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制度改革
所谓农村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经建设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经建设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据悉,按照目前已经基本成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及政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将按照“分类处理”原则的进行。所谓分类,即“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传统农区”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两类,对于这两类不同情况,将以不同方式贯彻“一户一宅”的原则。对人均耕地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实行相对集中建房落实“一户一宅”,原则上不再进行单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而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政府或集体通过集中建设农村公寓、农民住宅小区,将法定面积宅基地等值转换为住宅,落实“一户一宅”。已没有新增宅基地可供分配的,农民集体可利用村庄存量建设用地,在政府支持下集中建设公寓式住宅,落实农村住房建设的宅基地权益。
进一步完善宅基地制度改革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适应农村社会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城乡关系从分割向融合转化这一历史性变革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贵州将宅基地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出台一系列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管理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宅基地管理制度。
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通过“三权分置”,即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明确各方权责,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强农户对改革的信心和积极性。“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壁垒,畅通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力。增加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发展新业态。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通过改革得到有效利用,如改造成乡村旅游设施、文化体验中心等,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为农村非农业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可吸引城市资本投入乡村,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非农业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可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如租赁、入股等,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通过确立农民对宅基地的财产权利,使农民能够通过继承、转让等方式自主管理这些资产,从而增加家庭财富;宅基地改革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互补、共同繁荣;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确保农民能够公平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减少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还可以通过规范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防止非法占用和滥用土地资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天津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样本!闲置宅基地如何流转?
9月24日,在天津市蓟州区官庄镇联合村一处在建的宅基地前,置业顾问告诉前来看房的客户,宅基地由一套两室一厅的平房和一个小院组成,总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售价49万元。精装修交付。
联合村位于天津盘山景区东南,有不少村民从事民宿、农家乐旅游相关的产业,村里也有丰富的农产品。2023年下半年,溪谷间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进入联合村,主要负责联合村整体文旅运营。
根据蓟州区官方及溪谷间公司描述,2023年底至2024年初,溪谷间公司通过天津农交所先后摘得联合村30多个闲置宅基地项目,其中部分已经完成改造投入使用。
吉安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点有哪些?
吉安市,江西省辖地级市,古称庐陵、吉州,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西接湖南省,南揽罗霄山脉中段,据富饶的吉泰平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总面积25283平方千米。那吉安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点有哪些?
一、吉安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点有哪些?
一是指导各地对照改革试点任务,聚焦确权、赋权、活权,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永丰县作为国家试点县,累计探索形成39项制度机制,其中2项收录农业农村部《政策文件汇编》。
新疆稳慎推进伊宁市、奇台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哪些新举措?
日前,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公布。文件提到,强化农村改革创新,稳慎推进伊宁市、奇台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那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哪些新举措?
一、新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哪些新举措?
1、第一要探索的就是“有偿使用机制”
2024年山西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盘活利用方式有哪些?
3月14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据了解,2024年山西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那盘活利用方式有哪些?
一、2024年山西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山西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好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此外,积极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整乡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宅基地制度改革措施已明确!2024年农村宅基地改革措施有哪些?
宅基地是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据了解,宅基地制度改革措施已明确!2024年农村宅基地改革措施有哪些?
一、2024年农村宅基地改革措施有哪些?
1、宅基地“三权分置”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宅基地政策有哪些?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2024年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文件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引领、两条底线、三个重点、两个强化。那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宅基地政策有哪些?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宅基地政策
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大点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方面,在强化农村改革创新时提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聚焦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在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加强规范管理,探索完善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内容及其配置的实现形式。
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有哪些?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也在逐渐深化。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我国不断进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图通过制度改革来提高农民的土地权益和使用效益。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意义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建造住房、生产经营等活动所占用的土地。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一直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土地流转难、权益保护不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等等。因此,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意义也就愈加明显。
2021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名单!试点地区具体有哪些?怎么改?
从2020年至2022年我国将进行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将会对农村的土地实行新的革命。而近期,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名单公布,那试点地区具体有哪些地区?怎么改呢?
一、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名单
1.试点县(市、区)104个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意义是什么?附农业农村部最新答复摘要!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意义是什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工作,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积极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2015年以来,全国33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地区按照“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目标要求,围绕保障农户住有所居、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下放宅基地审批权限、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针对农村宅基地和农房闲置浪费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腾退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及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重点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去年9月,我部印发《关于积极稳妥做好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在依法维护农民宅基地合法权益和严格规范宅基地管理的基础上,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这些文件的出台,为盘活农村闲置房地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