目将不予验收
《通知》要求,建设单位在2017年3月26日前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应按“公告”要求修改设计方案后,重新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建设监督机构将加强对商业办公项目的监督执法,重点检查商业办公类项目是否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和是否按照规划审批图纸进行施工;对于发现涉嫌改变原规划用途的工程,规划建设监督机构应责令其整改。
2016年上半年北京土地供应量、成交量走低
2016今年上半年,北京土地供应总量、成交总量双双减少,住宅用地的供应量、成交量也降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北京共成交23宗土地,同比2015年上半年下降39.5%,环比2015年下半年下降68.1%;成交土地的建设用地面积为147.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4%,环比下降70.7%。“23宗的土地成交数量是2010年以来首次低于30宗的半年数据;147.55万平方米的半年建设用地面积也是6年来首次低于200万平方米。”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成交的7宗住宅用地中,除朝阳区的1宗外,其它6宗均位于昌平、门头沟等远郊区,北京的土地供应表现为远郊化。”这位负责人说。
2015北京土地出让金飙升 豪宅市场面临压力
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土地市场共有103宗土地实现出让,相比去年减少38宗,建设用地和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均大幅下滑,但土地出让金却创新高。实际上,今年以来标杆房企大举回归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供应减少,一二线重点城市土地市场需求却在日益增加,土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地王频现将导致未来豪宅供应增加,给豪宅市场带来压力。
北京土地收入创新高
在今年北京土地市场出让的103宗土地中,建设用地面积合计654.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429.3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30%、14%,这一土地成交量也创近8年新低。虽然成交量创阶段性新低,但北京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1934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根据统计,2013年和2014年北京土地出让金总额分别为1822亿元和1917亿元。
不仅仅是北京,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近来升温明显。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今年前11月,中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土地成交面积相比去年都有不同程度下滑。不过,11月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却创年内新高。尤其是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升温态势更加明显。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一线四大城市成交地块出让金1062亿元,环比上涨133%,同比上涨47%,单月首次突破千亿元。
一季度北京土地市场成交金额下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根据亚豪机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土地市场成交28宗地,比去年同期减少22宗;土地出让金预计484.7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69亿元,降幅超过35%。
土地市场的冷暖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北京土地市场在经历了2013、2014年连续两年集中供地之后,2015年供地速度明显放缓,尤其是以住宅用地表现尤为突出。 1月份北京土地市场共成交住宅用地7宗,2月份减到了3宗,到了3月份更是只有1宗宅地实现了招标出让,并且在竞拍出让过程中,标杆房企表现更加理性,没有出现激烈抢地热潮。针对土地市场遇冷现象,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认为,2014年整体市场低迷以及地价高企,对于土地市场“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避免地块受到冷遇甚至出现流标,国土部门也放缓了推地节奏。
从今年一季度住宅土地成交价格来看,核心区地块依然受到追捧,但是风头已经出现回落。比如年初竞拍的位于南三环的亚林西地块,折合楼面价近每平米5万元;而北五环的东坝地块折合楼面价每平米是3.2万元。任启鑫分析表示,2005至2009年的5年时间当中,北京五环以内累计供应住宅用地60宗,而2010至2014年的将近五年时间里,五环以内只供应了35宗住宅用地,地处核心区、配套条件优越的住宅地块供应量减少,必然成为开发商争夺的焦点,也使得这部分土地出现价格偏高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部分高价地块项目出现了上市步伐放缓、销售速度缓慢、回报周期缓慢等风险,尤其是在经历了2014年的楼市销售低迷之后,一些开发商普遍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因此购地决策更加谨慎。任启鑫认为,北京土地市场正在逐渐回归理性。
北京土地出让创新高 土地政策好房企拿地热情高
北京土地市场又诞生一项新纪录。在昨日的3宗土地成交后,北京2014年土地出让金在11月初就已经达到1861.67亿元,刷新京城年度土地出让金新高。2013年,北京土地出让金实现创纪录的1821.82亿元。
中海59亿元拿下石景山地块
北京土地市场吸金50.5亿 门头沟潭柘寺地块底价成交
随着各类救市政策的落地,土地市场活跃度也有所增加。今日,北京土地市场再度成交三宗地块,合计吸金50.5亿元。其中,门头沟潭柘寺地块和丰台科技园东区地块分别以42亿和8.5亿底价由北京京投置地和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体和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得;而顺利进入现场竞拍环节的怀柔区怀柔新城地块,经过43轮现场竞拍,由地块一级开发企业北京怀胜青春广场置业有限公司收入囊中。
42亿元底价成交 京投银泰因门头沟潭柘寺“巨无霸”地块停牌
北京土地市场演绎“冰火两重天”
十一长假前夕,北京土地市场演绎“冰火两重天”:以“地王”之名的孙河地块再中“流拍”咒语,尽管自降身价3.7亿,却未能如期迎来自己的买家;而石景山刘娘府地块,却以近月来罕见的受争抢之势,最终以总价49.17亿、楼面价3.26万的价格花落远洋奥宸联合体之手,溢价率超49%。
孙河地块:难以承受的“流拍”之重
9月28日下午,孙河BCDE地块在挂牌复出后,由于没有房企参与报价,再次遭遇难以承受的“流拍”之重。
据知,地块起始价由原来的46亿元下调至42.3亿元,竞买保证金由原来的13.8亿元下调至12.7亿元,其它出让条件未变。然截至现场竞拍前,该地块既无网上报价,也未出现现场房企竞价。
2014北京土地收入将破2000亿
北京丰台两宗地成交,其中,金融街联合体力压竞争对手,以42.2亿元再配建61000平方米限价商品房的代价摘得丰台南苑村1404-621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除去限价房面积后,商品房部分的楼面价约为2.5万元/平方米。
据了解,和丽泽金融商务区D-12地块相比,纯住宅用地丰台南苑村1404-621地块更受欢迎,截至网上报价结束时间,该宗地共获得了7次网上报价。保利首开联合体、
金融街天恒联合体等7家房企参与了现场竞价,经过65轮的激烈竞争,该宗地以42.2亿元价格被金融街联合体摘得。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公告显示,该地块位于丰台南苑乡南苑村,是一宗纯住宅用地,东至规划回迁房、小学及托幼用地,南至规划南苑镇三号路,西至规划槐房西路,北至规划南苑镇二号路。该宗地的建筑规模约为20.5万平方米,起始价33.35亿元,折合起始楼面价1.626万元/平米。根据公告,该地块设定了合
北京土地市场出现阶段性“断顿”
来源:新京报
北京5月土地市场从供应端开始降温。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国土局网站看到,在5月6日出让四宗经营性用地后,北京土地市场新的宅地或商业金融出让公告显示为零。受土地从挂出到成交一般所需时间影响,即使随后有新地块挂出,5月将很难再有土地成交。
从市国土局网站可以看到,5月6日成交的4宗经营性用地,都是在今年2月底挂出。自3月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北京都没有挂出新上市的经营性用地。
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交易结果显示,截至5月初,今年北京已经成交了53宗经营性用地。其中21宗是在2013年12月挂出,6宗在今年1月挂出,其余26宗在今年2月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